古诗文网

诗文 作者 名句 典籍 成语
愉悦
朝代
形式
诗人
不限写景咏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写雨写雪写风写花梅花荷花菊花柳树月亮山水写山写水长江黄河儿童写鸟写马田园边塞地名抒情爱国离别送别思乡思念爱情励志的古诗哲理闺怨悼亡写人老师母亲友情战争读书惜时婉约豪放诗经民谣节日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忧国忧民关于咏史怀古的古诗词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小学文言文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关塞乡思饮酒抒怀乐府宴饮相思宫怨湖水辞赋精选游记生活组诗音乐年华感伤故事踏青历史感物兴怀迁谪情怀隐居孤独美人慰勉女子悲秋写鬼和诗归隐登高言志谢绝祭祀伤怀愿望忠君自强瀑布工作梨花君主札记庐山月光妇女怀人回忆寂寞寺庙叙梦怀念友人登楼抱负柳絮竹子寓言怜悯神话别离羁旅思亲美女感叹人生宴会劝勉农民志向狩猎赞美祷词吊古伤今长诗亲情悼念怀才不遇贬谪哀叹岁月哀伤垂钓关怀讽刺怨情失意思归祈盼愤懑钓鱼惜花植物典故凄凉志士生命借景抒情民歌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咏剑惜春溪水写茶赠别死亡寻访赞颂赠诗怅惘议论景点季节人民弃妇叙事军人歌女感恩大雁豪迈山村梦游想象月宫感时忧患忧伤看花无奈托物寄情时光乐歌惜别嘲讽命运品格婚姻写雷即景寓情同情乡村艺术文学重逢书法日出池塘旅途父亲治国除夕游历山林悲愁夜晚豪爽江南山乡劳动歌谣观点寓理落寞楚辞年老生死道德修养襟怀联想写湖古体儿歌理论青春清丽早春即景抒情知识分子人生观忧愁伤春向往祝福怨刺规劝新婚考试牡丹启示自传骚体苦难父母游春寓志离恨忧愤喜悦英雄桃花拜访闺情沙漠军旅身世颂歌咏怀行军艰难传记孝道托古讽今忧思坚贞肖像喝酒农村壮志将士故国闲适莲花怀远怀旧边疆士卒感慨西湖社交地点情人旷达暮春哀思讽喻故乡悲愤绝命民生春游农事劝慰官吏敬爱母爱乐曲心理憧憬山驿黄昏景色荷叶杨柳春雨海棠待客松树歌咏伤今感昔品质纪游渡江题诗借古寄怀橘子风俗伤今追昔赠言学习少女记梦忠义闺思大自然表演祝寿望月民族劝诫自由理想豪情访友燕子夜雨写景状物调笑留恋少年讽谏宿命离愁书信江水批判秋夜遣怀题画寓人春愁豪壮秋雨写景怀古个性战士月夜表文咏志写草写友情怀恋追悔悲哀惆怅悼惜不满借古讽今史论散文忆旧对月热爱哀怨赏花男子追忆退隐勉励征人爱慕祝愿惜人腊梅赋税伤别落花行舟托志游子抒己水乡寒夜望远感激家乡伤感梦境深秋拟古赠答追求惋惜触景生情感悟隐士唱和赏月援引写梅话旧期望抚今忆昔恋情题咏写桥乡风早朝忠贞道士怀春少妇写云宫廷时事哀愁归乡酬赠白菊贫困迎春盼春述志仕途桂花悲凉怨愤杜鹃愤慨纪行苦闷春闺国事忧郁游赏雨后眷恋题赠凭吊悔恨演习送春感时伤事图画思国怨别寻花愁苦赏春丰收船夫闻声谪居月下夕阳邀客歌妓咏古劳作渴望和平秋千序文宽慰鼓励团聚佛法酬答壮志难酬愁思郊游习俗长城借古论今渔人忠告壮志未酬祈祷禅隐贞洁喜爱告诫螃蟹艳情盼望行路写鱼雨夜伤悼暮归往事孤单山峰怀乡祝贺竞渡聚会寄语情思游玩怀古伤心画竹叹恨童谣咏叹江峡愉悦依恋写塔叹息恋人宦游赞扬江河选官制度游仙相聚凭吊古迹舞蹈隐逸悲歌自白即景抒怀洞庭奴隶公文写羊写酒求贤对话分别不舍早教最美月份小学生必背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乡情友谊孤寂行旅建功立业儿女时间感怀困苦抒情早教离情漂泊关心愁绪揭露社会亲人奔放触景伤情以古讽今春景猖狂歌颂修行长安咏颂写景抒情女性感情骚体赋隐喻警示记游南方秋游说理悲伤写竹态度歌曲思慕寓言诗写燕别情离家美德言怀用人坚强遗憾积极委婉劝学春夜幽怨遗恨天气写树兄弟兴衰念旧声音愁情愤恨乐观禅意朋友分手悲苦托物言志愁闷思妇地方功名亡国托物抒怀写景,隐喻,抒怀心情悲叹秋思冬至秋风应举落第现实遭遇写莲外交争论赠友淡泊写狗写琴自勉艰辛风情宋词精选,写景,怀念,忧愤妻子赞语山水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晚上珍惜太阳写物劝谏哀歌以景结情国家寓情于景归家朋党登山优美赠序江边居民感昔伤今弹琴酬和关切写剑解释劝告杂诗游仙诗神仙侠客道理抒志人格困难邀请怨妇新乐府牧童祝酒舟中企盼墓志铭哀悼檄文婚恋抚今追昔愁恨情歌答谢留别古小学古诗游侠咏柳抒情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帝王借凭吊屈追怀奏议乐舞传说秋景钱塘江情郎杯古原野暮色怀古伤今拟人避讳黑暗谋略夫妻哲学激动思怀宫中祭文抒愤相逢谴责边将碑记策略写柳蝴蝶眷念政治厌恶史评悼古伤今碑文用兵祭奠策论感想散曲推崇儒道荐书借古伤今夜景美学叙旧铭文顶真诗坎坷飘泊月色百姓美景怀今离思丈夫荔枝春光借古抒怀消极集句旅客论诗生日寿词追悼借古喻今胜利悲壮忧虑忆往古人应制思想风雨宴游洛阳即事贫穷怀友回文记事咏梅春意悲剧兄妹愉快胞弟游园知己春情客人初夏公子艺妓早教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爱人亡妻伤痛悲切宋初中古诗戍边豪侠残春祈雨渔父写狼闺妇比喻技艺写松水仙志气闲居答别抚事唱歌抒情思乡以景衬情颂扬游猎矛盾恨别复仇自述舒怀留客知音乐器约会名利写灯恩师留念食物懊悔泰山写虎山居流放侠义诚信写诗高尚应制诗山寺萧瑟感概杂剧胸襟旅人交友砚石农业将军民俗渡河认知小品童年胸怀动物杂言暮年饮宴叙志四季采莲地震种树郊外郁闷祝辞哀痛别愁春天|写人渔夫出征送人思索春江游览假日批评豁达饮茶家人田园诗亲友女童汤圆精神青年湖泊夏至洞庭湖安慰明月怨恨寻春悲痛写画西施厌倦抚昔伤今悠闲教育山河题画诗意境浪漫远游赠酬痛苦建筑落魄组曲晚年冬季隐者打鱼夜市花草叙述宫人自嘲战乱折柳军队抒情感激乡愁写江小岛寂寥媳妇婆婆茶叶相遇写笋希望登上长篇苦痛思夫爱民艰苦积怨凄苦新年豪强美好春社缅怀他乡故人才女屈原艳遇悲观小令好友异乡幻想礼教国破家亡追思湖光山色悼忆亡妓艳词酒宴歌辞评论游说仁政文集送葬写鼠客愁秋日散心迁徙喻人星星怜惜荷塘修身立志赋别对弈冬日愁病出游愤怒科举傍晚湖山奏章杏花思友悲惋演奏花落春残纳谏同僚前途忧心抚今思昔励志咏史怀古
唐朝孟浩然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潮落后江面平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渡江与您相从。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piān)舟共济与君同。
江:指钱塘江。未有:没有。扁舟:小船。舟:一作“舠(dāo)”。济:渡。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引领:伸长脖子远望。多以形容期望殷切。《左传·成公十三年》:“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天末: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汉张衡《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越中:即今浙江绍兴。

孟浩然主要擅长写五言诗,风格浑融冲淡。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用于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陈延杰《论唐人七绝》)。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

在杭州时,诗人有句道“今日观溟涨”,可见渡浙江(钱塘江)前曾遇潮涨。一旦潮退,舟路已通,诗人便迫不及待登舟续行。首句就直陈其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语。然而细味,这样三顿形成短促的节奏,正成功地写出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惬意的心情。可见有时语调也有助于表现诗意。

钱塘江江面宽阔,而渡船不大。一叶“扁舟”,是坐不了许多人的。“舟中人”是来自四方的陌生人。“扁舟共济与君同”,颇似他们见面的寒暄。这话淡得有味,意思是:虽说彼此素昧平生,却在今天走到同条船上来了。“同船过渡三分缘”,一种亲睦之感在陌生乘客中油然而生。尤其因舟小客少,更见有同舟共济的亲切感。所以问姓初见,就倾盖如故地以“君”相呼。这样淡朴的家常话,将当时那种淳厚的世风与人情味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出来,并不是一味地冲淡。

当彼岸已隐隐约约看得见一带青山,更激起诗人的好奇与猜测。越中山川多名胜,是前代诗人谢灵运遨游歌咏过的地方,于是,他不禁时时引领翘望天边:那儿应该是越中——他向往已久的地方。他大约猜不出,只是神往心醉。这里并没有穷形极象的景物描写,唯略点“青山”字样,而越中山水之美尽从“时时引领望天末”的游子的神情中绝妙传出。诗句外淡内丰,似枯实腴。“引领望天末”,原本是陆机《拟兰若生朝阳》成句。诗人信手拈来,加“时时”二字,口语味浓,如同己出,描状生动。注意吸取前人有口语特点、富于生命力的语汇,加以化用,是孟浩然特别擅长的本领。

“何处青山是越中?”是“问舟中人”,也是诗的结句。使用问句作结,语意亲切,最易打通诗与读者的间隔,一问便结,令读者心荡神驰,使意境顿形高远。全诗运用口语,叙事、写景、抒情全是朴素的叙写笔调,而意境浑融、高远、丰腴、完满。“寄至味于淡泊”(《古今诗话》引苏轼语,见《宋诗话辑佚》),对此诗也是很好的评价。

cháo luò jiāng píng wèi yǒu fēng
biǎn zhōu gòng jūn tóng
shí shí yǐn lǐng wàng tiān
chù qīng shān shì yuè zhōng
清朝沈德潜沈德潜
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
池塘里流着清水,垂柳罨覆着平野。到处一片翠绿,满眼都是生机。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使人觉得仿佛胡须眉毛都被染绿了,一路蝉声陪伴我走过许州。

到处陂(bēi)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yǎn)平畴(chóu)。
决决:流水声。陂塘:池塘。罨:覆盖。平畴:平整的田地。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行人:出行人。此处指自己。

过许州时,诗人身处绵延百里的柳荫道中,碧青的池水,翠绿的垂杨,周围一片绿色,他甚至觉得连自己的胡须、眉毛也被这美好的景色染绿了,这使他感到十分赏心悦目。而一路知了的欢快叫声,更增添了他的愉悦之情,使他非常轻松地在不知不觉中过了许州。

这首诗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都是些类乎村夫野老之语从心底自然流出,没有丝毫雕琢痕迹。但只要静气按节,密咏恬吟,就会涵濡深悟其妙,真可谓是“语淡而味终不薄”。第一句“到处陂塘决决流”,是从听觉角度写池塘美妙的流水声。“决决”,流也,见《广雅释训》,王念孙疏证:“《说文》:‘决,行流也。’重言之则曰‘决决’;‘决决’,水貌也。”韦应物的《县斋诗》有“决决水泉动”之句,范成大的《喜雨诗》有“流渠决决绕幽居”之句。诗人用“决决”一词来攀写潺潺的流水声,不仅穷其声音,而且形神毕现,那种水流的状态,如一群孩童你追我逐,如几十只鸭子争相戏水,哗哗的水声和欢声笑语相互融合,那的确是一幅非常绚丽的图画。而后两句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是诗,也是画,足以引人扬首展眉、心旷神怡。末尾一句,表达了诗人轻快的心情,听着蝉声好像忘掉了旅途的劳累。

dào chù bēi táng jué jué liú
chuí yáng bǎi yǎn píng chóu
háng rén biàn 便 jiào méi 绿
chán shēng guò zhōu
唐朝杜甫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浣花溪清澈的江水,弯弯曲曲地绕村而流,在长长的夏日中,事事都显恬静、安闲。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堂上 一作:梁上)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弯了钢针要做成鱼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浣花溪。曲:曲折。抱:怀拥,环绕。长夏:长长的夏日。江村:江畔村庄。幽:宁静,安闲。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堂上 一作:梁上)
自去自来:来去自由,无拘无束。相亲相近:相互亲近。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zhì)子敲针作钓钩。
画纸为棋局:在纸上画棋盘。稚子:年幼的儿子。

但有故人供禄(lù)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但有”句,一说为“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作者杜甫在饱经颠沛流离之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这首诗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细腻地描画了优美恬淡的景物,随意地叙写了闲适温馨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作者杜甫难得的一段安定生活给他带来的满足和欣然。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在初夏时节的村庄,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水色清澈,有鱼儿在水中戏耍、来去无声,整个村庄的一切都是那么幽静。一曲清江,给村落带来了安宁和清幽,这“清江”即成都的浣花溪,诗人以“清”称之,大概是喜爱它悠悠然绕村而流。因此给它一个美称。

“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可爱,同时也照应了“江村”的诗题。开头两句,就定下了全诗的氛围,挈领了全诗的旨意。万事悠悠,历经磨难的诗人不再有担忧和愁烦,且自怡然欣赏这村中的景色。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看吧,新建的草堂刚刚落成,就有顽皮的小燕子轻快地飞过来又飞过去,没有人去理会它们,可是它们自在地玩得那么开心,真像活泼的小孩子一样。诗人捋着胡子呵呵笑着,信步走到了江边,江上有两只白鸥在轻柔地浮游,它们或前或后,时而交颈而鸣,时而追逐着在水面上打着圈儿——它们一定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情侣。南朝诗人何逊曾有“可怜双自鸥,朝夕水上游”的句子,杜甫曾学习何逊的诗,当他看到这种场景,想必会心有所会、悠然忘机。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诗人怀着愉快的心情缓步向家中走去,看见老伴正坐在门前的树荫下,在纸上画着什么,走近看时,原来是一个棋局。“叮叮”的声音传来,小儿子在埋头认真地敲着一根针,这个贪玩的孩子,他是要自己做个鱼钩儿,好去江边钓鱼玩。

这样的场面大概是村中常可见到的,可是对于经历了安史之乱,屡受挫折、颠沛半生的作者杜甫来说,是他少有的珍贵的福气,令他心头为之一暖。在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时候,他何曾想象过这样温馨的时刻。这两句捕捉到生活中最普通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普遍的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诗人从眼前和乐安宁的生活场景中发出感叹:有老朋友赠送我粮食和他的俸禄,我这个平凡卑贱的人还有什么可求的呢?这两句看似庆幸、表示满足的话,仔细读来,其实不知潜含着多少悲苦和酸辛。

杜甫能够居住在成都草堂,全赖友人的帮助,眼前虽有这样的和乐与安宁,却是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之上的。被后人尊为“诗圣”的伟大诗人,却要靠着别人的赠与才能活下去,而且还要说自己“更何求”,即没有别的要求。这语言越是平静从容,越是让读者心感酸楚、为之落泪。他的志向本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然而数十个春秋过去了,如今人到晚年,要求仅只是一蔬一饭而已。诗人说得这样闲淡,仿佛他的心头已经不再有生活的阴霾,再也不愿去迎接那些纷扰和喧嚣。

从作诗的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写法精严而又流转自然;字句精炼、刻画细微,而又让人无迹可寻。这是杜甫律诗的老到之处。尾联上句“但有故人供禄米”,一作“多病所需唯药物”,无论从平仄还是诗意上看,都以“但有”之句更佳。

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

qīng jiāng bào cūn liú
zhǎng xià jiāng cūn shì shì yōu
lái táng shàng yàn
xiàng qīn xiàng jìn shuǐ zhōng ōu
lǎo huà zhǐ wéi
zhì qiāo zhēn zuò diào gōu
dàn yǒu rén gòng
wēi wài gèng qiú
唐朝武则天武则天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
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
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欢庆气氛。开启第一个节气“春分”的九春之际,千家万户都打开门户,迎接春天的到来。屋内点燃兰灯、桂魄等香花烛照,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酒杯不停地倒满,让欢乐的气氛更加浓烈。最后,提到要乘船泛洛江回家,享受春天的美景。整首诗流畅优美,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热烈期盼和欢迎。

jiǔ chūn kāi shàng jiē
qiān mén chǎng fēi
lán dēng xīn yàn
guì lǎng yuán huī
sòng jiǔ wéi mǎn
liú bēi yòng
shǐ 使 xiá jiāng xìng
fāng chéng fàn luò guī
唐朝王维王维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这是一首纪游诗,描写游蓝田山石门精舍(佛寺)的经过。作于诗人晚年隐居蓝田山中的辋川别墅时。这首诗一起笔就透出诗人特别轻松、快适。“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傍晚时分,驾着轻舟,任凭晚风吹荡,令人感到惬意。这两句是诗人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落日山水好”,“好”这个普通而又概括的字面最能表现此时触景而生的丰富感受。这样的景致,这样的情致,自然是:“玩奇不觉信,因以缘源穷。”不知不觉间,小船荡到了水的源头。可以想象,一路上胜景有多少,诗人的兴致有多高。“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云木秀”指石门精舍所在,它遥遥在望,叫人感到兴奋。舟行至此似乎到头了,又使人疑惑沿这条水路接近不了它,未免令人焦急。“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谁知水流一转,发现源头未尽,正通向前山。这意外的发现,又叫人多么欣喜。如果说,前面所写是平中见“奇”,这里所写就是曲径通幽了,这就是舟行的无穷乐趣。如果只是平奇而无曲幽,兴趣就不会如此盎然了。

“果然惬所适”与“初疑”呼应,游山兴趣继续在增强着。到达山寺后见到:“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僧众不多,且在松柏下逍遥,环境显得清静而不枯寂;“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这里是写僧人日常功课。僧人起早贪黑地参禅、诵经,但在诗人看来,这些方外人生活并不枯燥,自敬其事,自得其乐,精神世界充实得很呢。“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一是指这些僧人修行很高,佛法感化了牧童;二是说这里和平宁静,几乎与外界不相交通,“问樵客”是很偶然的事。联系结尾的“桃源人”,诗中所写似乎有桃花源生活的影子。桃源人避世而居,那里也有忙碌而有秩序的劳动生活。“世事问樵客”与桃源人向武陵渔人打听外界情况也相似,这里只是将“渔人”换成“樵客”,甚至诗人在这里就是自比樵客(僧众向他打听外事),把自己编入桃花源故事中,这又是多么有趣啊。看来深山发现的既是一片净土,又是一片乐土,这叫他更惬意了。

最后八句写“暝宿”和“明发”。夜晚睡在这里也十分可意:高林笼罩,床席象美玉一般洁净清凉,室内焚燃的是寺中特有的香料,窗外飘来的是野花的清香,浓淡相间,山月初露,辉光摇曳,这又显得多么清幽。早晨离开时他担心再来寻觅此地会迷路,出发之前他又到各处登览了一番,要把这里的山径水道牢牢记住。出发时“笑谢桃源人”,说花红时再来拜访他们。“笑谢”透出他的满足,也表现与山僧的情谊。“花红”又暗示此游正是桃红柳绿的时节,前面写“山水好”、“云木秀”就有了具体色彩,而又与“桃花源”联系起来,可见一路是花明柳暗,怪不得游兴是那般高了。

全诗二十四句,八句一层,“依次写来,妙有步骤”(王文濡语),语句自然清新,而又蕴含着丰富的情味。同代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论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还特别例举了这首诗“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等句,足见对此诗的爱赏。

luò shān shuǐ hǎo
yàng zhōu xìn guī fēng
tàn jiào yuǎn
yīn yuán yuán qióng
yáo ài yún xiù
chū tóng
ān zhī qīng liú zhuǎn
ǒu qián shān tōng
shě zhōu qīng
guǒ rán qiè suǒ shì
lǎo sēng rén
xiāo yáo yīn sōng bǎi
cháo fàn lín wèi shǔ
chán shān gèng
dào xīn tóng
shì shì wèn qiáo
míng xiǔ 宿 zhǎng lín xià
fén xiāng yáo
jiàn fāng rén
shān yuè yìng shí
zài xún wèi
míng gèng dēng
xiào xiè táo yuán rén
huā hóng lái
唐朝王维王维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西汉的扬雄读书写字的贫穷住所,淮南王刘安带着酒过去一起狂饮。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坐的时间太长,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穿行在曲折的林径,烛光闪闪,等走出去后眼前豁然开朗。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一直游玩到凌晨回城,城门还未开启,一路余兴未尽,照样笙歌相伴。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杨子:指西汉扬雄(一作杨雄)。此处以杨子比杨氏。淮王:指汉淮南王刘安,这里借指岐王。

兴(xīng)阑(lán)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兴阑:兴尽。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kē)。
迳转:山路曲折回环。银烛:白亮如银的烛光。此处也可能是火炬(晋代以前称为烛)而非蜡烛。 开:舒展,开豁。散玉珂:指骑马从游者各自分散而游。玉珂:马勒上的玉饰。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shēng)歌。
严:戒夜。拥:谓群聚而行。指归来时,奏乐者走在队伍之前。唐时亲王出行,卤簿中有鼓吹乐,故云。笙歌:合笙之歌。也可指吹笙唱歌或奏乐唱歌。

这是一首纪游诗,主要写所游之地的美景以及兴尽归去的过程。

首联即点出题意。“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杨”子便是西汉的儒者扬雄,而淮王便是淮南王刘安。这两人,一个喜好学术,一个擅长学术,可惜未曾谋面。王维写淮南王过杨子谈经之所,并非有意让他们“关公战秦琼”,而是借汉喻唐,将岐王比作好客的淮南王。“载酒”二字乃诙谐之笔,表面看,是说淮王重视贤才,载酒光顾贫寒的杨子宅,实则交代岐王带领诗友宾朋游览杨氏别业,欢宴游乐。第二联“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写出了作者游览的无穷兴味,情致独到,别有会心。“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兴阑”,即兴尽,与“坐久”为互文,这两句以极富于诗意的笔法,写出了在鸟鸣声中、繁花影里度过的身心俱适的一夜。这一联以景传情,写景入神,体验独特,感情细腻。第三联“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这两句写诗人走过曲径,穿过树林,那原本闪烁的烛光,一下子通明起来,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了岐王及其扈从的车马。这一联交代了将要回去时的情景。

尾联写抵达城门时的情况:“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意谓纵情赏玩,深夜始归,其时城门尚未开启,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依然一路笙歌,余兴未尽。写出了诗人对游玩仍有兴趣的情感。

这首诗善于写景,且多不直接写景。如颔联不直接写杨氏别业的景色如何美好,而是说自己玩赏的时间很长,以至于树上的鸟换了种类,地上的落花越积越多。这样写使诗歌更富有启发性,余味不尽。

yáng tán jīng suǒ
huái wáng zǎi jiǔ guò
xìng lán niǎo huàn
zuò jiǔ luò huā duō
jìng zhuǎn huí yín zhú
lín kāi sàn
yán chéng shí wèi
qián yōng shēng
唐朝孟浩然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扬帆起航,远望东南方向,高山水乡还很遥远。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卦象显吉,宜于远航。那就高兴地趁好日子乘风破浪前进吧。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若要问我现在要去哪里?我要到天台山观赏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朝霞映红的天际璀璨美丽,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挂席:挂帆,扬帆。水国:犹水乡。遥:遥远。

舳(zhú)舻(lú)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舳舻: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接:靠近,挨上。风潮:狂风怒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今何适:现在到哪儿去。访,造访,参观。

坐看霞(xiá)色晓,疑是赤城标。
霞色:云霞的颜色。赤城: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

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评价),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首《舟中晓望》,就记录着他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得多,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

船在拂晓时扬帆出发,一天的旅途生活又开始了。“挂席东南望”,开篇就揭出“望”字,可见情切。诗人大约又一次领略了“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的心情。“望”字是一篇的精神所在。此刻诗人似乎望见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望见,因为水程尚远,况且天刚破晓。这一切意味都包含在“青山——水国——遥”这五个平常的字构成的诗句中。

既然如此,只好暂时忍耐些,抓紧赶路吧。第二联写水程,承前联“水国遥”来。“争利涉”以一个“争”字表现出心情迫切、兴致勃勃,而“来往接风潮”则以一个“接”字表现出一个常与波涛为伍的旅人的安定与愉悦感,跟上句相连,便有乘风破浪之势。

到此自然想要知道他“何往”了,第三联于是转出一问一答来。这其实是诗人自问自答:“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这里遥应篇首“东南望”,点出天台山,于是首联何所望,次联何所往,都得到解答。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这一联初读似口头常语,无多少诗味。然而只要联想到这些关于名山胜迹的奇妙传说,就会体味到“天台访石桥”一句话中微带兴奋与夸耀的口吻,感到作者的陶醉和神往。而诗的意味就在无字处,在诗人出语时的神情风采之中。

正因为诗人是这样陶然神往,眼前出现的一片霞光便引起他一个动人的猜想:“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在诗人的想象中,映红天际的不是朝霞,而当是山石发出的异彩。这想象虽绚丽,然而语言省净,表现朴质,没有用一个精美的字面,体现了孟诗“当巧不巧”的特点。尾联虽承“天台”而来,却又紧紧关合篇首。“坐看”照应“望”字,但表情有细微的差异。一般说,“望”比较着意,而且不一定能“见”,有张望寻求的意味。而“看”则比较随意,与“见”字常常相联,“坐看霞色晓”,是一种怡然欣赏的态度。可这里看的并不是“赤城”,只是诗人那么猜想罢了。如果说首句由“望”引起的悬念到此已了结,那么“疑”字显然又引起新的悬念,使篇中无余字而篇外有余韵,写出了旅途中对名山向往的心情,十分传神。

此诗似乎信笔写来,却首尾衔接,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它形象质朴,却又真彩内映;它没有警句炼字,却有兴味贯串全篇。从声律角度看,此诗是五言律诗(平仄全合),然而通体散行,中两联不作骈偶。这当然与近体诗刚刚完成,去古未远,声律尚宽有关;同时未尝不出于内容的要求。这样,它既有音乐美,又洒脱自然。

guà dōng nán wàng
qīng shān shuǐ guó yáo
zhú zhēng shè
lái wǎng jiē fēng cháo
wèn jīn shì
tiān tái fǎng 访 shí qiáo
zuò kàn xiá xiǎo
shì chì chéng biāo
唐朝孟浩然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潮落后江面平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渡江与您相从。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piān)舟共济与君同。
江:指钱塘江。未有:没有。扁舟:小船。舟:一作“舠(dāo)”。济:渡。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引领:伸长脖子远望。多以形容期望殷切。《左传·成公十三年》:“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天末: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汉张衡《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越中:即今浙江绍兴。

孟浩然主要擅长写五言诗,风格浑融冲淡。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用于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陈延杰《论唐人七绝》)。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

在杭州时,诗人有句道“今日观溟涨”,可见渡浙江(钱塘江)前曾遇潮涨。一旦潮退,舟路已通,诗人便迫不及待登舟续行。首句就直陈其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语。然而细味,这样三顿形成短促的节奏,正成功地写出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惬意的心情。可见有时语调也有助于表现诗意。

钱塘江江面宽阔,而渡船不大。一叶“扁舟”,是坐不了许多人的。“舟中人”是来自四方的陌生人。“扁舟共济与君同”,颇似他们见面的寒暄。这话淡得有味,意思是:虽说彼此素昧平生,却在今天走到同条船上来了。“同船过渡三分缘”,一种亲睦之感在陌生乘客中油然而生。尤其因舟小客少,更见有同舟共济的亲切感。所以问姓初见,就倾盖如故地以“君”相呼。这样淡朴的家常话,将当时那种淳厚的世风与人情味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出来,并不是一味地冲淡。

当彼岸已隐隐约约看得见一带青山,更激起诗人的好奇与猜测。越中山川多名胜,是前代诗人谢灵运遨游歌咏过的地方,于是,他不禁时时引领翘望天边:那儿应该是越中——他向往已久的地方。他大约猜不出,只是神往心醉。这里并没有穷形极象的景物描写,唯略点“青山”字样,而越中山水之美尽从“时时引领望天末”的游子的神情中绝妙传出。诗句外淡内丰,似枯实腴。“引领望天末”,原本是陆机《拟兰若生朝阳》成句。诗人信手拈来,加“时时”二字,口语味浓,如同己出,描状生动。注意吸取前人有口语特点、富于生命力的语汇,加以化用,是孟浩然特别擅长的本领。

“何处青山是越中?”是“问舟中人”,也是诗的结句。使用问句作结,语意亲切,最易打通诗与读者的间隔,一问便结,令读者心荡神驰,使意境顿形高远。全诗运用口语,叙事、写景、抒情全是朴素的叙写笔调,而意境浑融、高远、丰腴、完满。“寄至味于淡泊”(《古今诗话》引苏轼语,见《宋诗话辑佚》),对此诗也是很好的评价。

cháo luò jiāng píng wèi yǒu fēng
biǎn zhōu gòng jūn tóng
shí shí yǐn lǐng wàng tiān
chù qīng shān shì yuè zhōng
唐朝杜甫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浣花溪清澈的江水,弯弯曲曲地绕村而流,在长长的夏日中,事事都显恬静、安闲。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堂上 一作:梁上)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弯了钢针要做成鱼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浣花溪。曲:曲折。抱:怀拥,环绕。长夏:长长的夏日。江村:江畔村庄。幽:宁静,安闲。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堂上 一作:梁上)
自去自来:来去自由,无拘无束。相亲相近:相互亲近。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zhì)子敲针作钓钩。
画纸为棋局:在纸上画棋盘。稚子:年幼的儿子。

但有故人供禄(lù)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但有”句,一说为“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作者杜甫在饱经颠沛流离之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这首诗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细腻地描画了优美恬淡的景物,随意地叙写了闲适温馨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作者杜甫难得的一段安定生活给他带来的满足和欣然。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在初夏时节的村庄,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水色清澈,有鱼儿在水中戏耍、来去无声,整个村庄的一切都是那么幽静。一曲清江,给村落带来了安宁和清幽,这“清江”即成都的浣花溪,诗人以“清”称之,大概是喜爱它悠悠然绕村而流。因此给它一个美称。

“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可爱,同时也照应了“江村”的诗题。开头两句,就定下了全诗的氛围,挈领了全诗的旨意。万事悠悠,历经磨难的诗人不再有担忧和愁烦,且自怡然欣赏这村中的景色。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看吧,新建的草堂刚刚落成,就有顽皮的小燕子轻快地飞过来又飞过去,没有人去理会它们,可是它们自在地玩得那么开心,真像活泼的小孩子一样。诗人捋着胡子呵呵笑着,信步走到了江边,江上有两只白鸥在轻柔地浮游,它们或前或后,时而交颈而鸣,时而追逐着在水面上打着圈儿——它们一定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情侣。南朝诗人何逊曾有“可怜双自鸥,朝夕水上游”的句子,杜甫曾学习何逊的诗,当他看到这种场景,想必会心有所会、悠然忘机。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诗人怀着愉快的心情缓步向家中走去,看见老伴正坐在门前的树荫下,在纸上画着什么,走近看时,原来是一个棋局。“叮叮”的声音传来,小儿子在埋头认真地敲着一根针,这个贪玩的孩子,他是要自己做个鱼钩儿,好去江边钓鱼玩。

这样的场面大概是村中常可见到的,可是对于经历了安史之乱,屡受挫折、颠沛半生的作者杜甫来说,是他少有的珍贵的福气,令他心头为之一暖。在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时候,他何曾想象过这样温馨的时刻。这两句捕捉到生活中最普通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普遍的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诗人从眼前和乐安宁的生活场景中发出感叹:有老朋友赠送我粮食和他的俸禄,我这个平凡卑贱的人还有什么可求的呢?这两句看似庆幸、表示满足的话,仔细读来,其实不知潜含着多少悲苦和酸辛。

杜甫能够居住在成都草堂,全赖友人的帮助,眼前虽有这样的和乐与安宁,却是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之上的。被后人尊为“诗圣”的伟大诗人,却要靠着别人的赠与才能活下去,而且还要说自己“更何求”,即没有别的要求。这语言越是平静从容,越是让读者心感酸楚、为之落泪。他的志向本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然而数十个春秋过去了,如今人到晚年,要求仅只是一蔬一饭而已。诗人说得这样闲淡,仿佛他的心头已经不再有生活的阴霾,再也不愿去迎接那些纷扰和喧嚣。

从作诗的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写法精严而又流转自然;字句精炼、刻画细微,而又让人无迹可寻。这是杜甫律诗的老到之处。尾联上句“但有故人供禄米”,一作“多病所需唯药物”,无论从平仄还是诗意上看,都以“但有”之句更佳。

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

qīng jiāng bào cūn liú
zhǎng xià jiāng cūn shì shì yōu
lái táng shàng yàn
xiàng qīn xiàng jìn shuǐ zhōng ōu
lǎo huà zhǐ wéi
zhì qiāo zhēn zuò diào gōu
dàn yǒu rén gòng
wēi wài gèng qiú
唐朝白居易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小狗在台阶上睡觉知道大地已经变得潮湿,小鸟在窗前不停鸣叫仿佛在报告天晴的消息。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醉意还未完全消散,仍感头重脚轻,刚刚脱去了冬衣顿时感觉身体轻松爽快。

睡觉心空窗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睡醒后只觉得心境空明再无烦恼,大概是夜里没有窗乡之梦撩人愁窗的缘故吧。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晨光:曙光;阳光。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yù)报天晴。
语:作动词,鸣叫之意。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宿酒:犹宿醉。元冬衣:冬季御寒的衣服。

睡觉(jué)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睡觉:睡醒。心空:佛教语。谓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之无际。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思想:思忖,考虑,烦恼。乡梦:思乡之梦。

此诗通过对春天早晨所见所闻所感的抒写,反映了诗人在杭州的第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喜悦激动之情。全诗笔致轻灵素淡,节奏流畅欢快,充满着热爱生活的情趣。

从诗的结构看,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后四句则是抒发诗人对早春气象的感受。

也许是因为诗人对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来了。此时晨光初照,早鼓正响,大概是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的缘故吧,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这四句通过晨光、鼓声以及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犬、鸟的传神刻画,在紧扣“早”字主旨的同时,又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诗歌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在这样春天气息越来越浓郁的环境下,产生的轻松愉快之感。

“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昨日饮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大乐事,以致诗人忘了自身的酒量,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新脱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脱去冬衣会令人焕然一新,轻松爽快,所以说“体乍轻”。“体乍轻”而“头仍重 ”,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际,当有头重脚轻、飘飘无定之感。这既是实写酒意未消时身体真实的感觉,同时也是美好的春色令诗人陶醉。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以致于“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这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chén guāng chū zhào liáng míng
chū kāi mén shēng
quǎn shàng jiē mián zhī shī 湿
niǎo lín chuāng bào tiān qíng
bàn xiāo xiǔ 宿 jiǔ tóu réng zhòng
xīn tuō dōng zhà qīng
shuì jiào xīn kōng xiǎng jìn
jìn lái xiāng mèng duō chéng
古诗文网©赣ICP备18007976号-1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