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诗文 作者 名句 典籍 成语

柳中庸介绍

柳中庸
柳中庸 ►26篇诗文

柳中庸名淡,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曾授洪府户曹,不就。和李端为诗友。今存诗仅十三首。
柳中庸名淡,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曾授洪府户曹,不就。和李端为诗友。今存诗仅十三首。
相关资料
相关作品
唐朝柳中庸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无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那忽急忽徐、时高时低的古筝声,就从这变化巧妙的指尖飞出来,传入耳中秦筝声声,使人联想到秦人的悲怨之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娟娟啼血。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黑夜里独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忧愁。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又好像谁家的少妇独自守立空楼,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南北远离,相隔千里,两地相思。

抽弦促柱听秦筝(zhēng),无限秦人悲怨(yuàn)声。
筝: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抽弦促柱:筝的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撑,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量。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似逐”两句:似,好像。逐,追逐。态,状态,情态。随,追随。识,认得,辨别。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独夜:孤独一人的夜晚。灯影:灯下的影子。空楼:没有人的楼房。

更(gèng)入几重(chóng)离别恨,江南歧(qí)路洛阳城。
更:更加,愈加。几重:几层。“江南”句:指南北远离,两地相思。

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其格局和表现技巧别具一格,别有情韵。

首句“抽弦促柱听秦筝”,“抽弦促柱”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忽疾忽徐、时高时低的音乐声,就从这“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诗人之耳。诗人凝神地听着,听之于耳,会之于心。“听”是此诗的“题眼”,底下内容,均从“听”字而来。

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无限秦人悲怨声”,诗人由秦筝联想到秦人之声。据《秦州记》记载:“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这就是诗人所说的“秦人悲怨声”。诗人以此渲染他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无限悲怨之情。下面围绕“悲怨”二字,诗人对筝声展开了一连串丰富的想象和细致的描写。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读者的眼前;春风、杨柳、花、鸟,情怀毕露,更加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抽弦促柱”之声的变化,又唤起诗人更加奇妙的联想:“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上一联写大自然的景物,这一联则写人世的悲欢,更加真切感人。“独”、“空”两字,尤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增加了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分量。“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何等孤独,不能不“愁”。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不能不“思”。这两处倘若写作“愁灯下”、“思离人”,就索然无味了。这一联用暗喻,且用“谁家”、“何处”疑问句式,不仅显得与上一联有参差变化之美,而且更能激起想象的翅膀,让各人按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画面中去品尝筝声所构成的美妙动人的音乐形象。

以上两联所构成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摹出筝声之“苦”,使人耳际仿佛频频传来各种惜别的悲怨之声。筝声“苦”,如果听者也怀有“苦”情,筝弦与心弦同声相应,那么就愈发感到苦。诗人柳中庸正是怀着苦情听筝的。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诗人的族侄、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窜南陲海涯。这末二句也是有感而发。

这首描写筝声的诗,着眼点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人展开联想,以新颖、贴切的比喻,集中描写筝弦上所发出的种种哀怨之声。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必然发出“悲怨声”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显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chōu xián zhù tīng qín zhēng
xiàn qín rén bēi yuàn shēng
zhú chūn fēng zhī liǔ tài
suí niǎo shí huā qíng
shuí jiā chóu dēng yǐng
chù kōng lóu yuè míng
gèng zhòng bié hèn
jiāng nán luò yáng chéng
唐朝柳中庸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年复一年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月白雪纷纷扬扬遮盖着昭君墓,滔滔黄河绕过黑山,又奔腾向前。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zhāo)朝马策与刀环。
岁岁:年复一年,年年月月。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朝朝:每天,日日夜夜。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三春白雪归青冢(zhǒng),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指暮春。青冢: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意思是:年复一年,驰骋于边塞关城之间;日复一日,横刀跃马,征战杀伐。这两句“岁岁”和“朝朝”相对,强调了战争的频繁和生活的枯燥。又加以“复”和“与”字,把四个边塞特有的事物联系起来,使 人感觉这种单调的生活无尽无穷,其中自然透出了怨情。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好像征人的怨气已经发泄尽,其实,征人的怨何止这些呢?他不仅从年年岁岁的漫长时间中感受到枯燥苦闷,而且面对眼前看了千万次的景象,他也感到怨恨无处不在,所以有了三、四两句的描写。

“青冢”是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 “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如此,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可坐实理解。上句说青冢,这里自然想起青冢附近的黑山,并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这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这首七绝,通篇没有写一个“怨”字,也没有直接发出怨语,诗人紧紧围绕产生怨情的原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着墨,用极为凝练的语言,通过对繁忙枯燥的征战生活和边塞荒凉 环境的描写,来表现征人的怨,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怨情,让人读来回肠荡气。

在语言运用方面,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全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 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的确是不多见的。

suì suì jīn guān
cháo cháo dāo huán
sān chūn bái xuě guī qīng zhǒng
wàn huáng rào hēi shān
唐朝柳中庸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年复一年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月白雪纷纷扬扬遮盖着昭君墓,滔滔黄河绕过黑山,又奔腾向前。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zhāo)朝马策与刀环。
岁岁:年复一年,年年月月。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朝朝:每天,日日夜夜。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三春白雪归青冢(zhǒng),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指暮春。青冢: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意思是:年复一年,驰骋于边塞关城之间;日复一日,横刀跃马,征战杀伐。这两句“岁岁”和“朝朝”相对,强调了战争的频繁和生活的枯燥。又加以“复”和“与”字,把四个边塞特有的事物联系起来,使 人感觉这种单调的生活无尽无穷,其中自然透出了怨情。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好像征人的怨气已经发泄尽,其实,征人的怨何止这些呢?他不仅从年年岁岁的漫长时间中感受到枯燥苦闷,而且面对眼前看了千万次的景象,他也感到怨恨无处不在,所以有了三、四两句的描写。

“青冢”是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 “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如此,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可坐实理解。上句说青冢,这里自然想起青冢附近的黑山,并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这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这首七绝,通篇没有写一个“怨”字,也没有直接发出怨语,诗人紧紧围绕产生怨情的原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着墨,用极为凝练的语言,通过对繁忙枯燥的征战生活和边塞荒凉 环境的描写,来表现征人的怨,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怨情,让人读来回肠荡气。

在语言运用方面,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全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 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的确是不多见的。

suì suì jīn guān
cháo cháo dāo huán
sān chūn bái xuě guī qīng zhǒng
wàn huáng rào hēi shān
唐朝柳中庸柳中庸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
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
无事含闲梦,多情识异香。
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草很短,花儿刚开始开放,苔藓变得青翠,柳树还有一半黄色的枝条。在帘子后面听着细雨落下,高枕着床上,清晨鸟儿的歌声不断。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沉浸在闲散的梦境中,并且可以闻到异香的气息。诗人想要寻找与苏小小相会,但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她。整首诗给人一种舒适、温柔、轻松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cǎo duǎn huā chū chāi
tái qīng liǔ bàn huáng
lián chūn
gāo zhěn xiǎo yīng zhǎng
shì hán xián mèng
duō qíng shí xiāng
xún xiǎo xiǎo
chù qián táng
唐朝柳中庸柳中庸
春暮越江边,春阴寒食天。
杏花香麦粥,柳絮伴秋千。
酒是芳菲节,人当桃李年。
不知何处恨,已解入筝弦。

这首诗的含义是:在春天的寒食节里,越江边的景色非常美丽。人们用杏花和麦粥来庆祝这个节日,柳絮在秋千旁飘舞。这是一个美好的时刻,人们应该享受它。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些伤感和愁绪,作者不知道自己的恨意已经传到了哪里,或者是已经随着古筝声散去了。整个诗意味深长、充满情感。

chūn yuè jiāng biān
chūn yīn hán shí tiān
xìng huā xiāng mài zhōu
liǔ bàn qiū qiān
jiǔ shì fāng fēi jiē
rén dāng táo nián
zhī chù hèn
jiě zhēng xián
唐朝柳中庸柳中庸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晋国的旅人在黄河上游旅行时所遭遇的情景。诗中提到黄河畔有浮桥,但是晋国的旅人仍然觉得自己的回家之路漫长而艰难。当他靠在栏杆上眺望千里迢迢的河道时,北风呼啸、雨声萧瑟,让他感到孤独与凄凉。这首诗抒发了旅途中人们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huáng liú chū yǒu qiáo
jìn guó guī rén yáo
ruò bàng lán gàn qiān wàng
běi fēng xiāo xiāo
唐朝柳中庸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年复一年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月白雪纷纷扬扬遮盖着昭君墓,滔滔黄河绕过黑山,又奔腾向前。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zhāo)朝马策与刀环。
岁岁:年复一年,年年月月。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朝朝:每天,日日夜夜。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三春白雪归青冢(zhǒng),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指暮春。青冢: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意思是:年复一年,驰骋于边塞关城之间;日复一日,横刀跃马,征战杀伐。这两句“岁岁”和“朝朝”相对,强调了战争的频繁和生活的枯燥。又加以“复”和“与”字,把四个边塞特有的事物联系起来,使 人感觉这种单调的生活无尽无穷,其中自然透出了怨情。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好像征人的怨气已经发泄尽,其实,征人的怨何止这些呢?他不仅从年年岁岁的漫长时间中感受到枯燥苦闷,而且面对眼前看了千万次的景象,他也感到怨恨无处不在,所以有了三、四两句的描写。

“青冢”是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 “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如此,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可坐实理解。上句说青冢,这里自然想起青冢附近的黑山,并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这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这首七绝,通篇没有写一个“怨”字,也没有直接发出怨语,诗人紧紧围绕产生怨情的原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着墨,用极为凝练的语言,通过对繁忙枯燥的征战生活和边塞荒凉 环境的描写,来表现征人的怨,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怨情,让人读来回肠荡气。

在语言运用方面,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全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 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的确是不多见的。

suì suì jīn guān
cháo cháo dāo huán
sān chūn bái xuě guī qīng zhǒng
wàn huáng rào hēi shān
唐朝柳中庸柳中庸
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
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
高槛连天望武威,穷阴拂地戍金微。
九城弦管声遥发,一夜关山雪满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支征戍军队在长途跋涉、经过关山时的孤独与悲壮。他们离家千里,行进在陌生的土地上,远眺着关山,泪水涟涟。在青海戍头,月亮高挂,但孤寂无比;而在黄沙大漠,春天似乎永远不会到来。 他们来到武威城,登上城墙,眺望远方。墙上积雪厚重,整个关山仿佛一夜之间被覆盖了白色的雪花。他们在这里吹奏乐器,向远方的故乡传送音乐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洋溢着壮志凌云、豪情万丈的气息,表现出征戍军队士兵的坚韧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guān shān wàn yuǎn zhēng rén
wàng guān shān lèi mǎn jīn
qīng hǎi shù tóu kōng yǒu yuè
huáng shā běn chūn
gāo kǎn lián tiān wàng wēi
qióng yīn shù jīn wēi
jiǔ chéng xián guǎn shēng yáo
guān shān xuě mǎn fēi
唐朝柳中庸柳中庸
翠幕卷回廊,银灯开后堂。
风惊拥砌叶,月冷满庭霜。
绮席人将醉,繁弦夜未央。
共怜今促席,谁道客愁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翠幕卷回廊、银灯闪耀后堂,而风吹动树叶,月光下庭院里覆盖着一层白霜,给人们带来阵阵惊喜。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享受美酒佳肴,弹奏繁华琴曲,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但是,在这样的场合下,也有客人黯然神伤,谁又能知道他们的忧愁来源和长久不变呢?整首诗寄寓了人生常态之中的欢乐与忧伤,并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cuì juàn huí láng
yín dēng kāi hòu táng
fēng jīng yōng
yuè lěng mǎn tíng shuāng
rén jiāng zuì
fán xián wèi yāng
gòng lián jīn
shuí dào chóu zhǎng
唐朝柳中庸柳中庸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江中小洲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天空也呈现一片苍茫晦暗之色。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船只轻小人不觉其动,看到船边缆绳被拉直才知道船夫正背纤而行。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听见笛声从对岸传来知道离岸不远了,又闻到荷花香味知道岸边长满了荷花。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夜色虽然晦暗却可看见隐约的帆影,在黑暗中好像悬挂在空中犹如渡客提心吊胆一般。

夜渚(zhǔ)带浮烟,苍茫晦(huì)远天。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晦:光线不明,昏暗。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恐:一作“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渡江图,艺术构思颇为独特。诗先交待了画面的背景:江中小洲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天空也呈现一片苍茫晦暗之色。这里由“浮烟”“苍茫”“晦”等词的渲染,表现出江上夜色的独特之处,视线既不明晰,也不是漆黑一片,以下的描写都是由这种独特的情境所生发。因为天色昏暗,远处景物不辨,失去了参照物,所以船行而人不觉其行,只是看见船边缆绳被拉得笔直,才知道船夫正在背纤而行,可见江水其实甚为湍急。突然听见悠扬的笛声从对岸传来,所以知道离岸不远了,同时又嗅见荷花的香味,所以知道岸边长满了荷花,通过听觉和嗅觉感受渡江的距离,实际上又暗含了牧童夜归与荷塘夜色的景境。夜色虽然晦暗,但江上由于水光映照,却可看见隐约的帆影,而这帆影在黑暗中好像点点悬挂在空中,犹如渡客提心吊胆一般。这样一来,在洲渚浮烟、天色晦暗的特定景境之中,既暗含了江水流急、白帆点点、牧童夜归、荷塘飘香的景色,又表达出夜间渡江的独特心境,可谓情景交融,构思别致。

zhǔ dài yān
cāng máng huì yuǎn tiān
zhōu qīng jiào dòng
lǎn shǐ zhī qiān
tīng yáo xún àn
wén xiāng àn shí lián
wéi kàn fān yǐng
cháng kǒng xīn xuán
更多关于柳中庸的古诗>>
古诗文网©赣ICP备18007976号-1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