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诗文 作者 名句 典籍 成语

徐再思介绍

徐再思
徐再思 ►61篇诗文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朝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朝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相关资料
徐再思,字德可,浙江嘉兴人。钟嗣成曹本《录鬼簿》言其“好食甘饴,故号甜斋。有乐府行于世。其子善长颇能继其家声”。天一阁本《录鬼簿》,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记载他做过“嘉兴路吏”,且“ ...展开阅读全文∨
徐再思的散曲以悠闲生活与闺情春思,恋情、写江南自然景物、归隐等题材为主,也有一些赠答、咏物为题的作品。他虽与贯云石齐名,风格却不尽相同,贯云石以豪爽俊逸为主,徐再思却以清丽工巧见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作品
唐朝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梧桐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浓浓的秋意。一声声滴落在芭蕉叶上的嘀嗒雨声,都使得愁思更浓。夜里做着的归家好梦,一直延续到三更之后。灯花落下,棋子还未收,叹息又将滞留在这新丰客舍。十年宦海奋斗的情景,江南家乡父母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上了心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三更:指夜半时分。归梦:回家的梦。灯花:灯心余烬结成的花形。叹新丰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书·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睬他,备受冷落。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东北。江南:指作者自己的家乡,即浙江嘉兴一带。二老:父母双亲。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首先渲染了伤感的情绪,“梧桐”、“芭蕉”、“夜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总是和离愁、客思、寂寥悲伤联系在一起,全曲描写在凄凉寂寞的旅店里,形孤影单、卧听夜雨的情景。曲的起首句以雨打梧桐破题,烘托出“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萧瑟落寞氛围。白居易:“秋雨梧桐叶落时。”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长信秋词》)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梧桐作为凄凉悲伤的象征,给文学赋予了很深的悲情含义。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卜算子》),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晏殊:“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付。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踏莎行》)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芭蕉同样具有独特的离别愁绪。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杜牧:“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咏雨》)李煜:“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长相思》)南唐卢绛没有入仕时,曾经生病住店,梦见白衣妇人唱着歌劝酒,词中说:“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清梦圆。背灯惟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小山攒,芭蕉生暮寒。”(《菩萨蛮》)林逋:“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宿洞霄宫》)

“三更归梦三更后”点明了诗人夜不能寐,愁肠百结的心情。三更即是午夜,午夜梦回,再难入眠。“落灯花棋未收”,夜阑静,灯花落尽,雨声未停,滴滴犹如敲棋一般,宋代贺铸有词说:“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忆秦娥》)可见在三更之夜,天涯孤客,更添愁绪,“三更”和“梧桐”、“芭蕉”、“夜雨”一样是孤寂的象征。作者用了这么多语言描写了一个清冷孤苦的夜晚,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叹新丰逆旅淹留。”《太平乐府》作“叹新丰孤馆人留”。此句出自汉高祖刘邦的典故,新丰地属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刘邦得天下后,将父亲接到京中,而刘父思乡之情很浓,于是将街道格局改成丰邑的样子,并另建村镇,并迁来丰邑的居民,所以叫新丰。《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却受客家冷遇。所以后人多用旅居新丰表达羁旅客愁、备受冷落的情怀,而并不一定真的是旅居新丰。从这一句可以看出全曲的意旨。天一阁本《录鬼簿》记载徐再思只做过“嘉兴路吏”。《坚瓠集·丁集》说他“旅居江湖,十年不归”。由此可见徐再思曾有北上的经历,而且滞留有十年之久,除此曲之外,他的“山色投西去,羁情望北游”(商调《悟叶儿·革步》)、“回首江南倦客,西湖诗债,梅花等我须归”([越调]《天净沙·别高宰》)、“十年不到湖山,齐楚秦燕,皓首苍颜”,均可见一斑。徐再思北上旅居已是中年,郁郁不得志,华发新生,不得不感慨江南子弟他乡老的落魄和无奈。十年游宦归梦远,让他感到十分惆怅。

此曲写旅人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言短意长。起三句鼎足对,妥帖自然,没有一点做作的痕迹,见出作者的功力。中间段点出痛苦根源,由感而发,语淡味浓。各种情景均古已有之,文人骚客早已描写尽致,在作者笔端却自有一番滋味,全因末三句:“枕上十年事, 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十年之间经历了多少事,而远在江南的双亲却总在为久客不归的游子担心。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落笔的手法,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烘托出更加浓烈的亲情。遂使此曲更加独特,深扣人心。末句“都在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荡气回肠之功。人总是在年华老去、潦倒他乡、沧桑落寞时,才会回首天涯,“枕上十年事”似乎说尽了作者的无力与无成,文已尽而意有余。徐再思十年北上的经历,由于资料缺失,已无法查找,只能从他的诗句中略窥一二。元代社会歧视南人和知识分子,“八娼九儒十丐”虽略有夸张,但也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入仕之难。徐再思北上之行,无非为求仕而往。作为南宋遗民的亡国之恨,作为元朝落魄文人的前途无门,颇有“英雄失路”的感慨。这首作品贵在描写普通人的情感和落寞。将人生的失落与亲情相溶,字字未写作者自己,写物寓言,侧面落笔,“以我观物,而物皆有我之色彩”。“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曲是词之变体,但比词更贴近民间。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元曲之美在于它更加浑朴自然、清新爽朗,“俗中透雅”、“雅中求俗”,它能以其特有的流行性在市井勾栏中广为流传,原因就在于它描写了普通人的生活、普通的情感。

徐再思散曲的另一特点是善用数字,开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这三句,耐人寻味:连用几个相同的数词和量词,音调错落和谐,正好表现忐忑难安的心情;作者笔下,秋雨绵绵,桐叶声声,雨打芭蕉,愁滴心头,羁旅路遥,思乡情长,无限惆怅,无限感慨,全都浸透在字里行间。曲中层层递进,以最少的数词却能包涵着最大的容量,细腻真切地表达了羁旅惆怅、光阴易逝的感慨,道出了因思乡而断肠的情怀,可以说曲因数字而有生趣,数字因曲而灵动。这一点在“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思两处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几遍成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三秋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风流”([双调]《水仙子·春情》)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多数学者认为数字的反复迭用,有斧凿之嫌,好在《夜雨》一曲贵在真情实感的流露,而非一般的应景之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徐再思正是借助数字对秋色的描写,借景抒情、寓言写物、情景交融,真切地吐露了游子“旅思”之情。全曲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而感情真挚动人。

shēng shēng qiū
diǎn jiāo diǎn chóu
sān gèng guī mèng sān gèng hòu
luò dēng huā
wèi shōu
tàn xīn fēng guǎn rén liú
zhěn shàng shí nián shì
jiāng nán èr lǎo yōu
dōu dào xīn tóu
唐朝徐再思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
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登上江边的高楼眺望前朝的甘露寺,秦淮河上已是一片秋色。

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残垣断壁荒草萋萋,廊殿空寂落叶飘零,厚厚的青苔爬上了台阶。

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
游人都已归去了,暮色已深,只有大江日夜奔游不息,淘尽了千古英雄人物。

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木兰花开,似见一点生机,因无人观赏不知为谁而开。

江皋(gāo)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江皋楼:皋,江边的高地。江皋楼,指甘露寺一带的楼阁,如清晖亭、江声阁、多景楼、祭江亭等。秦淮:即秦淮河,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败垣(yuán)芳草,空廊落叶,深砌(qì)苍苔。
空廊:指响糜廊。

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

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此曲怀古伤今,抒发人世沧桑之感和羁旅寥落之情。精于写景。情寓景中。长于对句,“败垣”以下和“远人”以下两组鼎足对,皆工整而自然。

jiāng gāo lóu guān qián cháo
qiū qín huái
bài yuán fāng cǎo
kōng láng luò
shēn cāng tái
yuǎn rén nán
yáng 西 xià
jiāng shuǐ dōng lái
lán huā zài
shān sēng shì wèn
zhī wéi shuí kāi
唐朝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才刚刚懂了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的折磨。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身体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空剩下一丝余香留在此,殷勤盼望的情侣又到哪里去了呢?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相思的痛苦什么时候最猛烈呢?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月亮半明半亮时。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身似浮云:形容身体虚弱,走路晕晕乎乎,摇摇晃晃,像飘浮的云一样。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余香:指情人留下的定情物。盼千金游子何之:殷勤盼望的情侣到哪里去了。何之,往哪里去了。千金:喻珍贵。千金游子:远去的情人是富家子弟。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证候:即症候,疾病,此处指相思的痛苦。

这是一首闺妇思夫之作。题目为“春情”显然是写男女的爱慕之意,而全曲描写一位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读来侧恻动人。全曲分为四个层次:首三句说少女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相思之病;次三句极表少女处于相思中的病态心理与神情举止;后二句则点出少女害相思病的原因;最后宕开一笔,以既形象又含蓄的笔墨逗露出少女心巾所思。全曲一气流走,平易简朴而不失风韵,自然夭成而曲折尽致,极尽相思之状。

“平生不会相思”三句,说明这位少女尚是初恋。情窦初开,才解相思,正切合“春情”的题目。因为是初次尝到爱情的琼浆,所似一旦不见情人,那相思之倩便无比深刻和真诚。有人说爱情是苦味的,“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已道出此中三昧。这三句一气贯注,明白如话,然其中感情的波澜已显然可见。于是下面三句便只体地去形容这位患了相思病的少女的种种神情与心态。

“身似浮云”三句,是漂亮的鼎足对。“身似浮云”表现了少妇坐卧不宁的心态;“心如飞絮”表现了少妇的魂不守舍;“气若游丝”表现了少妇因思念而恹恹欲病的形态。作者通过对少妇身、心、气的描写,将少妇“便害相思”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短短几句,就足见女主人公的相思之苦、恋情之深。

“空一缕余香在此”,乃是作者的比喻之词,形容少女孤凄的处境。著一“空”字,便曲尽她空房独守,寂寞冷落的情怀;“一缕余香”四字,若即若离,似实似虚,暗喻少女的情思飘忽不定而绵绵不绝。至“盼千金游子何之”一句才点破了她愁思的真正原因,原来她心之所系,魂牵梦萦的是一位出游在外的高贵男子,少女日夜思念盼望着他。这句与上句对仗成文,不仅词句相偶,而且意思也对应,一说少女而一说游子,一在此而一在彼,然而由于对偶的工巧与意思的连贯,丝毫不觉得人工的雕凿之痕,足可见作者驾驭语言的娴熟。

最后四句是一问一答,作为全篇的一个补笔。“证候”是医家用语,犹言病状,因为上文言少女得了相思病,故北处以“证候”指她的多愁善感,入骨相思,也与上文“害”字与“气若游丝”诸句给合。作者设问:什么时候是少女相思最苦的时刻?便是夜阑灯昏,月色朦胧之时。这本是情侣们成双作对,欢爱情浓的时刻,然万对于茕然一生独一身的她来说,忧愁与烦恼却爬上了眉尖心头。不可排遣的相思!

这首曲子语言上的一个特色便是首三句都押了同一个“思”字,末四句则同抑了一个“时”字,不忌重复,信手写去,却有一种出自天籁的真味。这正是曲子不同于诗词的地方,曲不忌俗,也不忌犯,而贵在明白率真,得天然之趣,一也就是曲家所谓的“本色”。

píng shēng huì xiàng
cái huì xiàng
biàn 便 hài xiàng
shēn yún
xīn fēi
ruò yóu
kōng xiāng zài
pàn qiān jīn yóu zhī
zhèng hòu lái shí
zhèng shì shí
dēng bàn hūn shí
yuè bàn míng shí
唐朝徐再思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我真后悔嫁给商人为妻,偏又命运不好,逢上了负心的郎,临走时,说是到东吴去。三年过后,却从广州寄来了信。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东吴:泛指太湖流域一带。

这首小令从唐女子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只道往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的绝句脱化,也穿插了《啰唝曲》“莫作商人妇”及白居易《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意境。但较原诗来看,“闺怨”的含意更为显豁。“悔作”、“当逢”,口吻如生,表现出散曲小令开门见山的直露本色。“闺怨”的前提多为夫君别离远出,唐诗往往将这种前提加以隐掩或推衍。除上举的《啰唝曲》外,如张潮《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其妙味如前人所评:“意其远行,却在近处。总以行踪无定。”看来恰恰同《啰唝曲》的“意其近行,却在远处”反了个向。不过要让读者一览即领悟却不容易,可见唐诗是过于偏重含蓄了。

徐再思改诗为曲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化含蓄为显露,当然也有别的因素。唐韩偓《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不怎么知名;而李清照化用其意作成的《点绛唇》秋千词,“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云云,却为人传诵。可见夺胎前人成作,也不失为出新的一途。

原诗的薄情夫君“只道往桐庐”。桐庐在富春江中游,唐方干《思江南》:“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看来唐代桐庐为一交通中心。曲中改成了“别时只说到东吴”。东吴的指谓说法不一,据周祁《名义考》,元明时习以苏州为东吴、湖州为中吴、润州为西吴,苏州在元代确实是繁荣的商业城市。这也说明曲作者不是简单地模仿照搬,而是根据元代的实际情形更改了“闺怨”的细节。

qiè shēn huǐ zuò shāng rén
qiè mìng dāng féng báo xìng
bié shí zhī shuō dào dōng
sān zǎi
què guǎng 广 zhōu shū
唐朝徐再思
钓台貂裘敝谁怜倦客,锦笺寒难写秋怀。
野水边,闲云外,尽教他鸥鹭惊猜。
溪上良田得数顷来,也敢上严陵钓台。
湖上垂杨柳无人自舞,提葫芦有意相呼。
酒醒时,花深处,插花枝满头归去。
莫惜千金倒玉壶,春已近梨花暮雨。
元夜明月无心紫箫,夕阳何处蓝桥?蕙帐寒,梅花落,故人稀渐疏谈笑。
看见鹅黄上柳条,等闲放元宵过了。
幽居二首脚到处青山绿水,兴来时白酒黄鸡。
远是非,绝名利,腹便便午窗酣睡。
鹦鹉杯中昼日迟,到强似麒麟画里。
笑白发犹缠利锁,喜红尘不到渔蓑。
八咏诗,三闾些,收拾下晚春工课。
茅舍疏篱小过活,有情分沙鸥伴我。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隐居在山水之间的闲逸生活,作者借钓台、写秋怀等意象,表达了对自己清闲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繁华的厌弃。他喜欢在野水边、湖上垂钓,享受孤独与自由,更珍视故人相聚的时光。他不为名利所动,对红尘的追求也已淡泊,只希望能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恬静、悠然的情调,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对友情的深切感受。

diào tái diāo qiú shuí lián juàn
jǐn jiān hán nán xiě qiū huái 怀
shuǐ biān
xián yún wài
jìn jiāo ōu jīng cāi
shàng liáng tián shù qǐng lái
gǎn shàng yán líng diào tái
shàng chuí yáng liǔ rén
yǒu xiàng
jiǔ xǐng shí
huā shēn chù
chā huā zhī mǎn tóu guī
qiān jīn dǎo
chūn jìn huā
yuán míng yuè xīn xiāo
yáng chù lán qiáo
huì zhàng hán
méi huā luò
rén jiàn shū tán xiào
kàn jiàn é huáng shàng liǔ tiáo
děng xián fàng yuán xiāo guò le
yōu èr shǒu jiǎo dào chù qīng shān 绿 shuǐ
xìng lái shí bái jiǔ huáng
yuǎn shì fēi
jué míng
biàn 便 biàn 便 chuāng hān shuì
yīng bēi zhōng zhòu chí
dào qiáng lín huà
xiào bái yóu chán suǒ
hóng chén dào suō
yǒng shī
sān xiē
shōu shí xià wǎn chūn gōng
máo shě shū xiǎo guò huó
yǒu qíng fèn shā ōu bàn
唐朝徐再思
昨宵中酒懒扶头,今日看花惟袖手,害酒愁花人问羞。
病根由,一半儿因花
一半儿酒。
落花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
片红无,一半儿狂风
一半儿雨。
春情
眉传雨恨母先疑,眼送云情人早知,口散风声谁唤起。
这别离,一半儿因咱
一半儿你。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一段酒色之后所感受到的愁苦和离别之痛。诗人昨夜因为喝醉酒而头疼懒散,今日看花时却只能袖手旁观。他怕自己的宿酒对于欣赏花朵的美好产生影响,同时也害怕被其他人误解。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病源头,一半是因为酒,一半是因为心情不佳。 接着诗人转述了一个画面,描述了河阳香落花散发出来的美好气息和金谷魂消失去的感觉。这些美好的景象伴随着春光回归,但是却被一半儿狂风带走,一半儿雨洗刷而无声无息地消逝。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感情的疑虑和离别的痛苦。他的眉毛传递了心中的雨恨,他的眼神送别了云情,而口中说出的风声则唤起了那曾经的美好回忆。因此,这种别离之痛,一半儿是因为他自己的感受,而一半儿则是因为对方所带来的影响。

zuó xiāo zhōng jiǔ lǎn tóu
jīn kàn huā wéi xiù shǒu
hài jiǔ chóu huā rén wèn xiū
bìng gēn yóu
bàn ér yīn huā bàn ér jiǔ
luò huā yáng xiāng sàn huàn
jīn hún xiāo zhè
suí yuàn chūn guī wén
piàn hóng
bàn ér kuáng fēng bàn ér
chūn qíng méi chuán hèn xiān
yǎn sòng yún qíng rén zǎo zhī
kǒu sàn fēng shēng shuí huàn
zhè bié
bàn ér yīn zán bàn ér
唐朝徐再思
犀梳玉簪,歌裙翠浅,舞袖红深。
风流消得缠头锦,一笑千金。
痛饮时花前
痛饮,知音人席上知音。
春无禁,蜂蝶快寻,先到海棠心。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在舞蹈和社交场合中的风采。她佩戴着华美的玉簪,穿着翠绿色的歌裙,舞袖是深红色的,娇艳动人。她的出现让绣锦缠头、价值千金的饰品都显得黯然失色。她不仅美貌动人,而且有知己难寻的情操。她和知音人一起畅饮花前,尽情享受春季的美好时光。春天没有禁锢,蜜蜂和蝴蝶也在快乐地探寻美好,而她的美丽就像海棠花一样吸引人心。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美好女性的赞颂和追求。

shū zān
qún cuì qiǎn
xiù hóng shēn
fēng liú xiāo chán tóu jǐn
xiào qiān jīn
tòng yǐn shí huā qián tòng yǐn
zhī yīn rén shàng zhī yīn
chūn jìn
fēng dié kuài xún
xiān dào hǎi táng xīn
唐朝徐再思
烟袅蟠龙花上枝,火引冰蚕茧内丝。
烧残锦字诗,似人肠断时。
春情
髻拥春云松玉钗,眉淡秋山羞镜台。
海棠开未开,粉郎来未来。
江行
鸥鹭江皋千万湾,鸡犬人家三四间。
逆流滩上滩,乱云山外山。
春愁
前日春从愁里得,今日春从愁里归。
避愁愁不离,问春春不知。
无题
九殿春鹊楼,千里离宫龙凤舟。
始为天下忧,后为天下羞。
春怨
遥盼春来图见春,及至春来还怨春。
自怜多病身,为他千里人。

第一首诗《春情》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内心所感受到的情感。烟雾缭绕,像龙一样盘绕在花枝上,火焰燃烧着冰蚕茧中的丝绸。残烧的锦字诗让人联想到心灵的痛苦和失落,这是因为春天的美景与自己的内心感受形成了反差。 第二首诗《江行》通过描写江边的景色,凸显出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江边游鱼、飞鸟和人家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画卷。但在逆流滩的山外,乱云遮住了视线,仿佛预示着未来的挑战和困境。诗人在这种景象下感到了自己的春愁。 第三首诗《春愁》描写了一个忧郁的人在春天里的感受。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他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悲伤和忧愁。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很虚弱,并且感到孤单和无助。 第四首诗《无题》通过描绘宫殿、龙凤以及离宫等华美景象,展现了帝王的忧虑和感慨。在这个高峰时刻,他为自己曾经的功绩而骄傲,但也因此想到未来的荒淫和败落而感到羞愧。 最后一首诗《春怨》则是描写一个人对春天的爱恨情感。虽然他期待春天的到来,但当春天真的来临时,他却因身体不适而感到怨恨。他自怜多病,可为了某个人却会劳心费力,这种感情让他既感到幸福又感到痛苦。

yān niǎo pán lóng huā shàng zhī
huǒ yǐn bīng cán jiǎn nèi
shāo cán jǐn shī
rén cháng duàn shí
chūn qíng yōng chūn yún sōng chāi
méi dàn qiū shān xiū jìng tái
hǎi táng kāi wèi kāi
fěn láng lái wèi lái
jiāng háng ōu jiāng gāo qiān wàn wān
quǎn rén jiā sān jiān
liú tān shàng tān
luàn yún shān wài shān
chūn chóu qián chūn cóng chóu
jīn chūn cóng chóu guī
chóu chóu
wèn chūn chūn zhī
jiǔ diàn 殿 chūn què lóu
qiān gōng lóng fèng zhōu
shǐ wéi tiān xià yōu
hòu wéi tiān xià xiū
chūn yuàn yáo pàn chūn lái jiàn chūn
zhì chūn lái hái yuàn chūn
lián duō bìng shēn
wéi qiān rén
唐朝徐再思
葛陂里神龙蜕形,丹山中彩凤栖庭。
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冷,老仙翁笔底
春生。
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洗儿潇湘翠影。
春情
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
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

这里高唱当时《水调歌》,要识得声音是我。

红灼灼花明翠牖。
翠丝丝柳拂青楼。
锦谷春,银瓶酒,玉天仙燕体莺喉。

向樽前醉后休,枉笑煞花间四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描述了神龙和凤凰在山间蜕变和栖息的情景。诗人感叹春情万种,渴望与心仪之人成为一对。他在赏花时高唱《水调歌》表达自己的心声。诗中还有醉酒狂欢的场景,但诗人提醒,不要沉迷于酒色之中,否则会让友谊遭到毁灭。

bēi shén lóng tuì xíng
dān shān zhōng cǎi fèng tíng
fēng chuī fěn tuò xiāng
cāng tái lěng
lǎo xiān wēng chūn shēng
míng yuè lán gàn jiǔ bàn xǐng
duì ér xiāo xiāng cuì yǐng
chūn qíng duō cái jiān kuò
shí pàn chéng
jīn měng jiàn mén qián guò
dài huàn zhe rén qiáo
zhè gāo chàng dāng shí shuǐ diào
yào shí shēng yīn shì
hóng zhuó zhuó huā míng cuì yǒu
cuì liǔ qīng lóu
jǐn chūn
yín píng jiǔ
tiān xiān yàn yīng hóu
xiàng zūn qián zuì hòu xiū
wǎng xiào shà huā jiān yǒu
唐朝徐再思
水深水浅东西涧,云去云来远近山。
秋风征棹钓鱼滩,烟树晚,茅舍两三间。
双渐
苏卿倦织回文锦,双渐空怀买笑金。
风流一点海棠心,不听琴,只是不知音。
春情
桃花月淡胭脂冷,杨柳风微翡翠轻。
玉人欹枕倚云屏,酒未醒,肠断紫箫声。
闺怨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赠海棠
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
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
春思
酒醒眉记青鸾恨,春去香消紫燕尘。
阑干掐遍月儿痕,深闭门,花落又黄昏。

这些诗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篇目。它们描绘了各种情景和情感,包括自然风光、爱情、离别之苦、悔恨、豪华富贵和时光的无情等等。每个诗句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义,但总的来说,这些诗句唤起了人们的怀旧之情,强调了生命短暂的现实,并警醒人们珍惜眼前时光。

shuǐ shēn shuǐ qiǎn dōng 西 jiàn
yún yún lái yuǎn jìn shān
qiū fēng zhēng zhào diào tān
yān shù wǎn
máo shě liǎng sān jiān
shuāng jiàn qīng juàn zhī huí wén jǐn
shuāng jiàn kōng huái 怀 mǎi xiào jīn
fēng liú diǎn hǎi táng xīn
tīng qín
zhī shì zhī yīn
chūn qíng táo huā yuè dàn yān zhī lěng
yáng liǔ fēng wēi fěi cuì qīng
rén zhěn yún píng
jiǔ wèi xǐng
cháng duàn xiāo shēng
guī yuàn qiè shēn huǐ zuò shāng rén
qiè mìng dāng féng báo xìng
bié shí zhī shuō dào dōng
sān zǎi
què guǎng 广 zhōu shū
zèng hǎi táng huán mèng duàn fēng liú shì
yín zhú chéng guì
dōng fēng shù yān zhī
shuāng yàn
céng jiàn zhèng kāi shí
chūn jiǔ xǐng méi qīng luán hèn
chūn xiāng xiāo yàn chén
lán gàn qiā biàn yuè ér hén
shēn mén
huā luò yòu huáng hūn
更多关于徐再思的古诗>>
古诗文网©赣ICP备18007976号-1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