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诗文 作者 名句 典籍 成语

张仲素介绍

张仲素
张仲素 ►59篇诗文

张仲素(约769~819)唐朝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张仲素(约769~819)唐朝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相关资料
张仲素 ,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宪宗时为翰林学士,后终中书舍人。其诗语言上十分清婉爽洁,悠远飘逸,少有庸作;题材上以写征人思妇的居多,也有描写宫乐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作品
唐朝张仲素张仲素
羽客骖仙鹤,将飞驻碧山。映松残雪在,度岭片云还。
清唳因风远,高姿对水闲。笙歌忆天上,城郭叹人间。
几变霜毛洁,方殊藻质斑。迢迢烟路逸,奋翮讵能攀。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骑着神仙的仙鹤,飞翔在碧山之上。在山中美丽的松林和残雪的映衬下,仙鹤飞过山岭,穿越片片浮云。它清脆的鸣叫声因着微风而传得更远,姿态高雅自如,似乎对于水边的景致十分喜欢。 作者在描绘仙鹤时,用了“几变霜毛洁,方殊藻质斑”的表述,意思是说虽然仙鹤的羽毛被霜雪覆盖,但依然保持了它优美的外形,与其他普通的鹤有所不同。最后,诗人由此展开想象,觉得这只仙鹤能够逍遥自在地徜徉在天空中,随心所欲地去向任何地方,而人们却被尘世间的城郭纷扰所困扰。

cān xiān
jiāng fēi zhù shān
yìng sōng cán xuě zài
lǐng piàn yún hái
qīng yīn fēng yuǎn
gāo 姿 duì shuǐ xián
shēng tiān shàng
chéng guō tàn rén jiān
biàn shuāng máo jié
fāng shū zǎo zhì bān
tiáo tiáo yān
fèn néng pān
唐朝张仲素张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逶迤绕清洛,断续下仙云。
泄泄飘难定,啾啾曲未分。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
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暗空思羽盖,馀气自氛氲。

这首诗的含义是在表现一种古风雅趣,以笙乐为主题,描绘了笙音在仙境中飘逸流转的美丽景象。整个诗歌通过对笙声的描绘和抒发,传达出一种宁静、神秘、优美的意境。 首先,王子千年后的场景暗示着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中的情节,前面的王子也可能是某个神话或传说中的人物。然后,笙音五夜闻的描述表现了笙音的神奇魅力,让人想象到笙音如何在仙境中流淌。接下来,描述笙声难以捉摸,曲调未分,表现出一种随意、自由的感觉。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的描写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更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唯美性。 最后,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的句子则呈现了神话故事中的神兽,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遐想;暗空思羽盖、余气自氛氲则表现了笙音的韵味和神韵,使人们可以感受到这种音乐的美妙之处。整首诗通过对笙音、自然和神话元素的描绘,将读者引入一个美好、宁静的仙境之中。

wáng qiān nián hòu
shēng yīn wén
wēi rào qīng luò
duàn xià xiān yún
xiè xiè piāo nán dìng
jiū jiū wèi fèn
sōng fēng zhù yōu
yuè dòng qīng wén
fèng guǎn tīng yuǎn
luán shēng ruò zài qún
àn kōng gài
fēn yūn
唐朝张仲素张仲素
仙客开金箓,元辰会玉京。灵歌宾紫府,雅韵出层城。
磬杂音徐彻,风飘响更清。纡馀空外尽,断续听中生。
舞鹤纷将集,流云住未行。谁知九陌上,尘俗仰遗声。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位仙人来到了人间,打开了金色的箓书,随后在元辰之日前往玉京与天上的神仙们相会。在那里,他们聆听着灵歌,欣赏着雅韵,磬声和音乐交织在一起,清雅动听。在这美好的氛围中,舞鹤纷纷飞舞,流云缭绕,仿佛时间已经停止。 然而,这美妙的时光注定是短暂的。仙人必须回归天上,离开凡间。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这美妙时光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的感慨,因为普通人无法领略到这种美妙的体验,只能仰望遗留下来的余音。

xiān kāi jīn
yuán chén huì jīng
líng bīn
yùn chū céng chéng
qìng yīn chè
fēng piāo xiǎng gèng qīng
kōng wài jìn
duàn tīng zhōng shēng
fēn jiāng
liú yún zhù wèi háng
shuí zhī jiǔ shàng
chén yǎng shēng
唐朝张仲素张仲素
迢迢玉绳下,芒彩正阑干。稍复临鳷鹊,方疑近露寒。
微明连粉堞,的皪映仙盘。横接河流照,低将夜色残。
天榆随影没,宫树与光攒。遐想西垣客,长吟欲罢难。

这首诗形容的是月夜下的景象,玉绳指的是天上的银河,芒彩则是指星斗的闪耀。在阑干处远望,鵙鸟和鹊鸟飞过,令人感到近在眼前,夜露又似乎就要降临。 诗中还描绘了城墙上连着的粉色堡垒,倒影在青石铺就的台阶上,园中有梧桐树,与月光共同映照。最后,作者想到了远方的客人,长吟不止,难以罢休。整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抒发出作者对于自然和思念之情的深切感受。

tiáo tiáo shéng xià
máng cǎi zhèng lán gàn
shāo lín zhī què
fāng jìn hán
wēi míng lián fěn dié
de yìng xiān pán
héng jiē liú zhào
jiāng cán
tiān suí yǐng méi
gōng shù guāng zǎn
xiá xiǎng 西 yuán
zhǎng yín nán
唐朝张仲素张仲素
佳期当可许,托思望云端。鳞影朝犹落,繁阴暮自寒。
因风方袅袅,间石已漫漫。隐映看鸿度,霏微觉树攒。
凝空多似黛,引素乍如纨。每向愁中览,含毫欲状难。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种思念之情,诗人期待与心爱的人再次相聚的美好时刻,但眼前只有孤独寂寞的景象。他在云端仰望,希望能够与所思念的人重逢,但是鳞影随着朝阳逐渐消失,阴影渐渐加深,天空中只有微弱的霏霏白云和树的浓密枝叶。 风吹拂着细腻柔软的云,穿过石间缝隙,掠过树荫,仿佛在引领着诗人的思绪,但是心中的希冀常常被愁思所遮盖,看似黛色凝结的空气和白纱般轻盈的雾气都无法完全表达出他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因为这种感情是难以言说的、不可言传的。

jiā dāng
tuō wàng yún duān
lín yǐng cháo yóu luò
fán yīn hán
yīn fēng fāng niǎo niǎo
jiān shí màn màn
yǐn yìng kàn hóng 鸿
fēi wēi jiào shù zǎn
níng kōng duō dài
yǐn zhà wán
měi xiàng chóu zhōng lǎn
hán háo zhuàng nán
唐朝张仲素张仲素
玉帛殊方至,歌钟比屋闻。华夷今一贯,同贺圣明君。
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月明。宫花将苑柳,先发凤凰城。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祝福和庆贺。其中“玉帛殊方至”表示珍贵的物品从各个地方送来,取代了以往单一来源的贡品;“歌钟比屋闻”说明宫廷礼仪盛行,音乐和钟声传遍宫中;“华夷今一贯”则意味着国家内外统一、和平;“同贺圣明君”是表达对于明君的敬佩和颂扬。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宫廷的景象,如“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月明”则形容整个宫廷洋溢着吉祥、繁华、和祥美之气息;“宫花将苑柳,先发凤凰城”则强调了宫廷文化之丰富,威赫之强大,好似凤凰般璀璨耀眼。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当时国家昌盛、安定的政治局面、文化氛围之推崇和向往之情。

shū fāng zhì
zhōng wén
huá jīn guàn
tóng shèng míng jūn
jiǔ xiáng yān
qiān chūn ruì yuè míng
gōng huā jiāng yuàn liǔ
xiān fèng huáng chéng
唐朝张仲素张仲素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濛濛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林间踏青去,席上意钱来。
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

这首诗写的是春季景色和人们在春天里的生活情趣。烟雾缭绕中,柳条上漂浮着轻柔的絮毛,风吹落下来的小叶子像坚硬的小钱币一样四处飞舞。在百花盛开的园林里,各式各样的绸缎纱罗之类的锦衣竞相秋千。登高远望,争夺高低,竞相攀爬和互相超越,充满了洋溢着欢乐和兴奋的气氛。在春日踏青时,人们穿过茂密的树林,走进深邃的山谷,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和美好的经历;而当他们在宴席上享受着美食和美酒时,心中只想着如何更加从容地消费、享受这些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歌以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娱乐方式。最后两句话“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则显示出了作者的自信和豪迈。

yān liǔ fēi qīng
fēng luò xiǎo qián
méng méng bǎi huā
luó jìng qiū qiān
chěng wàng dēng xiāng
zhēng gāo xià tái
lín jiān qīng
shàng qián lái
háng sān chūn jiē
lín huā bǎi xiāng
dāng nián zhòng
xiān zhàn dòu chǎng
唐朝张仲素张仲素
家寄征江岸,征人几岁游。
不知潮水信,每日到沙头。

乘晓南湖去,参差叠浪横。
前洲在何处,雾里雁嘤嘤。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征人在外游历的离愁别绪。他在江岸家中寄居,时常来到沙滩等待潮水的消息,期望能够早日归程。然而,他却不知道潮水何时漲退,每天都在沙头等待,感到无尽的孤独和无助。 在乘船离开南湖之后,他看到了参差叠浪的景象,令他更加思念故乡和亲人。他在迷雾中想起了前方的洲岛,听到了雁鸣声,唤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整首诗表达了征人在外的孤独和离愁,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jiā zhēng jiāng àn
zhēng rén suì yóu
zhī cháo shuǐ xìn
měi dào shā tóu
chéng xiǎo nán
cān chà dié làng héng
qián zhōu zài chù
yàn yīng yīng
唐朝张仲素张仲素
博山沉燎绝馀香,兰烬金檠怨夜长。
为问青青河畔草,几回经雨复经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博山指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境内的一座山,燎是指火种。诗中描述博山燃起的香火已经熄灭,但仍然留有余味。兰烬和金檠都是指香炉里的香灰和香囊,怨夜长则表达了离别之情。接着,诗人问青青河畔的草,经历了几次雨霜交替的洗礼,依然能生长茁壮。可以看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个体的消逝和自然的延续来表达人类对时间的深刻思考和回顾。

shān chén liáo jué xiāng
lán jìn jīn qíng yuàn zhǎng
wéi wèn qīng qīng pàn cǎo
huí jīng jīng shuāng
唐朝张仲素张仲素
三戍渔阳再渡辽,騂弓在臂剑横腰。
匈奴似若知名姓,休傍阴山更射雕。
猎马千行雁几双,燕然山下碧油幢。
传声漠北单于破,火照旌旗夜受降。
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
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陇水潺湲陇树秋,征人到此泪双流。
乡关万里无因见,西戍河源早晚休。
阴碛茫茫塞草肥,桔槔烽上暮云飞。
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勇敢的汉族戍卫在匈奴入侵时,坚定地保卫渔阳三次,成功抵御了匈奴的进攻。他手持騂弓、剑横腰,与匈奴进行激烈的战斗。在他的指挥下,汉军赢得了数次胜利,捕获了许多匈奴人。他还率领部队追杀匈奴,最终击败并俘虏单于。 在战斗中,他的马队奔跑如飞,雁阵飞行。在他们营帐旁边是青蓝色的幢旗,照亮整个山谷。作战期间,他没有计算过自己的功绩和将领的骄傲,只是为了守卫国家而努力。即使难以离开故土和家人,他也义无反顾地去打仗。战争结束后,他回到陇水,看着秋天树叶飘落,泪流满面,思念着故乡和亲人。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戍卫的钦佩和对英雄事迹的歌颂。

sān shù yáng zài liáo
xīng gōng zài jiàn héng yāo
xiōng ruò zhī míng xìng
xiū bàng yīn shān gèng shè diāo
liè qiān háng yàn shuāng
yàn rán shān xià yóu zhuàng
chuán shēng běi dān
huǒ zhào jīng shòu jiàng
shuò xuě piāo piāo kāi yàn mén
píng shā luàn juàn péng gēn
gōng míng chǐ qín shēng shù
zhí zhǎn lóu lán bào guó ēn
lǒng shuǐ chán yuán lǒng shù qiū
zhēng rén dào lèi shuāng liú
xiāng guān wàn yīn jiàn
西 shù yuán zǎo wǎn xiū
yīn máng máng sāi cǎo féi
gāo fēng shàng yún fēi
jiāo běi wàng tiān lián hǎi
céng jiāng hàn jiē guī
更多关于张仲素的古诗>>
古诗文网©赣ICP备18007976号-1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