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诗文 作者 名句 典籍 成语

谭献介绍

谭献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等。另有《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词集《复堂词》,录词 104阕。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等。另有《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词集《复堂词》,录词 104阕。
相关资料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少孤。同治六年(1867)举人。屡赴进士试不第。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后署秀水县教谕。 ...展开阅读全文∨
谭献治学勤苦,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读书日有程课,凡所论著,隐括于所为日记”(《清史稿·谭廷献传》)。二十五、六岁后,潜心经学,倾向今文学派,重微言大义。他的骈文, ...展开阅读全文∨
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如〔青门引〕"人去阑干静"、〔 ...展开阅读全文∨
生平好聚书、刻书,藏书数万卷,有12 000余册,重复者接近2 000册。名家之本如《管子》、《淮南子》、《盐铁论》、《说苑》等。藏书处曰“复堂”、“谪麟堂”等,尤以藏前人词曲为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作品
清朝谭献谭献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
罗衣花下倚娇憨。
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
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春三:春季的第三个月。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树犹”句:《世说新语》载桓温北征,见旧日所栽柳已十围,慨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毵毵:枝条细长貌。

春去匆匆,笛声悠悠,已觉幽情难遣;何况酒阑人散,柳风拂面,离亭凉月,此景何堪!词人既伤春归,复怨别离,更感叹年华流逝,惆怅之情,遂不能已于词。

jiāo zhǎn dīng xiāng jié
cōng cōng guò le chūn sān
luó huā xià jiāo hān
rén chuī
yǎn shì jiāng nán
zuì shì jiǔ lán rén sàn hòu
shū fēng miàn wēi hān
shù yóu kān
tíng yáng liǔ
liáng yuè zhào sān sān
清朝谭献谭献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深院寂静,室内也是悄然无声。爱人远行,少人来往,乌云般的头发上插着精美的头钗,一位红颜女子独自幽居。女子忽然听见自己的鹦鹉在呱呱人语。庭院深深人十酣肖鹦鹉突然开口说话令人惊喜,她急忙开门,误以为鹦鹉告诉她是她的情郎来了,结果大失所望。她在内心埋怨鹦鹉,嫌它错报郎归,让她空自整妆等候,无端地引起她的无限烦恼。女子前思后想,她在想象中呼唤情郎早日归来。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她的这位“韦郎”正是青春年少,远行他方,本已经令人不安,何况又是去风景如画的江南。那里歌楼妓馆很多,到处都是美貌的女子,她担心情郎久居他乡,难免拈花惹草。尽管那里到处充满了诱惑,但她还是很自信家乡的旧人更好。因此,她温情相劝,希望对方早日回家。既然知道规劝无用,情郎难免还要远行,为了能够阻拦他,女子愿意舍身化作小草,只要能够留住他,遮挡住情郎前去的脚步,即使自己被碾压也在所不辞。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yīng)哥,错报韦郎到。压鬓(bìn)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庭院深深人悄悄:庭院深深,深院寂静;悄悄,悄然无声。鹦哥:即鹦鹉。韦郎:古代女子对男子的爱称,这里借指情郎。钗:头钗。金凤:古代妇女的头饰。闲:嫌弃。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红袖:代指美貌女子。争抵:怎么比得上。遮断:犹言遮挡,拦住。车前草:草名,又名当道。

这是思妇之词,上半沉思语,殊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下半相思刻骨,寤寐潜通,顿挫沈郁,可以泣鬼神。

通过女子所居环境氛围的描写,烘托出女子内心深处的寂寞。且“庭院深深”使人很容易想到欧阳修那阕《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首词在某些地方格调颇相似,情感相通。二、三两句更是妙趣横生,刻画闺中少女的情态栩栩如生,与敦煌词《鹊踏枝》中“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春日迟迟,鹦哥报道他来到的叫声,使她空喜欢一场,在她寂寞的心中掀起了难以平息的感情波澜。“压鬓”二句,是女主人公“闲烦恼”的特写镜头。鹦鹉之能言,都是人教之结果。女主人公思念所爱心切,便把自己最希望的事反复调教于鹦鹉,以此获得一种虚幻的满足,当然也希望鹦鹉能及时地报告他的归来。不想这反倒惹出了她的相思烦恼。前后强烈对比,寓意深刻。

“低头只是闲烦恼”则写女子心态之沉重烦闷,这种精神上的烦恼不是金玉满堂的物质生活所能消解、抵偿的。“只是”两字下得很妙,将女子无法排遣的伤离怨别之思以直陈的方式表出,具有强调的作用。“闲烦恼”也可见女子的相思之苦触处即是,同时为过渡到下片打下了伏笔。

下阕从女子想像在江南的情郎的生活着笔,词的内容也由上阕深闺人的相思烦恼变而为下片感于江南春而产生的盼归的惆怅。

江南的春天群芳争艳,青山滴翠,自己与情郎都正是青春年华,纵然高楼红袖迷人,也抵不上回乡与钟爱的女子相聚,共度良辰美景的美好。她方方面面地思念他的一切,设想他在外面的生活情况。而她最担心的,想得最多的,一是他会不会对她不忠,二是他的生活是否艰辛。她设想他在“红袖高楼”行乐的情景,心痛情急,迸出了“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的心声。主人公明知无力阻止爱人出行,但也甘愿为此牺牲!女子的殷殷期盼,在诚挚温厚之中深深地蕴含着坚贞不渝的品质。

主人公幻想爱人所禁受的艰辛,好象在同爱人一起禁受,因而身体消瘦,精神困顿。黄昏更是思念更切的时候,因而主人公几乎害怕黄昏!由此想到以前美满相处时的情景,那时候主人公与爱人还开着离别的玩笑;不料这玩笑竟骤成事实,这更使主人公更加难过。尽管这样,末两句说宁愿化身为车前草,挡住情郎西去的道路,冀盼情郎回心转意,早日归来。借用“车前草”的字面意义作文章,虽非首创,以之结尾表白痴情不改的心志,更加衬托主人公痴情的人物形象,有感人肺腑之效。

全词委婉细腻,清新雅丽,昭示了一种为美好理想而始终不渝甚至甘愿献身的品格。

tíng yuàn shēn shēn rén qiāo qiāo
mái yuàn yīng
cuò bào wéi láng dào
bìn chāi liáng jīn fèng xiǎo
tóu zhī shì xián fán nǎo
huā jiāng nán nián zhèng shǎo
hóng xiù gāo lóu
zhēng hái xiāng hǎo
zhē duàn háng rén 西 dào
qīng yuàn huà chē qián cǎo
清朝谭献谭献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深院寂静,室内也是悄然无声。爱人远行,少人来往,乌云般的头发上插着精美的头钗,一位红颜女子独自幽居。女子忽然听见自己的鹦鹉在呱呱人语。庭院深深人十酣肖鹦鹉突然开口说话令人惊喜,她急忙开门,误以为鹦鹉告诉她是她的情郎来了,结果大失所望。她在内心埋怨鹦鹉,嫌它错报郎归,让她空自整妆等候,无端地引起她的无限烦恼。女子前思后想,她在想象中呼唤情郎早日归来。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她的这位“韦郎”正是青春年少,远行他方,本已经令人不安,何况又是去风景如画的江南。那里歌楼妓馆很多,到处都是美貌的女子,她担心情郎久居他乡,难免拈花惹草。尽管那里到处充满了诱惑,但她还是很自信家乡的旧人更好。因此,她温情相劝,希望对方早日回家。既然知道规劝无用,情郎难免还要远行,为了能够阻拦他,女子愿意舍身化作小草,只要能够留住他,遮挡住情郎前去的脚步,即使自己被碾压也在所不辞。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yīng)哥,错报韦郎到。压鬓(bìn)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庭院深深人悄悄:庭院深深,深院寂静;悄悄,悄然无声。鹦哥:即鹦鹉。韦郎:古代女子对男子的爱称,这里借指情郎。钗:头钗。金凤:古代妇女的头饰。闲:嫌弃。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红袖:代指美貌女子。争抵:怎么比得上。遮断:犹言遮挡,拦住。车前草:草名,又名当道。

这是思妇之词,上半沉思语,殊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下半相思刻骨,寤寐潜通,顿挫沈郁,可以泣鬼神。

通过女子所居环境氛围的描写,烘托出女子内心深处的寂寞。且“庭院深深”使人很容易想到欧阳修那阕《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首词在某些地方格调颇相似,情感相通。二、三两句更是妙趣横生,刻画闺中少女的情态栩栩如生,与敦煌词《鹊踏枝》中“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春日迟迟,鹦哥报道他来到的叫声,使她空喜欢一场,在她寂寞的心中掀起了难以平息的感情波澜。“压鬓”二句,是女主人公“闲烦恼”的特写镜头。鹦鹉之能言,都是人教之结果。女主人公思念所爱心切,便把自己最希望的事反复调教于鹦鹉,以此获得一种虚幻的满足,当然也希望鹦鹉能及时地报告他的归来。不想这反倒惹出了她的相思烦恼。前后强烈对比,寓意深刻。

“低头只是闲烦恼”则写女子心态之沉重烦闷,这种精神上的烦恼不是金玉满堂的物质生活所能消解、抵偿的。“只是”两字下得很妙,将女子无法排遣的伤离怨别之思以直陈的方式表出,具有强调的作用。“闲烦恼”也可见女子的相思之苦触处即是,同时为过渡到下片打下了伏笔。

下阕从女子想像在江南的情郎的生活着笔,词的内容也由上阕深闺人的相思烦恼变而为下片感于江南春而产生的盼归的惆怅。

江南的春天群芳争艳,青山滴翠,自己与情郎都正是青春年华,纵然高楼红袖迷人,也抵不上回乡与钟爱的女子相聚,共度良辰美景的美好。她方方面面地思念他的一切,设想他在外面的生活情况。而她最担心的,想得最多的,一是他会不会对她不忠,二是他的生活是否艰辛。她设想他在“红袖高楼”行乐的情景,心痛情急,迸出了“低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的心声。主人公明知无力阻止爱人出行,但也甘愿为此牺牲!女子的殷殷期盼,在诚挚温厚之中深深地蕴含着坚贞不渝的品质。

主人公幻想爱人所禁受的艰辛,好象在同爱人一起禁受,因而身体消瘦,精神困顿。黄昏更是思念更切的时候,因而主人公几乎害怕黄昏!由此想到以前美满相处时的情景,那时候主人公与爱人还开着离别的玩笑;不料这玩笑竟骤成事实,这更使主人公更加难过。尽管这样,末两句说宁愿化身为车前草,挡住情郎西去的道路,冀盼情郎回心转意,早日归来。借用“车前草”的字面意义作文章,虽非首创,以之结尾表白痴情不改的心志,更加衬托主人公痴情的人物形象,有感人肺腑之效。

全词委婉细腻,清新雅丽,昭示了一种为美好理想而始终不渝甚至甘愿献身的品格。

tíng yuàn shēn shēn rén qiāo qiāo
mái yuàn yīng
cuò bào wéi láng dào
bìn chāi liáng jīn fèng xiǎo
tóu zhī shì xián fán nǎo
huā jiāng nán nián zhèng shǎo
hóng xiù gāo lóu
zhēng hái xiāng hǎo
zhē duàn háng rén 西 dào
qīng yuàn huà chē qián cǎo
清朝谭献谭献
绿酒红灯漏点迟,黄昏风起下帘时。
文鸳莲叶成漂泊,幺风桐花有别离。
云澹澹,雨霏霏,画屏闲煞素罗衣。
腰支眉黛无人管,百种怜侬去后知。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在绿酒和红灯的映衬下,有些许迟到的点滴。此时风吹起窗帘,仿佛预示着离别的到来。文鸳和莲叶都象征着漂泊和离散,而幺风和桐花则代表着别离。云淡淡、雨飘飘,画屏上的素罗衣无人问津,女主角腰支眉黛等容貌特征也因为她的离去而被任意对待。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无奈。

绿 jiǔ hóng dēng lòu diǎn chí
huáng hūn fēng xià lián shí
wén yuān lián chéng piāo
yāo fēng tóng huā yǒu bié
yún dàn dàn
fēi fēi
huà píng xián shà luó
yāo zhī méi dài rén guǎn
bǎi zhǒng lián nóng hòu zhī
清朝谭献谭献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春三:春季的第三个月。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树犹”句:《世说新语》载桓温北征,见旧日所栽柳已十围,慨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毵毵:枝条细长貌。

 春去匆匆,笛声悠悠,已觉幽情难遣;何况酒阑人散,柳风拂面,离亭凉月,此景何堪!词人既伤春归,复怨别离,更感叹年华流逝,惆怅之情,遂不能已于词。

jiāo zhǎn dīng xiāng jié
cōng cōng guò le chūn sān
luó huā xià jiāo hān
rén chuī
yǎn shì jiāng nán
zuì shì jiǔ lán rén sàn hòu
shū fēng miàn wēi hān
shù yóu kān
tíng yáng liǔ
liáng yuè zhào sān sān
近现代谭献谭献
梨花澹白自成村。花下不开门。春愁更与谁道,凭燕子话黄昏。
帘乍卷,觅巢痕。与销魂。问伊求处,绿草天涯,有个人人。

这首诗写梨花开放的美景,但是却没有人愿意出门欣赏,春天的忧愁只能自己品味。作者观察到燕子在黄昏时活动频繁,因此寄托了自己孤独的心情。诗中还提到了一个人远离家乡,想要寻找一个可以交流感情的人。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内心对于孤独、思乡和渴望与他人沟通的情感。

huā dàn bái chéng cūn
huā xià kāi mén
chūn chóu gèng shuí dào
píng yàn huà huáng hūn
lián zhà juàn
cháo hén
xiāo hún
wèn qiú chù
绿 cǎo tiān
yǒu rén rén
近现代谭献谭献
老去思量。香初茶后,总是欢场。定子当筵,笛家旧曲,唱出伊凉。
林花几日芬芳。任邻蝶寻花过墙。情只宜闲,迷还是悟,剩与荒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的思考和感叹。他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但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在茶余饭后,他听笛子演奏旧曲,唱出伊凉,感叹岁月无情,但也体现了生命的美好与价值。 接着,诗人写道林花虽然美丽,但只有蝴蝶才能飞过围墙寻找它们。他认为爱情应该是自由和放松的,而不是迷失或追求虚幻的东西。最后,他感慨生命的剩余时间并非无意义或荒唐,而是有各自的人生轨迹和经历。

lǎo liàng
xiāng chū chá hòu
zǒng shì huān chǎng
dìng dāng yàn
jiā jiù
chàng chū liáng
lín huā fēn fāng
rèn lín dié xún huā guò qiáng
qíng zhī xián
hái shì
shèng huāng táng
近现代谭献谭献
奈枕常敧,裘常拥,愁病桃花时节。红芳原不改,过萧萧风雨,暗锁颜色。
燕姹莺娇,梨昏柳暝,哀乐何曾忘得。惊心长亭路,但春泥没马,要留车辙。
便山欲化云,絮都成泪,怨离伤别。
年年挑菜日。怕多露、门外青芜湿。有几许、瑶琴馀恨,渌酒馀欢,到而今、总成追忆。
更与吹横玉,还弄彻、落梅凄切。正迢递、斜阳驿。嘶骑遥驻,人在江城天末。
倚楼忍听几叠。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在桃花盛开的季节里,因思念而感到病痛交加。她常年不能安睡,总是用裘毯取暖。红色的花朵依旧烂漫无比,但她的心情却不再如昔般欢畅,仿佛被锁住了一般。 她回忆起过去的欢乐和悲伤,倚在长亭上听着路人们的哀乐声,感到心中痛苦难忍。即使在春天,泥泞的道路也会让她想起离别之痛。她深深怀疑自己能否度过这样的煎熬。 她希望自己可以像云一样消散,像绒毛一样变成眼泪,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痛楚。但即使如此,她仍然对曾经的美好时光和欢愉的饮宴感到怀念,难以忘怀。 诗中还描述了一个人物驾车穿越斜阳,随后长时间停留在江城天末。最后,那个女子站在楼上,聆听着远处传来的声响,表达了她对过去和未来的复杂情感。

nài zhěn cháng
qiú cháng yōng
chóu bìng táo huā shí jiē
hóng fāng yuán gǎi
guò xiāo xiāo fēng
àn suǒ yán
yàn chà yīng jiāo
hūn liǔ míng
āi céng wàng
jīng xīn zhǎng tíng
dàn chūn méi
yào liú chē zhé
biàn 便 shān huà yún
dōu chéng lèi
yuàn shāng bié
nián nián tiāo cài
duō mén wài qīng shī 湿
yǒu yáo qín hèn
jiǔ huān
dào ér jīn zǒng chéng zhuī
gèng chuī héng
hái nòng chè luò méi qiē
zhèng tiáo xié yáng 驿
yáo zhù
rén zài jiāng chéng tiān
lóu rěn tīng dié
近现代谭献谭献
黯愁烟。看青青一片,犹认旧眉山。花发楼头,絮发陌上,春色还似当年。
翠苔畔、曾容醉卧,听语笑、风动画鞦韆。一曲琴丝,十三筝柱,原是人间。
细数总成残梦,叹都迷踪迹,只有留连。劫换红羊,巢空紫燕,重来步步回旋。
尽消受、云飞雨散,化胡蝶、犹绕旧栏干。不分中年到时,直恁荒寒。

这首诗描述了主人公的心情和回忆。他看到了青山绿水,想起了过去在眉山的时光。他发现花开在楼顶上,飘落在路边上,春天的美景与当年一样。他曾经在翠苔边醉卧,听语笑声,看风摇晃着秋千。他在听到一曲琴声中想到了那十三根筝柱,认为它们来自于人间。他开始数尽残梦,叹息着迷失的踪迹,只有缅怀留恋。红羊和紫燕都离开了,但它们还是重新回到旧地方重复它们的步伐。时间流逝,云散雨散,胡蝶变幻不停,但它们仍然徘徊在旧的栏杆上,而这种荒凉与岁月无关。

àn chóu yān
kàn qīng qīng piàn
yóu rèn jiù méi shān
huā lóu tóu
shàng
chūn hái dāng nián
cuì tái pàn céng róng zuì
tīng xiào fēng dòng huà qiū qiān
qín
shí sān zhēng zhù
yuán shì rén jiān
shù zǒng chéng cán mèng
tàn dōu zōng
zhī yǒu liú lián
jié huàn hóng yáng
cháo kōng yàn
zhòng lái huí xuán
jìn xiāo shòu yún fēi sàn
huà dié yóu rào jiù lán gàn
fèn zhōng nián dào shí
zhí nín huāng hán
近现代谭献谭献
平堤路。正落照、欲下城头树。离离草色城阴,前日钿车来处。
东风宛转,吹不醒、离魂梦南浦。却相逢、柳外黄昏,送他双燕归去。
回头海国浮云,难忘是、园林坐石萍聚。唱彻家山浑萧瑟,话几许、零歌断舞。
如今又、江深草阁,但添得、巴山一夜语。问飘来、甚处箫声,倚楼应是愁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离别情人在平堤路上观赏落日和城头的树木,回忆过去的爱情并思考未来。他感叹东风不能唤醒他的离魂,在柳树下与恋人相逢,送别他们的燕子归巢。 在回顾自己的家乡、旅游经历等旧事时,他想起了园林中聚集的石萍和唱歌跳舞的场景,但现在他又回到江深处听着箫声,这使他想起了失去的爱人。他认为自己的心灵伴侣也许正在附近,他倚在楼上,等待与愁侣重逢。

píng
zhèng luò zhào xià chéng tóu shù
cǎo chéng yīn
qián diàn chē lái chù
dōng fēng wǎn zhuǎn
chuī xǐng hún mèng nán
què xiàng féng liǔ wài huáng hūn
sòng shuāng yàn guī
huí tóu hǎi guó yún
nán wàng shì yuán lín zuò shí píng
chàng chè jiā shān hún xiāo
huà líng duàn
jīn yòu jiāng shēn cǎo
dàn tiān shān
wèn piāo lái shèn chù xiāo shēng
lóu yīng shì chóu
更多关于谭献的古诗>>
古诗文网©赣ICP备18007976号-1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