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诗文 作者 名句 典籍 成语

鲍令晖介绍

鲍令晖
鲍令晖 ►32篇诗文

鲍令晖生活在公元420年,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人,(今山东省郯城西南)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其出身贫寒,但能诗文。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箸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

据钟嵘《诗品》载,鲍照有一次曾对孝武帝刘骏说:“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尔。”(左棻是左思即左太冲的妹妹,也很有诗才)可见鲍令晖诗才出众。钟嵘说她的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但又批评她“百愿淫矣”,这大约是指她那些诗主要写相思之情。

 

 

  令晖诗留传不多,《玉台新咏》录其诗七首,其中为人所传诵的是拟古之作,如《题书后寄行人》、《拟客从远方来》等。清朝钱振伦注《鲍参军集》附注其诗。今人钱仲联《鲍参军集注》附有鲍令晖诗。

鲍令晖生活在公元420年,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人,(今山东省郯城西南)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其出身贫寒,但能诗文。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箸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

据钟嵘《诗品》载,鲍照有一次曾对孝武帝刘骏说:“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尔。”(左棻是左思即左太冲的妹妹,也很有诗才)可见鲍令晖诗才出众。钟嵘说她的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但又批评她“百愿淫矣”,这大约是指她那些诗主要写相思之情。

 

 

  令晖诗留传不多,《玉台新咏》录其诗七首,其中为人所传诵的是拟古之作,如《题书后寄行人》、《拟客从远方来》等。清朝钱振伦注《鲍参军集》附注其诗。今人钱仲联《鲍参军集注》附有鲍令晖诗。

相关资料
相关作品
南北朝鲍令晖鲍令晖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你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天天望君归,可是年复一年,这绷着的心弦总无缓解之时。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我这里早已春回大地,而你那儿大概还是冰霜犹在。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北地的寒冷我已知道,但是南方我望夫的心情你不知道。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心中的辛苦给谁说道?只能托燕传情。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自你离家之后,里里外外只我一人操持,紧迫得像织机上的梭子,奔个不停;长期的愁苦劳累,昔日的容颜姿色,早如风雨中的闪电,转眼即逝。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就算容颜芳华一下子就到了尽头,还有我对你的情意始终不会变。

寒乡无异服,毡(zhān)褐代文练。
毡: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垫衬材料。褐:粗布或粗布衣服:短褐。文练:有花纹的熟丝织品。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yán)。
綖 :古代覆盖在帽子上的一种装饰物。古通“延”,延缓;松懈。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xiàn)。
荆扬:扬州,在南方,代指思妇所在之地;幽州、冀州,在北方,代指对方所在之地。霰: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这首诗一说吴迈远作,二说鲍令晖,此诗解说出处指的是鲍令晖的《玉台新咏》。

全诗可分为三层。

前四句为一层,“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是指想着对方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

“日月”二句写自己,意思还是承上而来,因为寒在他身,忧在己心,所以天天望君归,可是年复一年,这绷着的心弦总无缓解之时。第一层意指惦念不安、久盼不归。

下面六句为第二层,荆州,扬州,在南方,代指思妇所在之地;幽州、冀州,在北方,代指对方所在之地。

上一层先从对方落笔,由彼而己;这一层先从自己所处地写起,由己而彼。

她说:我这里早已春回大地,而你那儿大概还是冰霜犹在。虽说如此,“北寒妾已知”,然而“南心”你却“不见”。这里的“北”、“南”二字,系承接“幽冀”、“荆扬”而来,既指地,也代指人;“寒”字意亦双关,地之“寒”,是明写;君去不归,音信渺然,“南心”不见,则情之“寒”(冷)亦令人可感,这是暗含;“南心”,一说“指自己在南方望夫的心”,这是对的,因为本来就是“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不过这里要结合“春早和”的背景来理解。

冬去春来,时不我待,青春易逝,你可知道?暖雨晴风,杨柳如丝,春色撩人春心动,你可知道?芳草萋萋人不归,春日偏能惹恨长,你可知道?说不尽的春愁、春怨、失望、孤寂,你全然“不见”,何等伤心,自在言外。

无怪沈德潜称赞:“北寒南心,巧于著词”(《古诗源》)。“巧”在它紧接上文,自然生发,翻出深意;“巧”在它借时借地,遣词造句,词简意丰,妙语传情。不过,心事万千,谁与共论,左思右想,还只有托燕传情,这种怨“君不见”盼君“见”的矛盾,真实而细腻地刻画出她回肠百转、痛苦而又执著的心态。

诗的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抒发她所要寄之情。“形迫杼煎丝,颜落风霰电”。“形”指人之体,“颜”指人之貌;“杼煎丝,喻不休;风霰电,喻甚速”(张玉谷《古诗赏析》)。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你离家之后,里里外外只我一人操持,紧迫得像织机上的梭子,奔个不停;“富贵貌难变,贫贱颜易衰”(吴迈远《长别离》)。长期的愁苦劳累,昔日的容颜姿色,早如风雨中的闪电,转眼即逝。“形迫”、“颜落”,用字灵活,形象鲜明,语意生动,既将上文“辛苦”二字补足,又自然地逗出容华虽尽,初衷不变的情意。细针密线,层折而下,最后再一次向对方表明“南心”,方才收束全文。反复致意,用心良苦,但不知此心暖得“北寒”无。余意萦怀,悠悠难尽。

这是一首代思妇抒情写怀之作,然其突出之处在大量的叙事,妙在所叙之事皆孕满着浓郁的情意,这种事因情生,事中含情,情事相融的手法,不仅是抒情诗的一个值得重视的艺术经验,对于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影响则更是深远的。

hán xiāng
zhān dài wén liàn
yuè wàng jūn guī
nián nián jiě yán
jīng yáng chūn zǎo
yōu yóu shuāng xiàn
běi hán qiè zhī
nán xīn jūn jiàn
shuí wéi dào xīn
qíng shuāng fēi yàn
xíng zhù jiān
yán luò fēng cuī diàn
róng huá cháo jìn
wéi xīn biàn
南北朝鲍令晖鲍令晖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你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天天望君归,可是年复寒年,这绷着的心弦总无缓解之时。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我这里早已春回大地,而你那儿大概还是冰霜犹在。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北地的寒冷我已知道,但是南方我望夫的心情你不知道。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心中的辛苦给谁说道?只能托燕传情。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自你离家之后,里里外外只我寒人操持,紧迫得像织机上的梭子,奔个不停;长期的愁苦劳累,昔日的容颜姿色,早如风雨中的闪电,转眼即逝。

容华寒朝尽,惟馀心不变。
就算容颜芳华寒下子就到了尽头,还有我对你的情意始终不会变。

寒乡无异服,毡(zhān)褐代文练。
毡: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垫衬材料。褐:粗布或粗布衣服:短褐。文练:有花纹的熟丝织品。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yán)。
綖 :古代覆盖在帽子上的寒种装饰物。古通“延”,延缓;松懈。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xiàn)。
荆扬:扬州,在南方,代指思妇所在之地;幽州、冀州,在北方,代指对方所在之地。霰: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寒朝尽,惟馀心不变。

这首诗一说吴迈远作,二说鲍令晖,此诗解说出处指的是鲍令晖的《玉台新咏》。

全诗可分为三层。

前四句为一层,“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是指想着对方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

“日月”二句写自己,意思还是承上而来,因为寒在他身,忧在己心,所以天天望君归,可是年复一年,这绷着的心弦总无缓解之时。第一层意指惦念不安、久盼不归。

下面六句为第二层,荆州,扬州,在南方,代指思妇所在之地;幽州、冀州,在北方,代指对方所在之地。

上一层先从对方落笔,由彼而己;这一层先从自己所处地写起,由己而彼。

她说:我这里早已春回大地,而你那儿大概还是冰霜犹在。虽说如此,“北寒妾已知”,然而“南心”你却“不见”。这里的“北”、“南”二字,系承接“幽冀”、“荆扬”而来,既指地,也代指人;“寒”字意亦双关,地之“寒”,是明写;君去不归,音信渺然,“南心”不见,则情之“寒”(冷)亦令人可感,这是暗含;“南心”,一说“指自己在南方望夫的心”,这是对的,因为本来就是“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不过这里要结合“春早和”的背景来理解。

冬去春来,时不我待,青春易逝,你可知道?暖雨晴风,杨柳如丝,春色撩人春心动,你可知道?芳草萋萋人不归,春日偏能惹恨长,你可知道?说不尽的春愁、春怨、失望、孤寂,你全然“不见”,何等伤心,自在言外。

无怪沈德潜称赞:“北寒南心,巧于著词”(《古诗源》)。“巧”在它紧接上文,自然生发,翻出深意;“巧”在它借时借地,遣词造句,词简意丰,妙语传情。不过,心事万千,谁与共论,左思右想,还只有托燕传情,这种怨“君不见”盼君“见”的矛盾,真实而细腻地刻画出她回肠百转、痛苦而又执著的心态。

诗的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抒发她所要寄之情。“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形”指人之体,“颜”指人之貌;“杼煎丝,喻不休;风催电,喻甚速”(张玉谷《古诗赏析》)。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你离家之后,里里外外只我一人操持,紧迫得像织机上的梭子,奔个不停;“富贵貌难变,贫贱颜易衰”(吴迈远《长别离》)。长期的愁苦劳累,昔日的容颜姿色,早如风雨中的闪电,转眼即逝。“形迫”、“颜落”,用字灵活,形象鲜明,语意生动,既将上文“辛苦”二字补足,又自然地逗出容华虽尽,初衷不变的情意。细针密线,层折而下,最后再一次向对方表明“南心”,方才收束全文。反复致意,用心良苦,但不知此心暖得“北寒”无。余意萦怀,悠悠难尽。

这是一首代思妇抒情写怀之作,然其突出之处在大量的叙事,妙在所叙之事皆孕满着浓郁的情意,这种事因情生,事中含情,情事相融的手法,不仅是抒情诗的一个值得重视的艺术经验,对于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影响则更是深远的。

hán xiāng
zhān dài wén liàn
yuè wàng jūn guī
nián nián jiě yán
jīng yáng chūn zǎo
yōu yóu shuāng xiàn
běi hán qiè zhī
nán xīn jūn jiàn
shuí wéi dào xīn
qíng shuāng fēi yàn
xíng zhù jiān
yán luò fēng cuī diàn
róng huá cháo jìn
wéi xīn biàn
南北朝鲍令晖鲍令晖
明月何皎皎,垂幌照罗茵。若共相思夜,知同忧怨晨。
芳华岂矜貌,霜露不怜人。君非青云逝,飘迹事咸秦。
妾持一生泪,经秋复度春。

这首诗是一首古风爱情诗,主人公是一对相思的情侣。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窗帘,彼此思念和忧伤如同夜晚和早晨一样不断萦绕。美丽的青春不是只因外貌而自豪,霜和露也不会同情人类。情人虽然离去,但他们的足迹永远留在心中。女子多次经历了离别与重逢的痛苦,流下了许多眼泪。

míng yuè jiǎo jiǎo
chuí huǎng zhào luó yīn
ruò gòng xiàng
zhī tóng yōu yuàn chén
fāng huá jīn mào
shuāng lián rén
jūn fēi qīng yún shì
piāo shì xián qín
qiè chí shēng lèi
jīng qiū chūn
南北朝鲍令晖鲍令晖
褭褭临窗竹。
蔼蔼垂门桐。
灼灼青轩女。
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
玉颜艳春红。
人生谁不别。
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
绀黛羞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窗前的情景。她身穿青衣,站在高台上,手扶着窗户旁的竹子和桐树,望着远方。她的容颜美丽而娇艳,但也透露出了离别的忧伤和惆怅。 诗中的女主角可能是一位宫女或者贵族少女,她的明志和玉颜都是对她高贵出身的暗示。然而,她的命运却被战争所改变,她的心中充满了对离别和别离的痛苦与悲伤。 最后两句“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表达了女子内心的郁闷和无奈,她对自己的处境感到遗憾和愧疚。

niǎo niǎo lín chuāng zhú
ǎi ǎi chuí mén tóng
zhuó zhuó qīng xuān
líng líng gāo tái zhōng
míng zhì qiū shuāng
yán yàn chūn hóng
rén shēng shuí bié
hèn jūn zǎo cóng róng
míng xián cán yuè
gàn dài xiū chūn fēng
南北朝鲍令晖鲍令晖
朝日照北林。
初花锦绣色。
谁能春不思。
独在机中织。

这首诗的意思是: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北方的林木,初春的花朵色彩斑斓。谁能不思念春天呢?然而,作者却孤独地坐在织机旁边工作着,没有时间去赏花享受春光。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被工作和责任所累,无法尽情享受美好的事物。

cháo zhào běi lín
chū huā jǐn xiù
shuí néng chūn
zài zhōng zhī
南北朝鲍令晖鲍令晖
妾乘油璧车。
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
西陵松柏下。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可能是描写两个恋人相会的场景。第一句和第二句中,女方乘坐着油漆装饰的华丽车辆,男方则骑着一匹优美的青色马匹,都在前往某个约定好的地点。第三句表达了他们的心愿:希望能够结为夫妻,成为同心人。最后一句“西陵松柏下”指的是一个传统的约会地点,暗示两人可能正在前往那里见面。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爱情气息和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向往。

qiè chéng yóu chē
láng qīng cōng
chù jié tóng xīn
西 líng sōng bǎi xià
南北朝鲍令晖鲍令晖
客从远方来。
赠我漆鸣琴。
木有相思文。
弦有别离音。
终身执此调。
岁寒不改心。
愿作阳春曲。
宫商长相寻。
题书后寄行人

这首诗的含义是:一个来自远方的客人给我赠送了一把漆鸣琴。虽然木头没有写有相思的字,但琴弦却发出别离的音响。我将终身执着于这个调子,不论岁月如何变幻,都不会改变内心的情感。愿意创作一首阳春曲,让那宫商调长久相伴。最后,我将在信札上题写此诗,并寄给我的旅行者。

cóng yuǎn fāng lái
zèng míng qín
yǒu xiàng wén
xián yǒu bié yīn
zhōng shēn zhí diào
suì hán gǎi xīn
yuàn zuò yáng chūn
gōng shāng zhǎng xiàng xún
shū hòu háng rén
南北朝鲍令晖鲍令晖
秋风入窗里。
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

这首诗句描写的是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秋风从窗户吹进来,帷帐随着风起舞。他抬头望着明月,思绪万千,将自己的感情和思念寄托于遥远的光芒之中。诗句表达了人对于远方的渴望、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感。

qiū fēng chuāng
luó zhàng piāo yáng
yǎng tóu kàn míng yuè
qíng qiān guāng
南北朝鲍令晖鲍令晖
渊冰厚三尺。
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
君心复何似。

这首诗的含义是,作者用自然景象来比喻自己与他人心境的不同。渊冰厚三尺和素雪覆千里形容大自然的冰冷和寂静,而作者的内心则像是一棵松柏般坚定和有力。作者希望君子也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内心,而不是被外界的环境所左右。

yuān bīng hòu sān chǐ
xuě qiān
xīn sōng bǎi
jūn xīn
南北朝鲍令晖鲍令晖
红罗复斗帐。
四角垂朱裆。
玉枕龙须席。
郎眠何处床。

这首诗描写了一张红罗复斗帐,四角上垂着朱色的裆带。床上铺着华贵的龙须席和玉制的枕头,但是诗人却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哪里睡觉。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丈夫的牵挂和忧虑,并通过华贵的用品来强调诗人与丈夫的高贵身份。

hóng luó dòu zhàng
jiǎo chuí zhū dāng
zhěn lóng
láng mián chù chuáng
更多关于鲍令晖的古诗>>
古诗文网©赣ICP备18007976号-1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