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朝代:唐朝 作者: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jiě luò sān qiū
néng kāi èr yuè huā
guò jiāng qiān chǐ làng
zhú wàn gān 竿 xié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问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参考资料:
1、蔡义江绝句三百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5
2、时维唐诗300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87
3、赵永芳马雪飞唐诗诵读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8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参考资料:
1、王值西赵永芳唐诗三百首(儿童版)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7

解(jiě)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过:经过。斜:倾斜。

参考资料:
1、王值西赵永芳唐诗三百首(儿童版)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7
相关翻译

风译文及注释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注释①解落:解散,散落。《淮南子·时则训》:“季夏行春令,则谷实解落。”②解:分解。...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赏析

风赏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展开阅读全文∨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644~713) ,唐朝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详情
相关作品
唐朝李峤李峤
岐路方为客,芳尊暂解颜。
人随转蓬去,春伴落梅还。
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
离心不可问,宿昔鬓成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流浪客在岔路口的情景。他与朋友共饮芳醇美酒,消除疲惫、忧虑与烦恼;然而,他必须离开这个地方,跟着飘荡的蓬蒿去寻找新的归宿。春天时,他会遇到落梅,又或者是回归这里的落梅让他回忆起往事。 诗中还描写了自然风光,如白云漂浮在汾水上、黄河环绕在晋关旁等等。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心境的孤独与无奈,即使问不出内心的离愁别绪,但岁月的流转却在他的鬓发上留下斑白。

fāng wéi
fāng zūn zàn jiě yán
rén suí zhuǎn péng
chūn bàn luò méi hái
bái yún fén shuǐ
huáng rào jìn guān
xīn wèn
xiǔ 宿 bìn chéng bān
唐朝李峤李峤
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
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这首诗的意思是:太阳落山时,蘋草飞舞,覆盖了整个林间。在花丛中飞舞,就像凤凰一样翩翩起舞,在竹林中嘶鸣,就像龙吟一样。月亮升起,吹动秋日的扇子,松树清爽地演奏着夜曲。如果你到兰台庭院,也许可以闻到楚王身上的清香。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充满了自然和诗意的情感。

luò shēng pín
yáo yáng biàn yuǎn lín
dài huā fèng
xiàng zhú lóng yín
yuè dòng lín qiū shàn
sōng qīng qín
ruò zhì lán tái xià
hái chǔ wáng jīn
唐朝李峤李峤
西北云肤起,东南雨足来。
灵童出海见,神女向台回。
斜影风前合,圆文水上开。
十旬无破块,九土信康哉。

这首诗描写了自然界变幻莫测的景象,表现了天地间的神秘力量和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一句“西北云肤起,东南雨足来”中,西北方天空中云层渐起,东南方则开始下雨。这描绘了自然中不可控的景象变化,也暗示了人类要适应大自然的力量。 第二句“灵童出海见,神女向台回”中,灵童和神女是传说中的神仙,出现在海和山之间,象征着自然中的神秘力量和灵气。 第三句“斜影风前合,圆文水上开”中,斜影指的是太阳的光线,圆文指的是水面上形成的圆环,展现了自然中光与影、水与气的交错和变化。 最后一句“十旬无破块,九土信康哉”中,“十旬”表示十个月时间,而“九土”则代表着九个州,表达了自然在长期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着安定和平衡。

西 běi yún
dōng nán lái
líng tóng chū hǎi jiàn
shén xiàng tái huí
xié yǐng fēng qián
yuán wén shuǐ shàng kāi
shí xún kuài
jiǔ xìn kāng zāi
唐朝李峤李峤
玉塞边烽举,金坛庙略申。
羽书资锐笔,戎幕引英宾。
剑动三军气,衣飘万里尘。
琴尊留别赏,风景惜离晨。
笛梅含晚吹,营柳带馀春。
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将军在战争结束后返回故乡的情景。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获得了荣誉和封赏。他带着羽毛笔写下战争中的经历,并带领他的部队与重要宾客进入城门,欢庆胜利。然而,他也感到离别的悲伤,并享受最后一次美好的风景和音乐。最后,他留下了一些回忆,然后骑马回家,进入城门,享受胜利果实。

sāi biān fēng
jīn tán miào luè shēn
shū ruì
róng yǐn yīng bīn
jiàn dòng sān jūn
piāo wàn chén
qín zūn liú bié shǎng
fēng jǐng chén
méi hán wǎn chuī
yíng liǔ dài chūn
jūn shí fǎn
chéng yīn
唐朝李峤李峤
孔坐洽良俦,陈筵几献酬。
临风竹叶满,湛月桂香浮。
每接高阳宴,长陪河朔游。
会从玄石饮,云雨出圆丘。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朋友们在一起共聚欢乐的情景。孔坐指的是传说中的孔子,洽良俦即好友;陈筵则是指宴席,献酬指互相敬酒。风吹竹叶,满地都是,月亮高挂,桂花香气弥漫。每次参加高阳的宴会,一同游览河朔地区的景点,还会一起到玄石山上品酒赏景,在雨雾中感受神秘的氛围。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宴会文化的喜爱,并将美景和佳酿作为交流与欢笑的背景。

kǒng zuò qià liáng chóu
chén yàn xiàn chóu
lín fēng zhú mǎn
zhàn yuè guì xiāng
měi jiē gāo yáng yàn
zhǎng péi shuò yóu
huì cóng xuán shí yǐn
yún chū yuán qiū
唐朝李峤李峤
翟羽旧传名,蒲葵价不轻。
花芳不满面,罗薄讵障声。
御热含风细,临秋带月明。
同心如可赠,持表合欢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描述了一个人物——翟羽的美貌与才华。他的名字传扬远播,而他所使用的笔墨和纸笺也被看作珍贵的收藏品。 然而,尽管他有如此高超的才能,但他并没有因此变得自大和傲慢。相反,他保持着谦虚和温和的态度,不让外在的荣耀影响他内心的平静。 最后,诗人表达出了对翟羽的赞美和敬意,并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分享彼此的心意和感受。

zhái jiù chuán míng
kuí jià qīng
huā fāng mǎn miàn
luó báo zhàng shēng
hán fēng
lín qiū dài yuè míng
tóng xīn zèng
chí biǎo huān qíng
唐朝李峤李峤
黄鹤远联翩,从鸾下紫烟。
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
已憩青田侧,时游丹禁前。
莫言空警露,犹冀一闻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黄鹤在飞翔,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和万里的路程。它已经停歇在青田旁边,有时还会飞到丹禁前玩耍。诗人告诫人们不要以为黄鹤的叫声只是空洞的警戒声,他希望能够再次听到黄鹤的天籁之音。这首诗象征着自然美和传统文化的珍贵。

huáng yuǎn lián piān
cóng luán xià yān
áo xiáng wàn
lái qiān nián
qīng tián
shí yóu dān jìn qián
yán kōng jǐng
yóu wén tiān
唐朝李峤李峤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
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
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景象,描绘了山川美景和自然奇观。诗人写道,在险峻的山间坎险之处,可以看到令人惊叹的红色丹壑;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皇家朝廷的紫微星座和万里长空中翱翔的神鸟大鹏;而楼阁上面,春天的云彩如画般美丽,珠子似乎闪着明月般的光芒。最后,雾露滋润了这些山川,使它们变得更加壮观,河流也借此返回大海。整个诗歌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欣赏自然美景的感受。

kǎn shū dān
cháo zōng wēi
sān shān áo yǒng
wàn péng fēi
lóu xiě chūn yún
zhū hán míng yuè huī
huì yīn tiān
fāng zhú zhòng chuān guī
唐朝李峤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一次旅行中所见到的景象。曹公沉迷于楚地的水乡之美,而汉帝则走出平城(即今日的内蒙古自治区)。在涿鹿之间,妖气渐渐消散,山色也变得清晰起来。虽然有些许轻雨,但很快就散去了。如果我们能看到神秘的熊兆,或者理解玄豹的情感,那将是非常美妙的经历。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cáo gōng chǔ
hàn chū píng chéng
zhuō 涿 鹿 yāo fēn jìng
dān shān míng
lèi yān fēi shāo zhòng
fāng sàn hái qīng
tǎng fēi xióng zhào
níng xuán bào qíng
唐朝李峤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氛。
白花摇凤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思念远方的恋人的场景。高高的簳篷下,楚江波澜壮阔,清晨时分,月亮还挂在天空中,清新的气息弥漫。白色的花儿被微风吹动,影子像凤凰的翅膀一样,青色的竹叶上,写满了龙纹,显示出古老的文化底蕴。枝条随着东南方向的日光摇曳,与西北方向的云彩一起飘荡。然而,诗人却处于湘江畔,心中黯然神伤,流泪而思念着远方的恋人。

gāo gǎn chǔ jiāng pēn
chán juān hán shǔ fēn
bái huā yáo fèng yǐng
qīng jiē dòng lóng wén
sǎo dōng nán
zhī shāo 西 běi yún
shuí zhī xiāng shuǐ shàng
liú lèi jūn
更多关于李峤的古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