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诗文 作者 名句 典籍 成语
愁绪
朝代
形式
李贺
不限写景咏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写雨写雪写风写花梅花荷花菊花柳树月亮山水写山写水长江黄河儿童写鸟写马田园边塞地名抒情爱国离别送别思乡思念爱情励志的古诗哲理闺怨悼亡写人老师母亲友情战争读书惜时婉约豪放诗经民谣节日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忧国忧民关于咏史怀古的古诗词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小学文言文初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关塞乡思饮酒抒怀乐府宴饮相思宫怨湖水辞赋精选游记生活组诗音乐年华感伤故事踏青历史感物兴怀迁谪情怀隐居孤独美人慰勉女子悲秋写鬼和诗归隐登高言志谢绝祭祀伤怀愿望忠君自强瀑布工作梨花君主札记庐山月光妇女怀人回忆寂寞寺庙叙梦怀念友人登楼抱负柳絮竹子寓言怜悯神话别离羁旅思亲美女感叹人生宴会劝勉农民志向狩猎赞美祷词吊古伤今长诗亲情悼念怀才不遇贬谪哀叹岁月哀伤垂钓关怀讽刺怨情失意思归祈盼愤懑钓鱼惜花植物典故凄凉志士生命借景抒情民歌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咏剑惜春溪水写茶赠别死亡寻访赞颂赠诗怅惘议论景点季节人民弃妇叙事军人歌女感恩大雁豪迈山村梦游想象月宫感时忧患忧伤看花无奈托物寄情时光乐歌惜别嘲讽命运品格婚姻写雷即景寓情同情乡村艺术文学重逢书法日出池塘旅途父亲治国除夕游历山林悲愁夜晚豪爽江南山乡劳动歌谣观点寓理落寞楚辞年老生死道德修养襟怀联想写湖古体儿歌理论青春清丽早春即景抒情知识分子人生观忧愁伤春向往祝福怨刺规劝新婚考试牡丹启示自传骚体苦难父母游春寓志离恨忧愤喜悦英雄桃花拜访闺情沙漠军旅身世颂歌咏怀行军艰难传记孝道托古讽今忧思坚贞肖像喝酒农村壮志将士故国闲适莲花怀远怀旧边疆士卒感慨西湖社交地点情人旷达暮春哀思讽喻故乡悲愤绝命民生春游农事劝慰官吏敬爱母爱乐曲心理憧憬山驿黄昏景色荷叶杨柳春雨海棠待客松树歌咏伤今感昔品质纪游渡江题诗借古寄怀橘子风俗伤今追昔赠言学习少女记梦忠义闺思大自然表演祝寿望月民族劝诫自由理想豪情访友燕子夜雨写景状物调笑留恋少年讽谏宿命离愁书信江水批判秋夜遣怀题画寓人春愁豪壮秋雨写景怀古个性战士月夜表文咏志写草写友情怀恋追悔悲哀惆怅悼惜不满借古讽今史论散文忆旧对月热爱哀怨赏花男子追忆退隐勉励征人爱慕祝愿惜人腊梅赋税伤别落花行舟托志游子抒己水乡寒夜望远感激家乡伤感梦境深秋拟古赠答追求惋惜触景生情感悟隐士唱和赏月援引写梅话旧期望抚今忆昔恋情题咏写桥乡风早朝忠贞道士怀春少妇写云宫廷时事哀愁归乡酬赠白菊贫困迎春盼春述志仕途桂花悲凉怨愤杜鹃愤慨纪行苦闷春闺国事忧郁游赏雨后眷恋题赠凭吊悔恨演习送春感时伤事图画思国怨别寻花愁苦赏春丰收船夫闻声谪居月下夕阳邀客歌妓咏古劳作渴望和平秋千序文宽慰鼓励团聚佛法酬答壮志难酬愁思郊游习俗长城借古论今渔人忠告壮志未酬祈祷禅隐贞洁喜爱告诫螃蟹艳情盼望行路写鱼雨夜伤悼暮归往事孤单山峰怀乡祝贺竞渡聚会寄语情思游玩怀古伤心画竹叹恨童谣咏叹江峡愉悦依恋写塔叹息恋人宦游赞扬江河选官制度游仙相聚凭吊古迹舞蹈隐逸悲歌自白即景抒怀洞庭奴隶公文写羊写酒求贤对话分别不舍早教最美月份小学生必背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乡情友谊孤寂行旅建功立业儿女时间感怀困苦抒情早教离情漂泊关心愁绪揭露社会亲人奔放触景伤情以古讽今春景猖狂歌颂修行长安咏颂写景抒情女性感情骚体赋隐喻警示记游南方秋游说理悲伤写竹态度歌曲思慕寓言诗写燕别情离家美德言怀用人坚强遗憾积极委婉劝学春夜幽怨遗恨天气写树兄弟兴衰念旧声音愁情愤恨乐观禅意朋友分手悲苦托物言志愁闷思妇地方功名亡国托物抒怀写景,隐喻,抒怀心情悲叹秋思冬至秋风应举落第现实遭遇写莲外交争论赠友淡泊写狗写琴自勉艰辛风情宋词精选,写景,怀念,忧愤妻子赞语山水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晚上珍惜太阳写物劝谏哀歌以景结情国家寓情于景归家朋党登山优美赠序江边居民感昔伤今弹琴酬和关切写剑解释劝告杂诗游仙诗神仙侠客道理抒志人格困难邀请怨妇新乐府牧童祝酒舟中企盼墓志铭哀悼檄文婚恋抚今追昔愁恨情歌答谢留别古小学古诗游侠咏柳抒情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帝王借凭吊屈追怀奏议乐舞传说秋景钱塘江情郎杯古原野暮色怀古伤今拟人避讳黑暗谋略夫妻哲学激动思怀宫中祭文抒愤相逢谴责边将碑记策略写柳蝴蝶眷念政治厌恶史评悼古伤今碑文用兵祭奠策论感想散曲推崇儒道荐书借古伤今夜景美学叙旧铭文顶真诗坎坷飘泊月色百姓美景怀今离思丈夫荔枝春光借古抒怀消极集句旅客论诗生日寿词追悼借古喻今胜利悲壮忧虑忆往古人应制思想风雨宴游洛阳即事贫穷怀友回文记事咏梅春意悲剧兄妹愉快胞弟游园知己春情客人初夏公子艺妓早教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爱人亡妻伤痛悲切宋初中古诗戍边豪侠残春祈雨渔父写狼闺妇比喻技艺写松水仙志气闲居答别抚事唱歌抒情思乡以景衬情颂扬游猎矛盾恨别复仇自述舒怀留客知音乐器约会名利写灯恩师留念食物懊悔泰山写虎山居流放侠义诚信写诗高尚应制诗山寺萧瑟感概杂剧胸襟旅人交友砚石农业将军民俗渡河认知小品童年胸怀动物杂言暮年饮宴叙志四季采莲地震种树郊外郁闷祝辞哀痛别愁春天|写人渔夫出征送人思索春江游览假日批评豁达饮茶家人田园诗亲友女童汤圆精神青年湖泊夏至洞庭湖安慰明月怨恨寻春悲痛写画西施厌倦抚昔伤今悠闲教育山河题画诗意境浪漫远游赠酬痛苦建筑落魄组曲晚年冬季隐者打鱼夜市花草叙述宫人自嘲战乱折柳军队抒情感激乡愁写江小岛寂寥媳妇婆婆茶叶相遇写笋希望登上长篇苦痛思夫爱民艰苦积怨凄苦新年豪强美好春社缅怀他乡故人才女屈原艳遇悲观小令好友异乡幻想礼教国破家亡追思湖光山色悼忆亡妓艳词酒宴歌辞评论游说仁政文集送葬写鼠客愁秋日散心迁徙喻人星星怜惜荷塘修身立志赋别对弈冬日愁病出游愤怒科举傍晚湖山奏章杏花思友悲惋演奏花落春残纳谏同僚前途忧心抚今思昔励志咏史怀古
唐朝李贺李贺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
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
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有须。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
在洛阳郊外送别小弟,却没有俎豆陈列,惭愧啊,乘着瘦骨嶙峋的老马。

小雁过炉惭,影落楚水下。
当小弟经过庐山的香炉惭时,你孤单的身影,将会落到鄱阳湖水面之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你一路前行,长船倚云而停泊在石镜惭,在秋凉之夜四顾凄迷,倍感孤寂。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你值此情境,怎么可能不引起思乡的情绪,而又无处倾诉,只能对月悲啼。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
小弟上马将远行,送别在柳下,官街上的槐叶才如兔眼儿大。

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
想的是借千里送别去谋生,换取升斗之粮糊口养家。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彼此像南北流走互不相见的浮云,心头和全身却像挂着线儿相牵引。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茅屋前树影转动,月光满床难入睡,为小弟担忧,梦见江西饥民乱纷纷。

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有须。
你长兄我今年已经二十岁挂零,近来持镜自照,只见脸上胡须生。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离家三年仍是这般清苦贫穷,谋职于京都,到头来一事无成。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
村边荒沟里积着死水,寒光如刀,庭院南头那棵老柳已生出蛀虫。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远在江边异乡的小弟真叫人怜念,郊野晚风悲鸣,更增加牵挂之情。

洛郊无俎豆,弊厩(jiù)惭老马。
俎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此指饯行的菜肴。厩:马棚。

小雁过炉惭,影落楚水下。
小雁:喻季弟。炉惭:庐山香炉惭的省称。楚水:古楚地的江河湖泽。此处指鄱阳湖。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呜哑:悲叹。

别柳当马头,官槐(huái)如兔目。
官槐:长安官街,夹道植槐柳。

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sù)。
“欲将”二句:言千里以身事人,不过为斗粟也。持我,一作“持此”。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南云北云:谓二人一南一北也。灵台经络:犹心中情绪也。灵台,心也,语出《庄子》。此句或谓兄弟一南一北,家母思儿也。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下国:京师以外之地。

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pō)有须。
昆:兄也。此长吉自谓,而与其季言之。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索米:领取俸禄也。《东方朔传》:“无令但索长安米。”注云:“索,尽也。”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qí)螬(cáo)。
拱柳:合抱之柳。蛴螬:《尔雅》云:“蛴螬有六名,在木中者,名蝤蛴。”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幼客:游子年幼也。晚吹:晚之吹角。一说晚风。

第一首叙离别之感受。首二句极写自己之贫困与狼狈,在洛阳郊外作别,无俎豆陈列以相送,所乘之马既瘦又老,自感惭愧。后六句遥想小弟离别后的情景。先想象小弟过香炉惭时,身影落在鄱阳湖里,怀念小弟之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其次想象小弟泊舟石镜惭的景况和心绪,长船倚云而停泊,四顾凄迷,又当石镜秋凉之夜,倍感孤寂。小弟值此情境,岂能不动乡情。无处倾诉,只能对月悲啼。

第二首言兄弟之情。此诗平仄交叉用韵,分成四段,结构齐整,层次井然。首四句写“别”,送别处的柳枝,挡住马头,道边的官槐发芽如兔目,此时此地将作千里之别,犹弟持此以易斗粟,也就是《左传》所谓“餬口四方”的意思。兄长无力维持家庭生计,弟弟年幼而远行谋生,真可悲伤,所以措辞很沉痛。次四句写“母心”,叙说老母思念、牵挂二子。二子一南一北,离家远行,故曰“脉断”。老母心里像悬挂着春线,牵挂两地。老母居室的树影,随月光转移,梦里见到江西的小儿。再次四句写“我”,兄长已经二十多岁,颇有髭须,辞家三年到京城任职,“索米王门”,却辞官而归,事业无成。最后四句写“忆”,承上文而来,既然一事无成,所以家庭冷落,荒沟积水,水光如刀,庭前老柳,已被蛀空。诗思又由眼前景转向远方“江干”,遥忆“江干幼客”小弟,年幼独自外出,令人忧虑挂念。这时忽然听到野外呼呼的风声,如人悲号,更令人感到无限悲伤。

这两首诗集中地表现出李贺与其弟离别的悲伤以及兄弟之间真切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中唐时期农村经济的凋敝。全诗感情真挚,情趣深永。

luò jiāo dòu
jiù cán lǎo
xiǎo yàn guò fēng
yǐng luò chǔ shuǐ xià
zhǎng chuán yún
shí jìng qiū liáng
jiě yǒu xiāng qíng
nòng yuè liáo
bié liǔ dāng tóu
guān huái
jiāng qiān bié
chí dòu
nán yún běi yún kōng duàn
líng tái jīng luò xuán chūn xiàn 线
qīng xuān shù zhuǎn yuè mǎn chuáng
xià guó ér mèng zhōng jiàn
wéi ěr zhī kūn èr shí
nián lái chí jìng yǒu
jiā sān zǎi jīn
suǒ wáng mén shì
huāng gōu shuǐ guāng dāo
tíng nán gǒng liǔ shēng cáo
jiāng gàn yòu zhēn niàn
jiāo yuán wǎn chuī bēi hào hào
唐朝李贺李贺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
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
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有须。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
在洛阳郊外送别小弟,却没有俎豆陈列,惭愧啊,乘着瘦骨嶙峋的老马。

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当小弟经过庐山的香炉峰时,你孤单的身影,将会落到鄱阳湖水面之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你一路前行,长船倚云而停泊在石镜峰,在秋凉之夜四顾凄迷,倍感孤寂。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你值此情境,怎么可能不引起思乡的情绪,而又无处倾诉,只能对月悲啼。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
小弟上马将远行,送别在柳下,官街上的槐叶才如兔眼儿大。

欲将千里别,持凉易斗粟。
想的是借千里送别去谋生,换取升斗之粮糊口养家。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彼此像南北流走互不相见的浮云,心头和全身却像挂着线儿相牵引。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茅屋前树影转动,月光满床难入睡,为小弟担忧,梦见江西饥民乱纷纷。

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有须。
你长兄凉今年已经二十岁挂零,近来持镜自照,只见脸上胡须生。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离家三年仍是这般清苦贫穷,谋职于京都,到头来一事无成。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
村边荒沟里积着死水,寒光如刀,庭院南头那棵老柳已生出蛀虫。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远在江边异乡的小弟真叫人怜念,郊野晚风悲鸣,更增加牵挂之情。

洛郊无俎豆,弊厩(jiù)惭老马。
俎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此指饯行的菜肴。厩:马棚。

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小雁:喻季弟。炉峰:庐山香炉峰的省称。楚水:古楚地的江河湖泽。此处指鄱阳湖。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呜哑:悲叹。

别柳当马头,官槐(huái)如兔目。
官槐:长安官街,夹道植槐柳。

欲将千里别,持凉易斗粟(sù)。
“欲将”二句:言千里以身事人,不过为斗粟也。持凉,一作“持此”。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南云北云:谓二人一南一北也。灵台经络:犹心中情绪也。灵台,心也,语出《庄子》。此句或谓兄弟一南一北,家母思儿也。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下国:京师以外之地。

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pō)有须。
昆:兄也。此长吉自谓,而与其季言之。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索米:领取俸禄也。《东方朔传》:“无令但索长安米。”注云:“索,尽也。”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qí)螬(cáo)。
拱柳:合抱之柳。蛴螬:《尔雅》云:“蛴螬有六名,在木中者,名蝤蛴。”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幼客:游子年幼也。晚吹:晚之吹角。一说晚风。

第一首叙离别之感受。首二句极写自己之贫困与狼狈,在洛阳郊外作别,无俎豆陈列以相送,所乘之马既瘦又老,自感惭愧。后六句遥想小弟离别后的情景。先想象小弟过香炉峰时,身影落在鄱阳湖里,怀念小弟之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其次想象小弟泊舟石镜峰的景况和心绪,长船倚云而停泊,四顾凄迷,又当石镜秋凉之夜,倍感孤寂。小弟值此情境,岂能不动乡情。无处倾诉,只能对月悲啼。

第二首言兄弟之情。此诗平仄交叉用韵,分成四段,结构齐整,层次井然。首四句写“别”,送别处的柳枝,挡住马头,道边的官槐发芽如兔目,此时此地将作千里之别,犹弟持此以易斗粟,也就是《左传》所谓“餬口四方”的意思。兄长无力维持家庭生计,弟弟年幼而远行谋生,真可悲伤,所以措辞很沉痛。次四句写“母心”,叙说老母思念、牵挂二子。二子一南一北,离家远行,故曰“脉断”。老母心里像悬挂着春线,牵挂两地。老母居室的树影,随月光转移,梦里见到江西的小儿。再次四句写“我”,兄长已经二十多岁,颇有髭须,辞家三年到京城任职,“索米王门”,却辞官而归,事业无成。最后四句写“忆”,承上文而来,既然一事无成,所以家庭冷落,荒沟积水,水光如刀,庭前老柳,已被蛀空。诗思又由眼前景转向远方“江干”,遥忆“江干幼客”小弟,年幼独自外出,令人忧虑挂念。这时忽然听到野外呼呼的风声,如人悲号,更令人感到无限悲伤。

这两首诗集中地表现出李贺与其弟离别的悲伤以及兄弟之间真切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中唐时期农村经济的凋敝。全诗感情真挚,情趣深永。

luò jiāo dòu
jiù cán lǎo
xiǎo yàn guò fēng
yǐng luò chǔ shuǐ xià
zhǎng chuán yún
shí jìng qiū liáng
jiě yǒu xiāng qíng
nòng yuè liáo
bié liǔ dāng tóu
guān huái
jiāng qiān bié
chí dòu
nán yún běi yún kōng duàn
líng tái jīng luò xuán chūn xiàn 线
qīng xuān shù zhuǎn yuè mǎn chuáng
xià guó ér mèng zhōng jiàn
wéi ěr zhī kūn èr shí
nián lái chí jìng yǒu
jiā sān zǎi jīn
suǒ wáng mén shì
huāng gōu shuǐ guāng dāo
tíng nán gǒng liǔ shēng cáo
jiāng gàn yòu zhēn niàn
jiāo yuán wǎn chuī bēi hào hào
古诗文网©赣ICP备18007976号-1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