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庐山瀑布

朝代:唐朝 作者: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kōng luò quán qiān rèn zhí
léi bēn jiāng zàn
jīn zhǎng bái liàn fēi
tiáo jiè qīng sh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三四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视觉上又写出了新奇和柔和。

作者介绍
徐凝
徐凝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字不详,睦州人。唐分水柏山(今桐庐县分水镇柏山村)人。与施肩吾同里,日共吟咏。初游长安,因不...详情
相关作品
唐朝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少女娇美的面庞遮掩不住相思离别眼泪,桃叶眉上所挂的一点忧愁也容易被人察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若是三分这天下明月夜,可爱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萧娘:南朝以来,诗词中的男子所恋的女子常被称为萧娘,女子所恋的男子常被称为萧郎。脸薄:容易害羞,这里形容女子娇美。胜:能承受。桃叶:这里代指所少女的代称或指思念的佳人。觉:察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lài)是扬州。
无赖:本意是可爱,反说它无赖,无赖正是爱惜的反话。

这是一首怀人诗,但标题却不明题怀人,而偏说怀地,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诗人极写扬州明月,用“无赖”之“明月”把扬州装点出无限的风姿,与标题吻合无间,使诗歌产生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极写当日的别离景象。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萧娘”、“桃叶”均代指所思;“愁眉”、“泪眼”似是重复,而用一个“难”字和一个“易”字表达出来,不但不显得累赘,反而有反复留连、无限萦怀之感。当日的愁眉,当日的泪眼,以及当日的惨痛心情,都作成别离后无穷的思念。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在这思念殷切的时候,诗人唯觉一片惆怅,没有可以诉说的人,于是,抬头而见月,但此月偏偏又是当时扬州照人离别之月,更加助愁添恨。虽然时光冲淡了当日的凄苦,却割不断缠绵的思念。这种挣不断、解不开的心绪,本与明月无关,但它曾照过离人的泪眼,好比对人有情,而离别后偏偏照着愁人,又好像无动于衷,这便显得“可憎”。

诗人在深夜抬头望月的时候,原本欲解脱这一段愁思,却想不到月光又来缠人,所以说“明月无赖”。“无赖”二字,原本有褒和贬的两重意义,这里因明月恼人,有抱怨的意思。但后世因为惊赏这种扬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离开了诗人原意,把它截下来只作为描写扬州夜月的传神警句来欣赏,这时的“无赖”二字又成为爱极的昵称了。这也是形象有时会大于作者构思的一例。

古人律体绝句的结尾处,有时用一种叫做“一笔荡开”的方法,往往会产生一种“寄意无穷”的效果。这首诗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时即已“荡开”。说愁眉,说泪眼,虽然作者余情未尽,而其他的事情已不必增添,于是忽然揽入一轮明月,以写无可奈何的情态,体现了构思的险谲。这两句看似将全诗截为两段,实际上则是欲断不断,题中用“忆”字,将全诗连贯起来,依然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别是一般滋味”。本来月光普照,遍及人寰,并不偏宠扬州。而扬州的魅力,也不是仅在月色。

诗为传神,有时似乎违反常理,却能深入事理骨髓。“三分”、“无赖”的奇幻设想,也有它的渊源与影响。《论语》中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不过这是赞颂周文王的句子,没有半点诗意。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而徐凝这首诗中的“三分之二”不但是诗意的,而且是新奇的。这些数目字,都不可以常理而论,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致使后世之人对扬州的向往如醉如痴,“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的代称。此后宋人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也不逊色。至于“月色无赖”,后世如王安石“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中的“春色恼人”,即运用了同一手笔。

xiāo niáng liǎn báo nán shèng lèi
táo méi jiān jiào chóu
tiān xià sān fèn míng yuè
èr fèn lài shì yáng zhōu
唐朝徐凝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僧人种植花卉的心路历程。作者说种植这种南地花很难,而自己是闲散的僧人,但他还是决定用心去栽培它。尽管这种花被海燕频繁地盯着看,但胡蜂却并不认识它,只是徘徊而已。作者也意识到有些花卉比这种南地花更加美丽,然而这些花卉只是虚假地生长着,并没有实际的用途。相比之下,这种南地花虽然朴素却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含着芬芳等待着有缘人前来欣赏和品味。因此,作者希望这朵南地花能够等待舍人(指知音、朋友)来到,与之一同欣赏它的美丽。

huā nán zhī nán zhǒng
cán kuì sēng xián yòng zāi
hǎi yàn jiě lián pín
fēng wèi shí gèng pái huái
shēng sháo yào láo
xiū shā méi guī gǎn kāi
wéi yǒu shù bāo hóng è zài
hán fāng zhī dài shě rén lái
唐朝徐凝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八月的晚上,在明亮的秋空下,常娥持着鲜艳的桂枝,令人注目。诗人认为今夜别样的美丽,他在山上望着十二峰,想必会有一个不眠之夜。整首诗描绘了一个优美神秘的夜景,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jiǎo jiǎo qiū kōng yuè yuán
cháng é duān zhèng guì zhī xiān
nián jīn
shí èr fēng qián kàn mián
唐朝徐凝
乌家若下蚁还浮,白玉尊前倒即休。
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这首诗的意思是,家中被蚂蚁所侵扰,仿佛水泡一样浮动,此时不妨在白玉酒杯前暂且歇息。虽然并非春天,但烦恼仍在心头萦绕,因此需要用酒来驱走忧愁。作者借物言志,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渴望得到解脱的情感。

jiā ruò xià hái
bái zūn qián dǎo xiū
shì chūn lái piān ài jiǔ
yīng jiǔ qiǎn chūn chóu
唐朝徐凝
源上拂桃烧水发,江边吹杏暗园开。
可怜半死龙门树,懊恼春风作底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桃花和杏花开放,但是一棵龙门树却“半死”,让人感到可怜。诗人对于春风的作用感到懊恼,因为它却无法让这棵树重新复苏。整首诗抒发了对自然环境的情感认同和对生命的短暂性的思考。

yuán shàng táo shāo shuǐ
jiāng biān chuī xìng àn yuán kāi
lián bàn lóng mén shù
ào nǎo chūn fēng zuò lái
唐朝徐凝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晶莹如水的珠帘里月光皎洁,晃动着美女的身姿,赵家飞燕在昭阳宫侍奉君王。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欢乐歌舞后箫声中止,三十六宫清冷下来,宫女们感到秋夜的漫长。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zhāo)阳。
水色帘:珠帘,因晶莹如水,故称。玉霜:白色的霜。一说指女子美好的容貌。流玉霜:谓月光皎洁如霜,流泻于地。赵家飞燕:即赵飞燕,为汉成帝妃子名,住在昭阳殿。昭阳:汉宫殿名,成帝时赵飞燕居之。唐人宫怨诗中常用汉宫以指代唐代宫殿。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掌中舞:在人掌上跳舞。相传赵飞燕可作掌上舞蹈。箫声绝:洞箫发出的旋律停了下来。三十六宫:许多的宫殿。三十六,不是确数。秋夜长:秋天夜晚时间长,也指人在寂寞之时,感到时间长。

该诗以“飞燕”作意象,成功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首句写景题咏意象明丽、境界高远,极言帘之洁白非凡,见飞燕得宠之盛。末句言一人专宠,三十六宫尽皆失欢。“秋夜长”双关,既与首句“流玉霜”相应,又言从此无春意也。

这首诗通过赵飞燕的前后生活对比,概括了宫女的一生,年轻时凭借姿色容貌得以受宠,但最后红颜凋落便过着凄冷的生活,老死宫中,任凭秋夜漫长独自煎熬。通过这种景色与时光的描写烘托宫女的凄凉冷落的生活,在孤独绝望中度过漫长的岁月。以汉代唐,这是唐朝诗歌常用的借代手法,作者不露锋芒,在平淡的话语间以诗借古讽今,有着婉而多讽的艺术魅力。徐诗语言通俗晓畅,但却并不代表其诗作缺少艺术加工,流于平淡,事实上他的诗歌能够在平易的语言中见得波澜,诗篇里可以见到工于余韵的高超技巧。虽用语浅近,却造意新颖,饱含诗味。

诗歌以曾以歌舞技艺赢得皇上宠爱的赵飞燕最后也因年老色衰而被打入冷宫, 度过其凄凉、寂寞难耐的漫长余生。更不用说那些众多而普通的宫女,不仅难以得到皇上的青睐征幸而且连平时见一面都难得,等待其的只能是最后老死宫中的凄惨遭遇。“三十六宫秋夜长”一句隐隐地道出了宫女们的怨恨之情以及诗人对其的同情之心,显得颇为含蓄蕴藉。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景物描绘既富有情致,又流畅明丽,成千古传颂的写景名句,至今为人所称道。此诗写的是宫中怨情,但却无一字议论和抒情,作者只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人承宠,各院凄凉”的景象,便把宫女们深长的幽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颇为婉转含蓄。以夺人之爱的飞燕比衬,才更见婕妤之哀。其他供电与得宠者所居之昭阳殿形成比照,隐喻失宠与得宠,加深了诗歌的形象化。

该诗立意新警,显然是以汉代唐,采用曲笔手法。

shuǐ lián qián liú shuāng
zhào jiā fēi yàn shì zhāo yáng
zhǎng zhōng xiāo shēng jué
sān shí liù gōng qiū zhǎng
唐朝徐凝
不道沙堤尽,犹欺石栈顽。
寄言飞白雪,休去打青山。

倒打钱塘郭,长驱白浪花。
吞吴休得也,输却五千家。

这是两首不同的诗歌,分别解释如下: 1. 不道沙堤尽,犹欺石栈顽。寄言飞白雪,休去打青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坎坷和困难时的心境。作者说即使走到沙堤的尽头,也还会有石栈妨碍前行。他把自己比作“飞白雪”,寄语行人不要去攻打青山,因为那里会有更多的阻碍和挑战。 2. 倒打钱塘郭,长驱白浪花。吞吴休得也,输却五千家。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发生在南宋末年的一场战争。诗中的“倒打钱塘郭”指的是明军在钱塘江口领到命令后,从反方向进攻敌军,打败了对方。作者提到“长驱白浪花”,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船只冲过波涛汹涌的海面。最后,虽然明军成功击败了吴军,但他们也损失惨重,输掉了五千个家庭。

dào shā jìn
yóu shí zhàn wán
yán fēi bái xuě
xiū qīng shān
dǎo qián táng guō
zhǎng bái làng huā
tūn xiū
shū què qiān jiā
唐朝徐凝
騕褭锦障泥,楼头日又西。
留欢住不住,素齿白铜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大意是:彩绸障帘飞舞,太阳又落下西楼。留不住欢聚时光,只剩下素颜和铜鞮(指镜子)。 作者通过描绘纱帐轻舞、夕阳西下等景象,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主题。留恋不住过往的欢乐与美好,只能面对现实,保持平静的心态。同时,诗人也通过“素齿白铜鞮”这一形象,暗示了自己已经年老色衰,与时光的流逝相伴而行。

yǎo niǎo jǐn zhàng
lóu tóu yòu 西
liú huān zhù zhù
chǐ 齿 bái tóng
唐朝徐凝
绝国将无外,扶桑更有东。
来朝逢圣日,归去及秋风。

夜泛潮回际,晨征苍莽中。
鲸波腾水府,蜃气壮仙宫。

天眷何期远,王文久已同。
相望杳不见,离恨托飞鸿。...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漂泊异乡的命运和情感。第一句“绝国将无外,扶桑更有东”,意思是他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前往遥远的东方。在异乡,他仍然怀念家乡,渴望回到家乡的秋天。 第二句“来朝逢圣日,归去及秋风”,表达了他期待与故乡相聚,参加重要的节日活动,并且希望能够在秋天回家。 第三句“夜泛潮回际,晨征苍莽中”,描述了他在海上旅行的场景,看到了壮观的鲸波和虚幻的蜃景。 最后两句“天眷何期远,王文久已同。相望杳不见,离恨托飞鸿”,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虽然时间已经很长,但他仍然盼望和家人团聚。

jué guó jiāng wài
sāng gèng yǒu dōng
lái cháo féng shèng
guī qiū fēng
fàn cháo huí
chén zhēng cāng mǎng zhōng
jīng téng shuǐ
shèn zhuàng xiān gōng
tiān juàn yuǎn
wáng wén jiǔ tóng
xiàng wàng yǎo jiàn
hèn tuō fēi hóng 鸿
唐朝徐凝
高景争来草木头,一生心事酒前休。
山公自是仙人侣,携手醉登城上楼。

这首诗描述了高景争来到草木茂盛的地方,他一生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在喝酒前要停下来沉思。山公则是高景争的伙伴,被认为是仙人。两个人手牵手一起登上城楼,在陶醉中度过时光。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和友谊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的意义。

gāo jǐng zhēng lái cǎo tóu
shēng xīn shì jiǔ qián xiū
shān gōng shì xiān rén
xié shǒu zuì dēng chéng shàng lóu
更多关于徐凝的古诗>>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