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代悲白头翁

朝代:唐朝 作者: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luò yáng chéng dōng táo huā
fēi lái fēi luò shuí jiā
luò yáng ér yán
zuò jiàn luò huā zhǎng tàn
jīn nián huā luò yán gǎi
míng nián huā kāi shuí zài
jiàn sōng bǎi cuī wéi xīn
gèng wén sāng tián biàn chéng hǎi
rén luò chéng dōng
jīn rén hái duì luò huā fēng
nián nián suì suì huā xiàng
suì suì nián nián rén tóng
yán quán shèng hóng yán
yīng lián bàn bái tóu wēng
wēng bái tóu zhēn lián
hóng yán měi shǎo nián
gōng wáng sūn fāng shù xià
qīng miào luò huā qián
guāng chí tái wén jǐn xiù
jiāng jūn lóu huà shén xiān
cháo bìng xiàng shí
sān chūn háng zài shuí biān
wǎn zhuǎn é méi néng shí
luàn
dàn kàn lái
wéi yǒu huáng hūn niǎo què b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十分繁华;繁华的都市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满城春色,生气勃勃,令人心醉神往。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这两句是诗的起兴。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洛阳女儿好颜色”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表现的是因为春光的流逝而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心理。“松柏摧为薪”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桑田变成海”,指陆地变成海洋,典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大。“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寄言全盛红颜子”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光禄池台文锦绣”两句,以历史上权臣贵戚的豪华奢侈,表现白头翁曾经历过的一段富贵生活。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这一段通过描写白头翁从红颜到老病、从游乐到孤苦的生活,不仅表示了诗人对青春红颜、清歌妙舞的眷恋、向往,对垂老白头翁的怜悯、同情,同时进一步抒发了对美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两句感叹美貌的少女转眼之间将化作白发的老妇,惋惜青春难驻。“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两句,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迅速消失了!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只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蔼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末句的最后一个“悲”字,是此诗的基调。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应了所谓“诗谶”的说法。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参考资料:
1、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7-28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参考资料:
1、丁帆等唐诗宋词选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8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9-31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坐见:一作“行逢”。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cuī)为薪(xīn),更闻桑田变成海。
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lù)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光禄:光禄勋。用东汉马援之子马防的典故。《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文,又作“开”、或“丈”,皆误。将军:指东汉贵戚梁冀,他曾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大兴土木,建造府宅。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é)眉能几时?须臾(yú)鹤发乱如丝。
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画妆,此代指青春年华。须臾:一会儿。鹤发:白发。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古:一作“旧”。

参考资料:
1、丁帆等唐诗宋词选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8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9-31
相关翻译

代悲白头翁翻译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赏析

代悲白头翁鉴赏

这首诗的题目,各个选本都有不同。《唐音》《唐诗归》《唐诗品汇》《全唐诗》,均作“代悲白头翁”。《全唐诗》又作“代白头吟”。《文苑英华》《乐府诗集》《韵语阳秋》作“白头吟”。尤袤《全...展开阅读全文∨
作者介绍
刘希夷
刘希夷(约651─678?)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临汝)人。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原...详情
相关作品
唐朝刘希夷
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
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

庭阴幕青霭,帘影散红芳。
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她的洞房中睡觉,当她回过头来时,看到垂下的杨树。随着寒冷的天气结束,鸳鸯也不再需要被子,而春天的到来则使玳瑁床上面有了新的生机。 诗人通过描绘佳人所处环境的细节,如庭院中青色的阴影和红色芬芳的窗帘,表现了这场景的美感。最后,诗人寄语让心灵相连的伴侣,在迎接春天之前先留出一些时间刻意打扮自己。整首诗暗示着对生命和爱情的美好渴望。

jiā rén mián dòng fáng
huí shǒu jiàn chuí yáng
hán jìn yuān yāng bèi
chūn shēng dài mào chuáng
tíng yīn qīng ǎi
lián yǐng sàn hóng fāng
tóng xīn bàn
yíng chūn qiě báo zhuāng
唐朝刘希夷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
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
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已经年老色衰、回忆往事的人,他站在青楼前面,看着自己在明镜中显现出来的影像,感到悲伤不已。他发现自己已经白发苍苍,时光飞逝,生命短暂,令人深感无奈和沧桑。 第二段则是描写了作者走在山路上,迎面而来的秋风凉爽宜人,而头顶上的明月也像他一样绮丽多姿。诗人此时感叹自己曾经得到过的恩惠已经消失殆尽,而自身容颜也已不可复原,让人深感唏嘘之情。整首诗表达了人生短暂,岁月无情,时间的流逝不可挽回的主题。

qīng lóu guà míng jìng
lín zhào shèng bēi
bái jīn
rén shēng néng shí
qiū fēng xià shān
míng yuè shàng chūn
tàn jūn ēn jìn
róng yán
唐朝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
展开阅读全文V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坐见:一作“行逢”。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cuī)为薪(xīn),更闻桑田变成海。
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lù)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光禄:光禄勋。用东汉马援之子马防的典故。《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文,又作“开”、或“丈”,皆误。将军:指东汉贵戚梁冀,他曾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大兴土木,建造府宅。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é)眉能几时?须臾(yú)鹤发乱如丝。
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画妆,此代指青春年华。须臾:一会儿。鹤发:白发。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古:一作“旧”。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十分繁华;繁华的都市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满城春色,生气勃勃,令人心醉神往。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这两句是诗的起兴。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洛阳女儿好颜色”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表现的是因为春光的流逝而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心理。“松柏摧为薪”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桑田变成海”,指陆地变成海洋,典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大。“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寄言全盛红颜子”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光禄池台文锦绣”两句,以历史上权臣贵戚的豪华奢侈,表现白头翁曾经历过的一段富贵生活。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这一段通过描写白头翁从红颜到老病、从游乐到孤苦的生活,不仅表示了诗人对青春红颜、清歌妙舞的眷恋、向往,对垂老白头翁的怜悯、同情,同时进一步抒发了对美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两句感叹美貌的少女转眼之间将化作白发的老妇,惋惜青春难驻。“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两句,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迅速消失了!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只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蔼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末句的最后一个“悲”字,是此诗的基调。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应了所谓“诗谶”的说法。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luò yáng chéng dōng táo huā
fēi lái fēi luò shuí jiā
luò yáng ér yán
zuò jiàn luò huā zhǎng tàn
jīn nián huā luò yán gǎi
míng nián huā kāi shuí zài
jiàn sōng bǎi cuī wéi xīn
gèng wén sāng tián biàn chéng hǎi
rén luò chéng dōng
jīn rén hái duì luò huā fēng
nián nián suì suì huā xiàng
suì suì nián nián rén tóng
yán quán shèng hóng yán
yīng lián bàn bái tóu wēng
wēng bái tóu zhēn lián
hóng yán měi shǎo nián
gōng wáng sūn fāng shù xià
qīng miào luò huā qián
guāng chí tái wén jǐn xiù
jiāng jūn lóu huà shén xiān
cháo bìng xiàng shí
sān chūn háng zài shuí biān
wǎn zhuǎn
唐朝刘希夷
鸿鹄振羽翮,翻飞入帝乡。朝鸣集银树,暝宿下金塘。
日月天门近,风烟夜路长。自怜穷浦雁,岁岁不随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孤独的雁在飞行中的经历。它振翅高飞,穿越天空,寻找归宿。白天,它在银树上鸣叫,夜晚则在金塘休息。尽管日月和天门都近在眼前,但是它仍然无法随着阳光一起飞向南方。诗人通过这只雁来表达自己思乡之情,以及奋斗在异乡他乡的心境。

hóng 鸿 zhèn
fān fēi xiāng
cháo míng yín shù
míng xiǔ 宿 xià jīn táng
yuè tiān mén jìn
fēng yān zhǎng
lián qióng yàn
suì suì suí yáng
唐朝刘希夷
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澹艳烟雨姿,敷芬阳春陌。
如何秋风起,零落从此始。独有南涧松,不叹东流水。
玄阴天地冥,皓雪朝夜零。岂不罹寒暑,为君留青青。
青青好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变化和自然景观的美丽,以及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在春天,桑叶青翠,柳花白皎,阳光明媚,雨水清新,大自然处于盛开鲜艳的状态。但是随着秋风渐起,一切都开始凋零和消失,只有南涧松树依然挺立不倒,象征着坚韧和不屈。在冬季,天地笼罩在黑暗中,万物逐渐枯萎,但美丽仍旧被留存下来,如皓雪朝夜飘洒。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美好的容颜会逐渐消逝,人类注定要面对自然的浩劫,在此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并追求永恒的价值。

cán yuè sāng qīng
yīng shí liǔ huā bái
dàn yàn yān 姿
fēn yáng chūn
qiū fēng
líng luò cóng shǐ
yǒu nán jiàn sōng
tàn dōng liú shuǐ
xuán yīn tiān míng
hào xuě cháo líng
hán shǔ
wéi jūn liú qīng qīng
qīng qīng hǎo yán
luò luò rèn zhí
qún shù yáo xiàng wàng
zhòng cǎo gǎn
líng guī bo zhēn yǐn
xiān niǎo
chǐ shòu qín fēng
yuàn yán táng hóu shí
hán shān yuè míng
shān lěng qīng qīng
guī fèng
chuī zhī zuò qín shēng
sōng xiān cén
tīng xīn
qīng líng yǒu zhēn
qiáo cǎi zhī yīn
měi rén shí
唐朝刘希夷
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
绿波荡漾玉为砂,青云离披锦作霞。
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
此日遨游邀美女,此时歌舞...
展开阅读全文V

“天津桥”在洛阳西南洛水上,是唐人春游最繁华的景点之一。刘希夷此诗从天津桥写起,因为天津桥下洛水是清澈的,春来尤其碧绿可爱。诗中“阳春水”的铸辞,引人入胜。与“天津桥下阳春水”对举的,是“天津桥上繁华子”,即纨绔公子——青春年少的人。以下略写马嘶入云以见兴致后,就巧妙地将春水与少年,揉合于倒影的描写:“人影动摇绿波里。”

意象飘逸,如镜花水月之虚幻。这种梦幻般的色彩,对诗中所写的快乐短暂的人生,起到点染之功。紧接写水中(或岸上)的砂,和倒映水中的云霞,以陪衬人影。词藻华丽,分别融合化用了“始镜底以如玉,终积岸而成沙”(谢灵运)的赋句和“(锦)文似云霞”(《拾遗记》)的文句,又以顶针的辞格衔接上文,意象、词采、声韵皆美。这段关于东都之春的描绘,最后落在宫门内外的碧树与春花。梁简文帝曾有诗道:

“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诗人以赞叹不绝于口的排比句式出之:“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伤心”、“断肠”的固然来自好景不长,以及与杨柳、桃李有关的其它联想。但诗人连呼可爱,又似乎是喜极之辞。或者,他此刻“已从美的暂促性中认识了玄学家所谓的‘永恒’——一个最缥缈,又最实在,令人惊喜,又令人震怖的存在。”(闻一多)这种富于柔情的彻悟和动人春色本身,都能撩起无限暇思。

春游意兴已足,公子将归何处;“此日遨游邀美女,此时歌舞入娼家。”诗人将人间的艳遇,安排在自然界的春意中,构思是巧妙的。效果是双重的。那“飞来飞去公子傍”的,可能是“郁金香”,也可能是“歌舞”,语义双关。满堂氛氲,舞姿妙曼,公子必已心醉目迷了。诗人这时用两句分别描绘华堂景物和美人的花容月貌,“的的(明亮)珠帘白日映,娥娥(美好)玉颜红粉妆。”(《古诗》“娥娥红粉妆。”)闲中著色,有助于表现歌筵的欢乐。“花际徘徊双蛱蝶,池边顾步两鸳鸯。”在这精巧的景色穿插中,蕴含着这样的构思:成双作对的昆虫水鸟,促使恋人迅速效仿。“蛱蝶”、“鸳鸯”为性欲蒙上了一层生物学的面纱。“倾国倾城”、“为云为雨”两句,更是直白地暗示着情欲的放纵了。这两个措辞直接出自汉武帝李夫人、楚王神女的故事传说,颇有狂俗的感觉,然而施诸娼家场合,又以其本色而可喜。这种颠狂,乃是都城诗里常有的内容,而闻一多对卢照邻诗的批评:“颠狂中有战栗,堕落中有灵性”,正可移用于此诗。

“古来容光人所羡”以下,诗人将笔墨集中在热恋双方的山盟海誓上,拓出了一番新的境界。前四句是公子声口,“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化用张衡《同声歌》。但“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本是女性口吻,到陶潜《闲情赋》“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等句,转为男性谦卑口吻,便是一个创造。此诗则既沿陶诗作男性口吻,又如张作只写两愿。“愿为明镜分娇面”的构想尤妙不可言。不说“观”娇面,实则已包含化镜观面的献身之意,又兼有“分”享女方对美的自我陶醉之意,充分表达了爱的情愫。“与君相向转相亲”六句是艺妓的答辞,总括起来八个字:永远相爱,同生共死。梁代王僧孺诗云:“妾意在寒松,君心若朝槿。”意在怨恨男方之恋情如木槿,朝花暮落,不像己心如松树耐寒持久。这首诗反用其意作“愿作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末二句意思是在生愿结百年之好,死后也愿同化北邙飞尘。“百年——千秋——万古”,既有递进,更增加了夸饰的色彩。沈德潜评此节为“公子惑于声色而娼家以诳语答之。”(《唐诗别裁》)

如果与《长安古意》比较,《公子行》却别有一种倩丽风流,这首诗对仗工丽,上下蝉联。在对叠律的运用上,穷极变化,尤有特色。诗中使用最多的是叠首换尾的排比句式,一般用于段落的起结处及对话中(“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与君相向转相亲,与君双栖共一身”),形成一种特殊的顿挫,又造成重复中求变化和一气贯注的韵调。此外,各种带有复叠的对仗句也逐步可见。此外还有顶针格(如第四、五句衔接)和前分后总格(“美女”、“娼家”分合的三句)的巧妙使用。这些都有助于全诗形成一种明珠走盘的音情,为这首春歌增添了不少风姿。

tiān jīn qiáo xià yáng chūn shuǐ
tiān jīn qiáo shàng fán huá
shēng huí qīng yún wài
rén yǐng dòng yáo 绿
绿 dàng yàng wéi shā
qīng yún jǐn zuò xiá
lián yáng liǔ shāng xīn shù
lián táo duàn cháng huā
áo yóu yāo měi
shí chāng jiā
chāng jiā měi jīn xiāng
fēi lái fēi gōng bàng
de de zhū lián bái yìng
é é yán hóng fěn zhuāng
huā pái huái shuāng jiá dié
chí biān liǎng yuān yāng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hàn
wéi yún wéi chǔ xiāng wáng
lái róng guāng rén suǒ xiàn
kuàng jīn yáo xiàng jiàn
yuàn zuò qīng luó zhe yāo
yuàn wéi míng jìng fèn jiāo miàn
jūn
唐朝刘希夷
清洛浮桥南渡头,天晶万里散华洲。晴看石濑光无数,
晓入寒潭浸不流。微云一点曙烟起,南陌憧憧遍行子。
欲将此意与君论,复道秦关尚千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主人公在清洛浮桥南渡头看到的天空是晴朗而辽阔的,可以看到天边的华洲山。河水中的石头反射着阳光,闪耀着无数的光芒。即使在清晨,也能感受到冰冷潭水的湿润。微薄的云层像点点烟雾一样飘起,向东方升起,路上行人匆忙忙地赶路。诗人想要与他人分享这种美妙的感受,但距离遥远,仿佛还要走千里之路才能相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类日常生活的描述,表达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和赞美之情。

qīng luò qiáo nán tóu
tiān jīng wàn sàn huá zhōu
qíng kàn shí lài guāng shù
xiǎo hán tán jìn liú
wēi yún diǎn shǔ yān
nán chōng chōng biàn háng
jiāng jūn lùn
dào qín guān shàng qiān
唐朝刘希夷
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秦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
回首渭桥东,遥怜树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携笼长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送别的人在秦岭附近欣赏春天美景,同时也回忆起和秦国女子相遇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灞水河畔的青翠景色、采桑女子的美貌以及渭桥东边的落日余晖等场景,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怀念。在最后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沉思的心境和离别之痛,带有些许忧伤和无奈的情感,展现了对过往人事和美好时光的眷恋之情。

yáng liǔ sòng háng rén
qīng qīng 西 qín
qín jiā cǎi sāng
lóu shàng shèng chūn
yíng yíng shuǐ
chūn fāng 绿
hóng liǎn yào 耀 míng zhū
jiàng chún hán bái
huí shǒu wèi qiáo dōng
yáo lián shù tóng
qīng jiāo luò
xiāng nòng chūn fēng
xié lóng zhǎng tàn
wēi liàn chūn
kàn huā ruò yǒu qíng
shù
báo yōu yōu
shǐ 使 jūn nán tóu
xiàng féng xiàng shí
guī mèng qīng lóu
唐朝刘希夷
萋萋春草绿,悲歌牧征马。行见白头翁,坐泣青竹下。
感叹前问之,赠予辛苦词。岁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
晋家都洛滨,朝廷多近臣。词赋归潘岳,繁华称季伦。
梓泽春草菲...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生命的感慨和思考。他看到了春天的草木繁茂,听到了悲伤的歌声和牧马的声音,遇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青竹下哭泣。他感叹时间的流逝,赞扬了一些文学家和诗人的作品,同时也看到了城市的兴盛与衰落,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他认为人的生命是如此微不足道,许多事物都会随着时间而消失,人类只能在平凡中寻找自己的归宿。最后,他描述了自己所处的地方,北邙山和东岳山,并描绘了一些被遗忘的场景,如芳草丛中的碑茔、被荆棘覆盖的幽魂等,表现出他的悲壮情怀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chūn cǎo 绿
bēi zhēng
háng jiàn bái tóu wēng
zuò qīng zhú xià
gǎn tàn qián wèn zhī
zèng xīn
suì yuè jīn
shān gèng shèng shuāi
jìn jiā dōu luò bīn
cháo tíng duō jìn chén
guī pān yuè
fán huá chēng lún
chūn cǎo fēi
yáng luàn huá fēi
绿 zhū duó
bái shǒu tóng suǒ guī
gāo lóu shū míng miè
mào lín jiǔ cuī shé
shí tái
jīn chéng xué
rén shì xiāo wáng
shì duō bēi shāng
běi máng shì zhái
dōng yuè wéi xiāng
jūn kàn běi máng dào
lóu yíng màn cǎo
fāng
bēi yíng huò bàn
唐朝刘希夷
舂陵气初发,渐台首未传。列营百万众,持国十传年。
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宛城剑鸣匣,昆阳镝应弦。
犷兽血涂地,巨人声沸天。长驱过北赵,短兵出南燕。
太守迎门外...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战争和胜利的场景。舂陵(今湖南省醴陵市)作为军队出发的地方,气势初生,人们期待着胜利的到来。列营百万众,持国十年,这些士兵已经为国家奋战了十年,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将会成为胜利的关键。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标志着开始出征。宛城里的剑声和昆阳里箭矢的射击声回荡在耳边。战斗带来了巨大的混乱和杀戮,但最终兽血染红了大地,巨人的战吼震撼了天际。北赵和南燕也在这场战争中蒙受了损失。 太守在门外迎接胜利归来的军队,而王郎则死在道路旁。升坛九城陌,端拱千秋年,庆祝仪式持续了好几天,人们感慨这场战争的胜利将长存千秋。皇帝和皇后的喜悦溢于言表,剑珮几联翩。至德刑四海,这场战争让天下得以安宁。神仪翳九泉,英灵们也被提升到了神的地位。 诗人回想起了历史的辉煌,但是现在已经是新的岁月,只有今夜的月亮还像过去一样,挂在空中。最后,诗人希望这些古老的传说和历史能够永存,即使时间在不断流逝。

chōng líng chū
jiàn tái shǒu wèi chuán
liè yíng bǎi wàn zhòng
chí guó shí chuán nián
yùn kāi zhū hòu
dào chì xiān
wǎn chéng jiàn míng xiá
kūn yáng yīng xián
guǎng shòu xuè
rén shēng fèi tiān
zhǎng guò běi zhào
duǎn bīng chū nán yàn
tài shǒu yíng mén wài
wáng láng dào biān
shēng tán jiǔ chéng
duān gǒng qiān qiū nián
cháo tíng fāng què yuè
jiàn pèi lián piān
zhì xíng hǎi
shén jiǔ quán
zōng háng jiù
gōng wén qīng miào piān
jūn róng ér shèng
chén xiàng yǎn yóu xián
zǎn chéng wēi zhù
shū luó guà xiǔ chuán
tíng cháo niǎo zhuó
wǎng chóng yuán
huái 怀 jiāng shān
更多关于刘希夷的古诗>>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