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月夜/夜月

朝代:唐朝 作者: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gēng shēn yuè bàn rén jiā
běi dǒu lán gān nán dǒu xiá
jīn piān zhī chūn nuǎn
chóng shēng xīn tòu 绿 chuāng shā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

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至于说本诗有无隐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无证,不好去穿凿。

参考资料:
1、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12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庭院,北斗星横在天上,南斗星也已西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77
2、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12
3、霍雷唐诗总评: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793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lán)干南斗斜。
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新:初。新透:第一次透过。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77
2、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12
3、霍雷唐诗总评: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793
相关翻译

月夜/夜月翻译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赏析

月夜/夜月赏析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展开阅读全文∨
作者介绍
刘方平
刘方平,唐朝诗人。河南洛阳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详情
相关作品
唐朝刘方平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纱窗外太阳慢慢落下,黄昏渐渐降临;宫门幽闭,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寂寞幽寂的庭院内春天已临近尽头,梨花落满地面而院门紧掩。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纱窗:蒙纱的窗户。金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空庭:幽寂的庭院。欲:一作“又”。

这是一首宫怨诗。点破主题的是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句中的“金屋”,用汉武帝幼小时愿以金屋藏阿娇(陈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这里,总共只用了七个字,就把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都写出了。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则都是环绕这一句、烘托这一句的。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从时间布局看,诗的第一句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再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更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致的。

为了增强画面效果,深化诗篇意境,诗人还采取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诗中,写了日落,又写黄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写了春晚,又写落花满地,使春色扫地无余;写了金屋无人,又写庭院空寂,更写重门深掩,把诗中人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都是加重分量的写法,使为托出宫人的怨情而着意刻画的那样一个凄凉寂寞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此外,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都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这使诗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shā chuāng luò jiàn huáng hūn
jīn rén jiàn lèi hén
kōng tíng chūn wǎn
huā mǎn kāi mén
唐朝刘方平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清清江面上夕阳晚霞随波飘摇,山歌婉转动听,体态妖冶苗条。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从小练就了一身采莲的本领,十五岁敢在汹涌激流中乘风弄潮。

落日清江里,荆(jīng)歌艳楚腰。
荆歌:楚歌。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而这首小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劳动妇女形象。

首二句写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荡漾着苗条美丽女子的宛转歌声。诗一开头就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日暮的迷人景色。第二句起首巧用“荆歌”二字进而渲染了江南气氛,接着作者又抓住最具特征的细腰来勾勒提掇江南女子的轻盈体态。此处“艳”字用得极妙,不仅与上句里的“清”字相映成趣,而且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外貌,一字传神,足可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媲美。联系首句,不由得使人想象到红色的晚霞给她披上了绚丽的衣裳,给她增添了姿色;她的美貌与动人的歌声,也为“日暮清江”增添了风光。

已经日落黄昏,她还在江上干什么呢?唱的又是什么歌儿呢?诗的第三句揭了这个谜,原来她在采莲。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的勤劳,边采边唱,勾画出她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至此,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静有动,一幅充满浓郁水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跃然纸上。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采莲的场面,而着重于刻画采莲人。由“从小惯”三字,读者一方面可以知晓她采莲熟练,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健康朴实,从小就培养出勤劳的品质。联系日暮采莲,自然让人了解到采莲是项繁重的劳动,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顺势带出第四句“十五即乘潮”,使意境更深一层,原来她在小小年纪就能驾驭风浪,该是多么勇敢多么勤劳。这两句不仅写出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这具“象牙微雕”是从环境描写到人物外貌到人物心灵逐层深入,情景兼容,由于诗人择词炼字功力很深,使人恍若身历其境。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

luò qīng jiāng
jīng yàn chǔ yāo
cǎi lián cóng xiǎo guàn
shí chéng cháo
唐朝刘方平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满天飞舞的大雪携带着春风而来,雪花在空中回旋乱舞。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飞雪带春风,徘(pái)徊(huái)乱绕空。
徘徊:来回地行走。诗中指雪花飞来飞去。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君:相当于“你”,有尊敬的意思。似花处: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洛城:即洛阳;洛城中:即“洛城东”,当时豪贵宅第之所在。

此诗通过描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侧面写出了富人们在屋内赏雪以美酒相伴,穷人们却在雪天流落街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洛阳城中那班达官贵人只图自己享乐的讽刺。此诗是一首讽刺诗,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悯寒诗或讽谕诗,诗中既无直呼,诗人用曲折的笔法,就自己特殊的观照角度,从写景中微示暗讽,发人深思。

“飞雪带春风”首句不说春风吹雪,却道是飞雪“带”春风。“带”字很普通,但用得突兀而精劲。飞雪先行,春风随后,可知是严冬刚过,春风初度,余寒犹厉的季节。第二句具写飞雪情状,字字都与写风糅合。“徘徊”写出雪片在风里轻缓地旋舞,又似乎冬寒还恋恋不肯即逝;“绕空”显出气流回荡中雪的整体动态,再用一个“乱”字,更给人纷繁迷茫之感,显然这初春的风雪也并不存心要给人间装点什么美景吧。从画面看诗情,作者此际没有沉浸于自然美的享受,心情似乎是低回、怅惘而烦乱的。

三、四句以“君看”一转,着笔于洛阳城东的雪景。作者只用“似花”一语状美。用花拟雪或用雪拟花,诗中常见,春雪尤其容易引起人们对春花的联想和期待,韩愈的同名诗篇中就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好句。但作者此时却无意于“似花”之美,而专注于似花之“处”。与其说他产生了“似花”的美感,更不如说他是按审美经验设想着他人的赏雪快感——洛阳城东的阔人们正在把春雪当春花观赏作乐哩!两句写景是虚,抒感是实。用“君看”这个呼语力转,也正为此“君看”和“君不见”在旧体诗中常用来引起人们注某一含有深意的事物或景象,起提醒和强调的作用。如“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都护歌》),“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范仲淹《上渔者》)。

刘方平所触目动心之处的“洛城东”,是唐代东都洛阳贵族豪门的第宅园林集中的所在。初唐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里“公子王孙芳树下”的赏花典型环境就是“洛城东”。春雪只有在这样的大片园林亭榭才能装点出奇艳的景观,也只有权豪贵眷才能金炉香兽,华筵美酒,无虞春寒,尽情观赏。第四句中一个“偏”字就着力点到了这种特殊条件和特有的兴致。“偏”字又与第二句的“乱”字关合:春雪本自乱绕乱落于人间,也竟如同专为豪贵作美,正是特殊的社会地位使他们得以偏享,长期隐居,“不乐仕进”的刘方平,以他较多的平民意识颇触着了人间不平的深处。

然而《春雪》又不同于一般的悯寒诗或讽谕诗。诗中既无“长安有贫者”(罗隐《雪》)那种直呼,也不作朱门白屋的对比,诗人只就自己特殊的观照角度,从写景中微示暗讽,发人深思。

fēi xuě dài chūn fēng
pái huái luàn rào kōng
jūn kàn huā chù
piān zài luò chéng zhōng
唐朝刘方平刘方平
旅梦何时尽,征途望每赊。
晚秋淮上水,新月楚人家。
猿啸空山近,鸿飞极浦斜。
明朝南岸去,言折桂枝花。

这首诗的含义是旅途无限延长,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期待下一站更美的风景。作者在晚秋沿淮河前进,在新月的照耀下看到楚人的家园,听到猿猴的啸叫和鸿雁的呼唤。明天将到达南岸,希望自己也能像捧折桂枝花一样留下美好的印象。整首诗表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mèng shí jìn
zhēng wàng měi shē
wǎn qiū huái shàng shuǐ
xīn yuè chǔ rén jiā
yuán xiào kōng shān jìn
hóng 鸿 fēi xié
míng cháo nán àn
yán shé guì zhī huā
唐朝刘方平刘方平
南陌春风早,东邻曙色斜。
一花开楚国,双燕入卢家。
眠罢梳云髻,妆成上锦车。
谁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纱。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女子的美丽。春风吹拂,东边天空已经变得微亮,一朵花在楚国开放,两只燕子飞入了卢家。女子起床后梳理好头发,化妆装扮,在锦车上出门。作者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仿佛还在以前洗越溪的衣服。整首诗营造出和谐、恬静的氛围,并赞美了春天与女性之美。

nán chūn fēng zǎo
dōng lín shǔ xié
huā kāi chǔ guó
shuāng yàn jiā
mián shū yún
zhuāng chéng shàng jǐn chē
shuí zhī
gèng huàn yuè shā
唐朝刘方平刘方平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暮春时节,独守空闺,每天都有几只残莺陪伴着叫个不停;卷起珠帘,目之所见草木繁茂,春色无边。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庭院里时时有东风吹入,千万条杨柳随风全都向西飘摆。

朝日残莺(yīng)伴妾(qiè)啼,开帘只见草萋(qī)萋。
残莺:春暮时之莺。春暮则莺稀,故称残莺。萋萋:形容草生长得茂盛。暗用《楚辞·招隐士》春草、王孙意。意诣征人未归。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尽向西:唐时征战多在西陲。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本诗截写了思妇在一个早晨里的所闻所见所思。写出了她在暮春时节对久戍西疆的丈夫的离惜别绪。言辞虽无怨字,“怨意”却无形中流露了出来。

一二句中“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朝日”、“残莺”不仅点出暮春之晨的季节,时间,也使人们的想象自然从今晨的镜头回溯昨夜以至整个春天。阳光八室,晓莺啼愁,又一个恼人的春夜度过了。“残”字流露出她的迟暮之忧, “伴”字更传达出她的孤凄之感。

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愁之无奈,只好拉开窗帘,目之所见,芳草萋萋,碧色天涯。这无边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马蹄”的回忆,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征人难待的悲恨。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景、事相连,更惹动无限伤怀。她只得再次将视线移开。

三四句别具匠心。“时有东风入”为“千条尽向西”之因,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因为唐时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杨柳千条尽向西”,正形象概括了那离魂倩女,玉立亭亭,忧思万缕,终日西望的情景。如此终篇,收到了情深意挚,含而不露,扣人心弦,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cháo cán yīng bàn qiè
kāi lián zhī jiàn cǎo
tíng qián shí yǒu dōng fēng
yáng liǔ qiān tiáo jìn xiàng 西
唐朝刘方平刘方平
新作蛾眉样,谁将月里同。
有来凡几日,相效满城中。

这首诗词的含义可能是描述一个女子的容貌和美丽,她画了一对蛾眉,显得更加妩媚动人。但是作者却不知道谁能够与她相比,与她一同在月光下出现。接着,诗人提到了“凡几日”,似乎暗示他们的相遇只是短暂而又匆忙的,但也让整个城市都感到了他们之间的吸引力和美好。诗词中表现出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以及时间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xīn zuò é méi yàng
shuí jiāng yuè tóng
yǒu lái fán
xiàng xiào mǎn chéng zhōng
唐朝刘方平刘方平
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
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岁华空复晚,乡思不堪愁。
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人在夜晚划着小船从林塘中出发,听到荻叶和虫子们的声音。月亮的光芒映照下,形成万物的倒影。千种声音组成了秋天的声音。作者感慨时光荏苒,思乡之情难以承受。最后,作者看着西北方的浮云,想到伊川的流水,在追寻自己的归程。

lín táng zhōu
chóng xiǎng sōu sōu
wàn yǐng jiē yīn yuè
qiān shēng wéi qiū
suì huá kōng wǎn
xiāng kān chóu
西 běi yún wài
chuān chù liú
唐朝刘方平刘方平
神女藏难识,巫山秀莫群。
今宵为大雨,昨日作孤云。
散漫愁巴峡,徘徊恋楚君。
先王为立庙,春树几氛氲。

这首诗的意思是: 神女神秘莫测,像巫山一样美丽独特。今晚下着大雨,昨天还是孤独的云。我漫步在巴峡之中,心情忧愁,徘徊思念楚国的君王。古代先王为了供奉神明建造庙宇,在春天里植树,草木开花,气息清新融合。

shén cáng nán shí
shān xiù qún
jīn xiāo wéi
zuó zuò yún
sàn màn chóu xiá
pái huái liàn chǔ jūn
xiān wáng wéi miào
chūn shù fēn yūn
唐朝刘方平刘方平
副相西征重,苍生属望晨。
还同周薄伐,不取汉和亲。
虏阵摧枯易,王师决胜频。
高旗临鼓角,太白静风尘。
赤狄争归化,青羌已请臣。
遥传阃外美,盛选幕中宾。
玉...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描写了一场西征战争,副相率领军队征战,人民期待着早日战胜敌人。在这场战争中,周薄也参加了进来,但他并没有达成和亲的协议,而是选择了直接攻打敌人。在战争中,王师频繁取得胜利,高旗飘扬临鼓角之间,太白星安静地观察着风尘。赤狄纷纷归附,青羌也向朝廷请降,阃外美女被选为宾客,玉剑闪耀着光芒,冰壶的颜色变得更加真实。忠贞的将士们期待着能为主报功效,他们的服装上仍未穿上荣誉的衣服。草原上的草也变成了绿色,征鸿经过月亮飞翔,胡笳声响彻出塞地区,陇水在回流到秦国那里前先经过了半个地方。不断往返于绝漠荒野的人们厌倦了苦难的岁月。在雪地中行进,在家庭中春天溢满。但是,谁会记得深居汝颍滨的人们呢?他们在黄菊盛开的土地上度过了九日的时光,穿着白色的衣服。松树的叶子稀疏分布在山岭之间,桃花在水边密集开放。如果有一封缎纱书信能够寄送到邻居的家中,将为访问许由并取经这一带的人提供大量的便利。

xiàng 西 zhēng zhòng
cāng shēng shǔ wàng chén
hái tóng zhōu báo
hàn qīn
zhèn cuī
wáng shī jué shèng pín
gāo lín jiǎo
tài bái jìng fēng chén
chì zhēng guī huà
qīng qiāng qǐng chén
yáo chuán kǔn wài měi
shèng xuǎn zhōng bīn
jiàn guāng chū
bīng zhēn
zhōng zhēn bào zhǔ
zhāng róng shēn
biān cǎo hán fēng 绿
zhēng hóng 鸿 guò yuè xīn
jiā zhǎng chū sāi
lǒng shuǐ bàn guī qín
jué duō lái wǎng
lián nián yàn xīn
jīng 西 hàn xuě
jiā zhì hòu yuán chūn
shuí niàn yān yún
shēn yǐng bīn
cóng huáng
jiǔ bái rén
sōng shū kāi
更多关于刘方平的古诗>>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