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山农家

朝代:唐朝 作者: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bǎn qiáo rén quán shēng
máo yán míng
chēn bèi chá yān àn
què shài tiān q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是一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全诗二十四字,作者按照走访的顺序,依次摄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和晒谷的四个镜头,层次清晰地再现了饶有兴味的访问经历。作者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入微地表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格调明朗,节奏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板桥人渡泉声”,截取了行途中的一景。当作者走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他。句中并没有出现“山”字,只写了与山景相关的“板桥”与“泉声”,便颇有气氛地烘托出了山行的环境。“人渡泉声”,看似无理,却真切地表达了人渡板桥时满耳泉声淙淙的独特感受。“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这一句写出农家附近的环境,暗点“过”字。“人渡”的“人”,实即诗人自己,写来却似画外观己,抒情的主体好像融入客体,成为景物的一部分了。短短一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仿佛分享到作者步入幽境时那种心旷神怡之情。

从首句到次句,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跳跃。“茅檐日午鸡鸣”,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鸡鸣并不新奇,但安排在这句诗中,却使深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茅檐陋舍,乃“山农家”本色;日午鸡鸣,仿佛是打破山村沉静的,却更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这句中的六个字,依次构成三组情事,与首句中按同样方式构成的三组情事相对,表现出六言诗体的特点。在音节上,又正好构成两字一顿的三个“音步”。由于采用这种句子结构和下平声八庚韵的韵脚,读起来特别富于节奏感,而且音节响亮。

前两句可以说是各自独立又紧相承接的两幅图画。前一幅“板桥人渡泉声”,画的是山农家近旁的一座板桥,桥下有潺湲的山泉流过,人行桥上,目之所接,耳之所闻,都是清澈叮咚的泉色水声。诗中有画,这画便是仿佛能听到泉声的有声画。后一幅“茅檐日午鸡鸣”,正写“到山农家”。在温煦的阳光下,茅檐静寂无声,只传出几声悠长的鸡鸣。这就把一个远离尘嚣、全家都在劳作中的山农家特有的气氛传达出来了。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王维《新晴野望》)。这里写日午鸡鸣的闲静,正是为了反托闲静后面的忙碌。从表现手法说,这句是以动衬静;从内容的暗示性说,则是以表面的闲静暗写繁忙。故而到了三四两句,笔触便自然接到山农家的劳作上来。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这两句是诗人到了山农家后,正忙于劳作的主人对他讲的表示歉意的话。诗人到山农家的前几天,这里连日阴雨,茶叶有些返潮,割下的谷子也无法曝晒;来的这天,雨后初晴,全家正忙着趁晴焙茶、晒谷。屋子里因为焙茶烧柴充满烟雾,屋外晒场上的谷子又时时需要翻晒。因此好客的主人由衷地感到歉意。

山农的话不仅神情口吻毕肖,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和雨后初晴之际农家的繁忙与喜悦。如此本色的语言,质朴的人物,与前面所描绘的清幽环境和谐统一,呈现出一种朴素、真淳的生活美。而首句“泉声”暗示雨后,次句“鸡鸣”逗引天晴,更使前后幅贯通密合,浑然一体。通过“板桥”、“泉声”表现了“山”:既有板桥,下必有溪;溪流有声,其为山溪无疑。

前两句从环境着笔,点出人物,而第三句是从人物着笔,带出环境。笔法的改变是为了突出山农的形象,作者在“焙茶烟暗”之前,加上“莫嗔”二字,便在展现劳动场景的同时,写出了山农的感情。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反映了他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的本色。“莫嗔”二字,入情入理而又富有情韵。继“莫嗔”之后,第四句又用“却喜”二字再一次表现了山农感情的淳朴和性格的爽朗,深化了对山农形象的刻画,也为全诗的明朗色调增添了鲜明的一笔。

六言绝句,由于每句字数都是偶数,六字明显分为三顿,因此天然趋于对偶骈俪,趋于工致整饬,绝大多数对起对结,语言较为工丽。顾况的这首六言绝虽也采取对起对结格式,但由于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进行白描,前后幅句式又有变化,读来丝毫不感单调、板滞,而是显得相当轻快自然、清新朴素,诗的风格和内容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64-665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走在板桥上,只听桥下泉水叮咚;来到农家门前,刚好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不要嫌怨烘茶时冒出青烟,应当庆幸晒谷正逢晴天。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0-281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chēn)焙(bèi)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嗔:嫌怨。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焙:用微火烘。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0-281
相关翻译

过山农家翻译

当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我;来到农家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鸡在咯咯鸣叫,像是在欢迎来客。 山农陪伴我参观焙茶,深表歉意地说,不要嗔怪被烟熏了;到打谷场上,山农为天晴可以打谷而...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赏析

过山农家赏析

  这是一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六言绝句一体,整个唐代作者寥寥,作品很少。顾况的这首六言绝句质朴清淡、萧散自然,写出了地道的农家本色。   首句“板桥人渡泉声”,截取了行途中的一景。当作者走过横跨山溪...展开阅读全文∨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他是一个关...详情
相关作品
唐朝顾况顾况
故枥思疲马,故窠思迷禽。
浮云蔽我乡,踯迷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驰...
展开阅读全文V

故枥思疲马,故窠思迷禽。
用旧的马槽想念已日渐老去的马儿,迷路的鸟儿想念自己的巢穴。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天上浮云遮蔽了家乡,远离家乡的游子还在痛苦徘徊。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悲痛不已一直不愿前行,那天边的层云已渐渐积聚厚重的得挡住了东边的高山。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接待客人的厅堂寂静无声,簌簌而下的落叶仿似绵绵不休的秋雨。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远行的游子想到旅途艰难,所以悲痛难绝。

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仅仅一首以浮云而做的词,又怎能表达其中的忧思郁闷呢。

驰归百年内,唯愿展所钦。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只盼望自己能一展所长。

胡为不归欤,坐使年病侵。
为什么现在还不能归去呢,因为常年病痛无法出行。

未老霜绕鬓,非狂火烧心。
还未年老双鬓却已斑白,只是因为心中忧思太多。

太行何难哉,北斗不可斟。
越过太行山有多困难呢,美酒连那酒杯都不能斟满。

夜静星河出,耿耿辰与参。
寂静夜晚星河满天,就像黎明时那般明亮。

佳人夐青天,尺素重于金。
心中佳人相隔万里,一纸书信重于千金。

泬寥群动异,眇默诸境森。
天气晴朗各种动物们都出来觅食,在那一望无际的森林里随处可见。

苔衣上闲阶,蟋蟀催寒砧。
因少有人来石阶上已长满青苔,不时传来的蟋蟀声更让人觉得凄冷萧瑟。

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
想要立足以展才能,却始终不得机会,道路险阻不容有一点闪失。

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
三年了还不能回到故乡,安定无忧的生活仿佛已与我有千里之遥。

梦魂无重阻,离忧罔古今。
在梦里总能毫无困阻的回去,离思忧愁的心情是不分古今的。

胡为不归欤,辜负匣中琴。
为什么现在还不能回去呢,让我如何能对得起这匣中之琴。

腰下是何物,牵缠旷登寻。
腰下的植物不知是和品种,总是想攀附着身子往高处爬。

朝与名山期,夕宿楚水阴。
与山峦一起等待清晨,与江河一起迎接傍晚的到来。

楚水殊演漾,名山窅岖嵚。
湖面水波荡漾,崇山峻岭连绵不绝。

客从洞庭来,婉娈潇湘深。
从远方来到此处,无法了解这江河有多深。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柑橘柚子生产于南方,南飞的大雁只留下秋天的声音。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下方芳草绵延不尽,上边的橘林正当茂盛。

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
拿着火烛探寻那幽深洞穴,那奔腾的波涛好似天然的珍宝。

蒲荷影参差,凫鹤雏淋涔。
香蒲与荷花纵横交错,那些才出生不久的野鸭、白鹤幼鸟也被淋的浑身湿透。

浩歌惜芳杜,散发轻华簪。
放声高歌为那甘棠惋惜,用簪子轻轻的挽起散发。

胡为不归欤,泪下沾衣襟。
为什么还不回去呢,心中愁苦泪流满面,不禁打湿衣衫。

鸢飞戾霄汉,蝼蚁制鳣鱏。
鸢鸟极度渴望飞上那遥远天河,渺小的蝼蚁也可以制住比它强大的大鱼。

赫赫大圣朝,日月光照临。
国家正值强大繁荣时期,好似被日月照耀那般耀眼。

圣主虽启迪,奇人分湮沈。
君主虽然知道重视贤臣,但还是有很多有识之士被埋没而无法施展抱负。

层城登云韶,王府锵球琳。
王宫中的音乐未曾停止,王府环佩声不觉。

鹿鸣志丰草,况复虞人箴。
正因为我希望能为国尽力,所以更加应该劝诫君王啊。

故枥思疲马,故窠(kē)思迷禽。
枥:马槽。窠:昆虫、鸟兽的巢穴。

浮云蔽我乡,踯(zhí)迷(zhú)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cén)。
岑:小而高的山。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lín)。
秋霖:秋天所下的大雨。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驰归百年内,唯愿展所钦(qīn)。

胡为不归欤,坐使年病侵。
胡:为什么,何故。

未老霜绕鬓(bìn),非狂火烧心。
烧心:心急如焚;烦恼。

太行何难哉,北斗不可斟。
北斗:北斗七星排列成斗勺形,因以喻酒器。

夜静星河出,耿(gěng)耿辰与参。
耿耿:明亮貌。辰:同“晨”,清早。

佳人夐(xiòng)青天,尺素重于金。
夐:远。尺素:这里指书信。

泬寥(liáo)群动异,眇(miǎo)默诸境森。
泬寥:指晴朗的天空。群动:各种动物。眇默:悠远;空寂。

苔衣上闲阶,蟋蟀催寒砧(zhēn)。
苔衣:泛指苔蘚。寒砧:指寒秋的捣衣声。砧,捣衣石。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秋景的冷落萧条。

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
立身:立足;安身。

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

梦魂无重阻,离忧罔(wǎng)古今。
罔:无,没有。

胡为不归欤(yú),辜负匣中琴。

腰下是何物,牵缠旷登寻。
牵缠:纠缠。登寻:登高寻觅。

朝与名山期,夕宿楚水阴。

楚水殊演漾(yàng),名山窅岖嵚(qīn)。
演漾:水波荡漾。窅:深远。岖嵚:形容山势峻险。

客从洞庭来,婉娈(luán)潇湘深。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遗:余,留。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
凌波:奔腾的波浪;波涛。天琛:天然出產的珍宝。

蒲荷影参差,凫(fú)鹤雏(chú)淋涔(cén)。
蒲荷:香蒲与荷的合称。淋涔:水流滴貌。

浩歌惜芳杜,散发轻华簪(zān)。
浩歌: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胡为不归欤,泪下沾衣襟。

鸢(yuān)飞戾(lì)霄汉,蝼蚁制鳣(zhān)鱏(xún)。

赫赫大圣朝,日月光照临。

圣主虽启迪,奇人分湮沈。

层城登云韶,王府锵(qiāng)球琳。
层城:指京师;王宫。云韶:黄帝《云门》乐和虞舜《大韶》乐的并称。后泛指宫廷音乐。球琳:球、琳皆美玉名。亦泛指美玉。

鹿鸣志丰草,况复虞人箴。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游子漂泊在外的悲愁心情。他思念着自己故乡的老马和野鸟,却被浮云所遮蔽。他的游历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他无法回家,这让他感到极度的孤独和困惑。他发出了深深的叹息,感慨自己的艰难和迷茫。 作者通过描绘游子的内心世界以及周围的景物,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传递出对人生意义的反思。他在诗中提到了许多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寄托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在命运面前的脆弱和无奈。

qín
yún xiāng
zhí yóu yín
yóu bēi jiǔ zhì
yún dōng cén
táng tóng
luò qiū lín
jiān zāi yuǎn yóu
suǒ bēi zhì yín
wéi yún
fèn sāi shuí néng jìn
chí guī bǎi nián nèi
wéi yuàn zhǎn suǒ qīn
wéi guī
zuò shǐ 使 nián bìng qīn
wèi lǎo shuāng rào bìn
fēi kuáng huǒ shāo xīn
tài háng nán zāi
běi dòu zhēn
jìng xīng chū
gěng gěng chén cān
jiā rén xuàn qīng tiān
chǐ zhòng jīn
jué liáo qún dòng
miǎo zhū jìng sēn
tái shàng xián jiē
shuài cuī hán zhēn
shēn
唐朝顾况顾况
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
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
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
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离乡背井的人在异地漂泊的孤独和无奈。鸣雁南飞的声音不断传来,让他思念家乡;湍急的波浪似乎阻隔了通往故土的道路。风尘满面,双鬓已经斑白,流下的眼泪滴在天涯海角。他感到自己和故乡的联系已经逐渐断绝,而身处异乡的景物却不断更新,使他更加孤独和失落。最后,他决定放弃官场的荣华富贵,回到吴渚归隐,只为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享受简单的生活。

míng yàn liáo liáo běi xiàng pín
chù shì tōng jīn
fēng chén hǎi nèi lián shuāng bìn
lèi tiān cǎn shēn
yīn shū yīng wàng jué
xiāng jǐng yòu gèng xīn
biàn 便 pāo yìn shòu cóng guī yǐn
zhǔ xiāng chún màn chūn
唐朝顾况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pín)笑语和。

月殿(diàn)影开闻夜漏(lòu),水晶帘卷近秋河。
闻夜漏:这里指夜深。秋河:指银河。

 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处,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前二句写听到别处的笙歌笑语,相形到自己这里的寂寞;第三句是夜深听漏难以入眠,最后一句写自己独自卷帘看天上的银河,极言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如此相形比作,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于言外。

lóu tiān bàn shēng
fēng sòng gōng pín xiào
yuè diàn 殿 yǐng kāi wén lòu
shuǐ jīng lián juàn jìn qiū
唐朝顾况顾况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致金满屋。
为髡为钳,如视草木。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
彼受其福。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劝不举。
不从...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惨的故事。故事中,一个孩子在福建出生,被福建的官员夺走,并施以酷刑,最终将其杀害。作为补偿,官员给予了家人一些金钱和财宝。然而,这样的赔偿无法弥补家庭所受到的伤害。母亲非常后悔当初要生下这个孩子,但现在已经晚了,她心碎流泪,即使死了也不能和孩子团聚。整个故事透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和对人性的怀疑。

jiǎn shēng mǐn fāng
mǐn zhī
nǎi jué yáng
wéi zāng wéi huò
zhì jīn mǎn
wéi kūn wéi qián
shì cǎo
tiān dào zhī
shén dào zhī
shòu
láng bié jiǎn
huǐ shēng
shēng
rén quàn
cóng rén yán
guǒ huò shì
jiǎn bié láng
xīn cuī xuè xià
jué tiān
nǎi zhì huáng quán
zài láng qián
唐朝顾况顾况
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闲。
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粘苔作山色。
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
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
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野人在夜晚梦到江南山的情景,他被深山中的松桂所吸引。醒来后,他长叹一口气,感叹这深山幽谷的美景如同一幅用帖藓、粘苔构成的画卷,令人赞叹不已。 日复一日,野人无所事事,只是欹眠观察四周的景色,如同飞云、飞雨等自然现象,还有潜藏在山间的猛兽,彷佛龙虎咆哮。他所处的环境异常险峻,充满着神秘与冷寂。 最后两句描述了一个小孩子站在栏杆旁,俯视着深谷,仿佛也在感叹着山中景致的美丽。整个诗歌营造出一种清幽、神奇、富有生命力的自然气息,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rén mèng jiāng nán shān
jiāng nán shān shēn sōng guì xián
rén jiào hòu zhǎng tàn
tiē xiǎn zhān tái zuò shān
mén shì rèn yíng
zhōng mián guān
bái yún fēi chū
èr fēi yán qián
sān téng páo xiāo
lǎn lóng zāo
yǎn qiào qiàn kōng tán dòng hán
xiǎo ér liǎng shǒu lán gàn
唐朝顾况顾况
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这首诗描述了花落深宫,莺鸟也感到悲伤。在上阳宫,宫女们的恋情纠葛总是让人心碎。虽然君王的恩泽就像东流的水那样永不停歇,但叶子上的诗句却寄托着宫女们无尽的思念,不知道将要送给谁。整首诗充满了怨情和离愁,表现出宫廷生活中令人沉重的抑郁和无奈。

huā luò shēn gōng yīng bēi
shàng yáng gōng duàn cháng shí
jūn ēn dōng liú shuǐ
shàng shī shuí
唐朝顾况顾况
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
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色,古老的庙宇坐落在枫林和江水之间。在天空中,寒鸦和雁飞翔,它们在飞行中不断地互相交流。在远处的大孤山和小孤山之间,有一艘归程的客船,在洞庭湖上划过闪耀着月光的波浪。整首诗给人以平静、祥和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miào fēng lín jiāng shuǐ biān
hán jiē fàn yàn héng tiān
shān yuǎn xiǎo chū
yuè zhào dòng tíng guī chuán
唐朝顾况顾况
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
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
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思乡心切的人,他离开家乡已经很久,常常感到孤独和忧愁。尽管他身在异地,但他仍然想念故园的美景和旧日的游玩,即使是千里之外,也还能够听到百舌鸟在凌晨五点的歌声。虽然他一路上遭遇雨水,但他仍然无法进入乡村山中的房屋中。最后,他怀念故园中桃花盛开的画面,以及伊水向东流淌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chūn chóu
zhōng nián jiù yóu
jiā qiān wài
bǎi shé gèng tóu
piān féng
xiāng shān lóu
yuán táo yuè
shuǐ xiàng dōng liú
唐朝顾况顾况
江城吹晓角,愁杀远行人。
汉将犹防虏,吴官欲向秦。
布帆轻白浪,锦带入红尘。
将底求名宦,平生但任真。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旅人在江城听到清晨吹响的号角,感到愁苦万分。他意识到他仍然处在危险之中,因为汉朝的将领们仍然需要防备匈奴入侵。与此同时,吴国官员们则计划向秦国进发,这也可能带来新的战乱。尽管如此,旅人还是决定继续前行,像一条轻盈的布帆穿过波涛,插上华丽的锦带,走入红尘深处。他所追求的不是名利,而是真正的自由和真实的生活。

jiāng chéng chuī xiǎo jiǎo
chóu shā yuǎn háng rén
hàn jiāng yóu fáng
guān xiàng qín
fān qīng bái làng
jǐn dài hóng chén
jiāng qiú míng huàn
píng shēng dàn rèn zhēn
唐朝顾况顾况
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
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
不知叠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桥。
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作战的地方,在那里曾经是人迹罕至,只有流水声陪伴。现在,春草从汀洲长出,让这个地方变得生机勃勃。从楼中可以看到标志性的赤城山,但不知道还有谁会跨过叠嶂和重霞去到这个地方,或者去往石桥的彼岸。诗人的家位于双峰兰若之间,孤独的秋磬叮当响起,通往极浦的山上的鸟儿也飞走了,但月亮已经升起,让人们在青林下无法入睡。这首诗将曾经的战斗地点转化为一个寂静而美好的地方,传达出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shì nián zhēng zhàn chù
céng jīng yǒng jué rén háng
qiān jiā duì liú shuǐ
wéi yǒu tīng zhōu chūn cǎo shēng
lín shì yáo
lóu zhōng wàng jiàn chì chéng biāo
zhī dié zhàng zhòng xiá
gèng yǒu rén shí qiáo
jiā zài shuāng fēng lán ruò biān
shēng qiū qìng yān
shān lián niǎo fēi jìn
yuè shàng qīng lín rén wèi mián
更多关于顾况的古诗>>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