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登楼寄王卿

朝代:唐朝 作者: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pān lín hèn tóng
chǔ yún cāng hǎi qióng
shù jiā zhēn chǔ qiū shān xià
jùn jīng zhēn hán zh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开头两句“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而在用笔上,却又有委婉曲折之妙。一、二两句采用的都是节奏比较和缓的“二二三”的句式:“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在这里,意义单位与音韵单位是完全一致的,每句七个字,一波而三折,节奏上较之三、四句的“四三”句式,“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显然有缓急的不同。句中的自对,也使这两句的节奏变得徐缓。“踏阁”与“攀林”,“楚云”与“沧海”,分别在句中形成自对。朗读或默诵时,在对偶成分之间自然要有略长的停顿,使整个七字句进一步显得从容不迫。所以,尽管诗人的感情是强烈的,而在表现上却又不是一泻无余的,它流荡在舒徐的节律之中,给读者以离恨绵绵、愁思茫茫的感觉。

三、四句承一、二句而来,是“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的展示。在前两句中,诗人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歌唱;到这后两句,写法顿变,用似乎冷漠的笔调随意点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粗粗看去,不免感到突兀费解;细细想来,又觉得惟有这释写,才静隋真景切、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登楼怀友这一主题。

第三句秋风里传来“数家”零零落落的砧杵声,表现了五代南唐李煜《捣练子》“断续寒砧断续风”的意境。“秋山下”,点明节令并交代“数家砧杵”的地点。“秋山”的景色也是萧索的。全句主要写听觉,同时也是诗人见到的颇为冷清的秋景的一角。最后一句着重写极目远望所见的景象。用“一郡”形容“荆榛”,几乎塞满了全郡。而“寒雨中”三字,又给“一郡荆榛”平添了一道雨丝织成的垂帘,使整个画面越发显得迷离恍惚。这一句主要诉诸视觉,而在画外还同时响着不断滴落的雨声。

三、四两句写景,字字不离诗人的所见所闻,正好切合诗题中的“登楼”。然而,诗人又不只是在单纯地写景。砧杵声在诗词中往往是和离情连在一起的,正是这种凄凉的声音震动了他的心弦,激起了他难耐的孤寂之感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秋风秋雨愁煞人,诗人又仿佛从迷迷潆漾的雨中荆榛的画面上,看到了自己离恨别绪引起的无边的惆怅迷惘的具体形象。因而。进入诗中的“砧杵”“荆榛”“寒雨”,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是他用自己的怨别伤离之情开凿出来的艺术境界。所以,三、四句虽然字字作景语,实际上却又字字是情语;字字不离眼前的实景,而又字字紧扣住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采用虚实相生的写法。一、二句直抒,用的是虚笔;三、四句写景,用的是实笔。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虚笔概括了对友人的无穷思念.为全诗定下了抒写离情的调子。在这两句的映照下,后面以景寓情的句子才不致被误认为单纯的写景。景中之情虽然含蓄,却并不隐晦。实笔具体写出对友人的思念,使作品具有形象的感染力,耐人寻味,又使前两句泛写的感情得以落实并得到加强。虚实并用,使通篇既明朗又不乏含蓄之致,既高度概括又形象、生动。

参考资料:
1、俞平伯等著唐诗鉴赏辞典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8:第742-744页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登上楼阁观景,攀上丛林览胜,只恨当年和我一起携手登楼,相约上山的王卿已经远去多时,景同而人已无。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面对着苍茫天空,滔滔大海,引起我无限情思。秋风吹拂的山下,传来断断续续的砧杵声。极目远眺,荆榛树丛莽莽一片,一望无际,几乎塞满了全郡的每一处。

参考资料:
1、姬沈育选注大唐诗作: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07:第174页

踏阁攀(pān)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楼:指滁州北楼。王卿:诗人的朋友。卿:是对人的尊称或朋友间的亲切称呼。阁:险峻处架木通行的小路。恨不同:恨不能共同踏阁。楚云沧海:指诗人在楚地,而王卿在海滨。

数家砧(zhēn)杵(chǔ)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数家:极言人烟寥落。砧杵:捣衣所用的工具。这里是砧杵声,指代秋声。

参考资料:
1、姬沈育选注大唐诗作: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07:第174页
相关赏析

登楼寄王卿赏析

 王卿是作者的好友,以前常一同攀林登山,赋诗抒怀,后来南北一方,作者对他非常挂念。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诗人独自攀山登楼,目睹四野一片荒凉景象,感慨万千,不由想起以往与王卿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于是下了这首...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登楼寄王卿创作背景

诗人与王卿以前常一同攀林登山,赋诗抒怀,后来南北一方,诗人对他非常挂念。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诗人独自攀山登楼,目睹四野一片荒凉景象,感慨万千,不由想起以往与王卿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于是下了这首七绝。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1?),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充当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来折节读书,应举成进士,任过洛阳丞。曾一度辞官闲居,德...详情
相关作品
唐朝韦应物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最是喜爱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独怜幽草涧(jiàn)边生,上有黄鹂(lí)深树鸣。
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dù)无人舟自横。
春潮:春天的潮汐。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漂浮。

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lián yōu cǎo jiàn biān shēng
shàng yǒu huáng shēn shù míng
chūn cháo dài wǎn lái
rén zhōu héng
唐朝韦应物韦应物
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
芳草归时遍,情人故郡多。

禁钟春雨细,宫树野烟和。
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少年在汾河畔旅行时的景象。他身上带着印章,走过了汾河,看到了满地盛开的芳草,思念故乡的情人。此时禁钟悠悠,春雨细细,皇宫中的树木和野外的烟雾交相辉映。最后,少年在东桥与远方相望的人告别,微风吹起了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江水。整首诗表现出对青春岁月、离别之情以及对自然美好景象的感慨。

shǎo nián chū dài yìn
fén shàng yòu jīng guò
fāng cǎo guī shí biàn
qíng rén jùn duō
jìn zhōng chūn
gōng shù yān
xiàng wàng dōng qiáo bié
wēi fēng
唐朝韦应物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可惜这高雅的《白雪》古曲,没有遇到欣赏它的知音。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我因为军事而忙碌不安,失意流落在淮海之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山涧的树上沾满清晨的雨露,山鸟在暮春中悲啼不停。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我只有这一瓢酒,希望可以用来慰藉奔波的生活。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白雪:古琴曲名,传为春秋师旷所作。

恓(xī)惶(huáng)戎(róng)旅下,蹉(cuō)跎(tuó)淮海滨。
恓惶:忙碌不安貌。戎旅:军旅,兵事。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lòng)馀(yú)春。
哢:鸟鸣,鸟叫。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孟郊在战乱年代漂泊流浪的遭遇和寂寞无助的心情。他感叹自己写的《可怜白雪曲》没有遇到欣赏它的人,像白雪一样孤独无依。他经历了多次征战,在淮海边度过了很长时间的艰难岁月,但是他对生活的希望从未消失。他观赏着涧中树木被晨雨打湿,听着山鸟欢唱的声音,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而且他有一瓢美酒可以让他忘却疲惫和尘世的困扰。整首诗表现出了诗人对生命的坚定和对理想的追寻。

lián bái xuě
wèi zhī yīn rén
huáng róng xià
cuō tuó huái hǎi bīn
jiàn shù hán cháo
shān niǎo chūn
yǒu piáo jiǔ
wèi fēng chén
唐朝韦应物韦应物
清露夏天晓,荒园野气通。
水禽遥泛雪,池莲迥披红。

幽林讵知暑,环舟似不穷。
顿洒尘喧意,长啸满襟风。

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清晨的景色。清晨时分,露水凝结在荒园中的花草叶片上,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野气四溢,让人感到自然的生命力。远处的水禽在雪白的水面上游泳,形成了美丽的景象。而池塘中的莲花也在清晨的阳光下绽放出了鲜艳的红色。 诗人认为,在幽深的林间,即使是夏日炎炎,也不会感到过于燥热,环舟穿行其间,仿佛没有尽头。此时,诗人有种豁达的感觉,似乎所有的尘嚣都被洗涤掉了,只有自己的长啸声和胸中充盈的风在回荡。整首诗透露着淡泊宁静、自然至美的意境。

qīng xià tiān xiǎo
huāng yuán tōng
shuǐ qín yáo fàn xuě
chí lián jiǒng hóng
yōu lín zhī shǔ
huán zhōu qióng
dùn chén xuān
zhǎng xiào mǎn jīn fēng
唐朝韦应物韦应物
野水滟长塘,烟花乱晴日。
氤氲绿树多,苍翠千山出。

游鱼时可见,新荷尚未密。
屡往心独闲,恨无理人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有着长长水塘和苍翠山峦的美丽自然景色,阳光下烟花绽放,气息清新。在绿树和山峰中,游鱼自由地游弋,荷叶尚未完全生长。诗人经常来到这里,享受孤独的思考时光,但却感到无能为力地面对那些不理性的人和事物,心中充满着悲愤和无奈。

shuǐ yàn zhǎng táng
yān huā luàn qíng
yīn yūn 绿 shù duō
cāng cuì qiān shān chū
yóu shí jiàn
xīn shàng wèi
wǎng xīn xián
hèn rén shù
唐朝韦应物韦应物
广陵三月花正开,花里逢君醉一回。
南北相过殊不远,暮潮从去早潮来。

这首诗的意境描述了春天的广陵城,花开满城,美景如画。诗人逢到了一个心仪的女子,在花海中一起醉饮欢聚。尽管南北相隔,但相遇在这个美丽的城市,让他们感觉并不远。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光阴易逝的感叹,暮潮从东方退去,早潮又从西方涌来,寓意着时光的流转,生命的短暂。整篇诗充满了浓郁的唯美主义色彩。

guǎng 广 líng sān yuè huā zhèng kāi
huā féng jūn zuì huí
nán běi xiàng guò shū yuǎn
cháo cóng zǎo cháo lái
唐朝韦应物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在这秋夜我心中怀念着你,一边散步一边咏叹这初凉的天气。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寂静的山中传来松子落地的声音,遥想你应该也还未入睡。

怀君属(zhǔ)秋夜,散步咏凉天。
属:正值,适逢,恰好。

空山松子落,幽(yōu)人应未眠。
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如果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它是一首怀人诗。

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即怀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

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而这三、四两句又是紧扣一、二两句的。第三句“空山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平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像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而这首韦应物的怀人诗,则属于后者。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上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或时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说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想思却近在咫尺。

huái 怀 jūn shǔ qiū
sàn yǒng liáng tiān
kōng shān sōng luò
yōu rén yīng wèi mián
唐朝韦应物韦应物
俗吏闲居少,同人会面难。
偶随香署客,来访竹林欢。

暮馆花微落,春城雨暂寒。
瓮间聊共酌,莫使宦情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官员闲暇时如何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享受清静自然的乐趣。 第一句“俗吏闲居少”,指的是普通的官员很少有时间能够放松身心,安然居住。第二句“同人会面难”,说明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并不容易。 第三句“偶随香署客,来访竹林欢”,表达了主人公碰巧遇到外来客人,邀请他们一起去竹林中游玩。第四句“暮馆花微落,春城雨暂寒”,描绘出景色优美但氛围略带凉意的环境。 最后两句“瓮间聊共酌,莫使宦情阑”,则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可以一起喝酒谈天,但不要沉迷于权力和名利之中,保持纯净的心灵。

xián shǎo
tóng rén huì miàn nán
ǒu suí xiāng shǔ
lái fǎng 访 zhú lín huān
guǎn huā wēi luò
chūn chéng zàn hán
wèng jiān liáo gòng zhuó
shǐ 使 huàn qíng lán
唐朝韦应物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名为“洁性”的饮品,它具有净化心灵的功效。作者认为这种饮品是在山野之间自然生长出来的,因此信仰它的灵性和味道。 作者在郡里遇到了它,并将其带回家中种植在荒园中。他高兴地看着它和其他草木一起茁壮成长,并享受着与那些追求幽静的人们分享对这种饮品的研究和交流的快乐。

jié xìng
wéi yǐn chén fán
xìn líng wèi
běn chū shān yuán
liáo yīn jùn
ěr zhí huāng yuán
suí zhòng cǎo zhǎng
yōu rén yán
唐朝韦应物韦应物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芳。
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
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试用官员前往嵩阳山的情景。春天,他在山间行走,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他身穿新绶色的腰带,衣服上还残留着旧芸香的气息。路途中,他经过了绿树茂盛的地方,长时间地旅行。最后,他期待自己能够传承善政,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以此慰劳自己的高贵堂堂之位。

shì xiàng sōng yáng
chūn shān zhí zhú fāng
yāo chuí xīn shòu
mǎn jiù yún xiāng
qiáo shù bié shí 绿
chéng guān wài zhǎng
zhī yīng chuán shàn zhèng
wèi gāo táng
更多关于韦应物的古诗>>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