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诚园闻笛

朝代:唐朝 作者:窦牟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céng jué zhū yīng jǐn yīn
huāng cǎo fǎng 访 chén
qiū fēng 西 yuán lèi
mǎn shān yáng r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马燧立下战功无数,但是诗人感怀的不是他的赫赫战绩,而是他的仁者之心。史载马燧务勤教化,禁止横征暴敛,去除苛刻烦琐;宽以待下,士众临阵“无不感慨用命,斗必决死”。马氏一生大节,追述起来,足成一书。但作者运用典故,只一句就把这意思灵活表达出来了。“绝缨”事出《战国策》:楚庄王有一次夜宴群臣,日暮酒酣,殿上烛灭,有人乘暗戏牵楚庄王所宠美人的衣裳,美人扯断其冠缨(帽带),以告王,命立即点烛,以便追查。楚庄王不欲因此处分人,遂命群臣皆绝缨而后燃烛,使得难以识别出先绝缨的那个人来。后来吴军攻楚,那个戏牵美人衣襟的人临阵特别卖命。“吐茵”事出《汉书》:西汉丞相丙吉宽待属吏,他的车夫嗜酒,有一次喝多了呕吐在车上,弄脏了华丽的车垫(锦茵),左右的人想斥逐这个车夫,而丙吉认为不过弄脏一张车茵(席),不为大过,无须大惊小怪,不至于赶走他。此诗首句就是通过这两个典型的故事,刻画出一个目光远大、胸次宽广的人物形象。一句中实用两事,语言极为凝炼。

次句直陈追慕先贤的心情,“欲披荒草访遗尘”,咏凭吊事兼写出旧园遗址的荒凉。“朱缨”“锦茵”与“荒草”“遗尘”的对照,突出了一种今昔盛衰之感。

紧接着,后两句写诗人怀古伤今的悲痛,又用了两个典故。“西园”系建安诗人在邺城的宴游之所,为曹植所建,后经丧乱,曾与其会的刘桢旧地重游,感怀为诗云:“步出北门寺,遥望西苑园。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西园泪”即谓此。“山阳”(今河南修武)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其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山阳笛”即指此。用此二事写物是人非之慨是很贴切的。但这两句用典与前两句有所不同,它是融合在写景抒情之中的。秋风、园苑,是眼前景;闻笛、下泪,是眼前事。但谓之“山阳笛”、“西园泪”,就赋予笛、泪以特定感情内容,限制同时又丰富了诗意的内涵。三句的“忽”字值得玩味,“披荒草访遗尘”,尚能自持,忽然洒泪,却是“闻笛”的缘故。“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思旧赋》),那如泣如诉的笛声,一下把诗人推入向秀赋的意境,使他怆然涕下。所谓“山阳笛里人”,是向秀因闻笛而感伤怀念的逝者。《思旧赋》中还说:“惟(思念)古昔以怀人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何往)”,正好借来作为“欲披荒草访遗尘”到“满目山阳笛里人”的注脚。但也不尽是怀旧而已,它包含一种不平之鸣,就是如沈德潜所说“伤马氏以见德宗之薄”(《唐诗别裁》卷十九)。

如前所述,后两句用典较虚(活),前两句用典较实。其中道理,可用姜夔的“僻事实用,熟事虚用”(《白石道人诗说》)八字说明。僻事如用得太虚,则不易为人理会,故宜实用。“绝缨”“吐茵”之事,旁人罕用,就属僻事之列。熟事如用得过实,则未免乏味,活用则耐人含咀。“山阳笛”为人所习用,就属熟事之列。

与窦牟差不多同时代的诗人赵嘏有首《经汾阳旧宅》,诗云:“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是怀念唐朝中兴元勋郭子仪之作,主题与窦牟这首《奉诚园闻笛》略近。两诗对照,则赵诗见白描之工,而此诗擅用典之妙。

参考资料:
1、周啸天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41-743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马燧就像楚庄王和丙吉那样仁厚贤良,我拨开荒草前来寻访这位先贤的遗迹。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秋风中传来的阵阵笛声让人留下泪水,此时的我不禁深深地怀念着先贤马燧。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30-431

曾绝朱缨吐锦茵(yīn),欲披荒草访遗(yí)尘。
奉诚园:原是唐代中兴名将马燧(726—795)的园苑,在长安安邑坊内。此诗题注:园,马侍中故宅。“曾绝”句:此句有两处用典。一处为“绝朱缨”,用楚庄王典故。披:分开。遗尘:指前人行动所留的痕迹。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西园:东汉末年曹植所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当时曹植建西园和建安诸诗友宴游。经乱,曾参会的刘桢重至感怀乃至潸然泪下。山阳笛:晋向秀和嵇康、吕安友善,后嵇、吕皆被杀,向秀西归过嵇康旧居,听有人吹笛,声嘹亮,因忆旧游,作《思旧赋》,中有“经山阳之旧庐”。后成物是人非之典故。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30-431
创作背景

奉诚园闻笛创作背景

奉诚园原是唐代中兴名将马燧的园苑。此诗是作者经过马氏故园遗址时为追怀马燧而作,抒发作者凭吊先贤的感慨。

作者介绍
窦牟
窦牟(749-822)字贻周,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贞元进士,历任留守判官.尚书都官郎中,泽州刺史,终国子司业。原有集,已失散。有集十卷,今...详情
相关作品
唐朝窦牟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马燧就像楚庄王和丙吉那样仁厚贤良,我拨开荒草前来寻访这位先贤的遗迹。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秋风中传来的阵阵笛声让人留下泪水,此时的我不禁深深地怀念着先贤马燧。

曾绝朱缨吐锦茵(yīn),欲披荒草访遗(yí)尘。
奉诚园:原是唐代中兴名将马燧(726—795)的园苑,在长安安邑坊内。此诗题注:园,马侍中故宅。“曾绝”句:此句有两处用典。一处为“绝朱缨”,用楚庄王典故。披:分开。遗尘:指前人行动所留的痕迹。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西园:东汉末年曹植所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当时曹植建西园和建安诸诗友宴游。经乱,曾参会的刘桢重至感怀乃至潸然泪下。山阳笛:晋向秀和嵇康、吕安友善,后嵇、吕皆被杀,向秀西归过嵇康旧居,听有人吹笛,声嘹亮,因忆旧游,作《思旧赋》,中有“经山阳之旧庐”。后成物是人非之典故。

马燧立下战功无数,但是诗人感怀的不是他的赫赫战绩,而是他的仁者之心。史载马燧务勤教化,禁止横征暴敛,去除苛刻烦琐;宽以待下,士众临阵“无不感慨用命,斗必决死”。马氏一生大节,追述起来,足成一书。但作者运用典故,只一句就把这意思灵活表达出来了。“绝缨”事出《战国策》:楚庄王有一次夜宴群臣,日暮酒酣,殿上烛灭,有人乘暗戏牵楚庄王所宠美人的衣裳,美人扯断其冠缨(帽带),以告王,命立即点烛,以便追查。楚庄王不欲因此处分人,遂命群臣皆绝缨而后燃烛,使得难以识别出先绝缨的那个人来。后来吴军攻楚,那个戏牵美人衣襟的人临阵特别卖命。“吐茵”事出《汉书》:西汉丞相丙吉宽待属吏,他的车夫嗜酒,有一次喝多了呕吐在车上,弄脏了华丽的车垫(锦茵),左右的人想斥逐这个车夫,而丙吉认为不过弄脏一张车茵(席),不为大过,无须大惊小怪,不至于赶走他。此诗首句就是通过这两个典型的故事,刻画出一个目光远大、胸次宽广的人物形象。一句中实用两事,语言极为凝炼。

次句直陈追慕先贤的心情,“欲披荒草访遗尘”,咏凭吊事兼写出旧园遗址的荒凉。“朱缨”“锦茵”与“荒草”“遗尘”的对照,突出了一种今昔盛衰之感。

紧接着,后两句写诗人怀古伤今的悲痛,又用了两个典故。“西园”系建安诗人在邺城的宴游之所,为曹植所建,后经丧乱,曾与其会的刘桢旧地重游,感怀为诗云:“步出北门寺,遥望西苑园。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西园泪”即谓此。“山阳”(今河南修武)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其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山阳笛”即指此。用此二事写物是人非之慨是很贴切的。但这两句用典与前两句有所不同,它是融合在写景抒情之中的。秋风、园苑,是眼前景;闻笛、下泪,是眼前事。但谓之“山阳笛”、“西园泪”,就赋予笛、泪以特定感情内容,限制同时又丰富了诗意的内涵。三句的“忽”字值得玩味,“披荒草访遗尘”,尚能自持,忽然洒泪,却是“闻笛”的缘故。“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思旧赋》),那如泣如诉的笛声,一下把诗人推入向秀赋的意境,使他怆然涕下。所谓“山阳笛里人”,是向秀因闻笛而感伤怀念的逝者。《思旧赋》中还说:“惟(思念)古昔以怀人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何往)”,正好借来作为“欲披荒草访遗尘”到“满目山阳笛里人”的注脚。但也不尽是怀旧而已,它包含一种不平之鸣,就是如沈德潜所说“伤马氏以见德宗之薄”(《唐诗别裁》卷十九)。

如前所述,后两句用典较虚(活),前两句用典较实。其中道理,可用姜夔的“僻事实用,熟事虚用”(《白石道人诗说》)八字说明。僻事如用得太虚,则不易为人理会,故宜实用。“绝缨”“吐茵”之事,旁人罕用,就属僻事之列。熟事如用得过实,则未免乏味,活用则耐人含咀。“山阳笛”为人所习用,就属熟事之列。

与窦牟差不多同时代的诗人赵嘏有首《经汾阳旧宅》,诗云:“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是怀念唐朝中兴元勋郭子仪之作,主题与窦牟这首《奉诚园闻笛》略近。两诗对照,则赵诗见白描之工,而此诗擅用典之妙。

céng jué zhū yīng jǐn yīn
huāng cǎo fǎng 访 chén
qiū fēng 西 yuán lèi
mǎn shān yáng rén
唐朝窦牟
卫郊多垒少人家,南渡天寒日又斜。
君子素风悲已矣,杏园无复一枝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和岁月流逝所带来的破坏和失落的感叹。 第一句描述了郊外有很多军事堡垒,但是人们稀少,暗示着战争破坏了社会、伤害了民众。 第二句中“南渡天寒日又斜”描绘的是时光的流逝和寒冷的气息。渡河象征着时光在不断前行,天寒日斜则暗示着时间正在流逝。 第三句“君子素风悲已矣”展现了作者对于君子(指高尚的人物)遭受苦难和悲伤的同情之情。“素风”意为高尚的品德,表示君子的精神品质已经被摧毁,引申为整个社会的道德败坏和文化破坏。 最后一句“杏园无复一枝花”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失落和绝望。杏园原本是花开满园的地方,但现在却没有一朵花,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破坏的力量。

wèi jiāo duō lěi shǎo rén jiā
nán tiān hán yòu xié
jūn fēng bēi
xìng yuán zhī huā
唐朝窦牟
紫陌纷如画,彤庭郁未晨。列星沈骑火,残月暗车尘。
隐轸排霄翰,差池跨海鳞。玉声繁似乐,香泽散成春。
叹息驱羸马,分明识故人。一生三不遇,今作老郎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景,其中有星辰璀璨、残月若隐若现的景象。诗人惋惜自己一生中错过了三次与重要人物相遇的机会,如今已是晚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如“玉声繁似乐”、“香泽散成春”。整首诗既有恬静与憧憬,也有惆怅与感慨,充满着深沉的情感。

fēn huà
tóng tíng wèi chén
liè xīng shěn huǒ
cán yuè àn chē chén
yǐn zhěn pái xiāo hàn
chà chí kuà hǎi lín
shēng fán
xiāng sàn chéng chūn
tàn léi
fèn míng shí rén
shēng sān
jīn zuò lǎo láng shēn
唐朝窦牟
有事郊坛毕,无私日月临。岁华春更早,天瑞雪犹深。
玉辇回时令,金门降德音。翰飞鸳别侣,丛植桂为林。
粉泽资鸿笔,薰和本素琴。礼成戎器下,恩彻鬼方沈。
麟爵来称纪...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描述了一系列宫廷中的盛事和祈福,包括封赏、音乐、文学、军事和各种庆功宴会等。这些事件都是为了庆祝新年和皇帝的统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权力的崇敬和向往。在描绘这些繁华背后,作者也隐含着一些个人的感慨和遗憾,如贫困、生命不息的忧虑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yǒu shì jiāo tán
yuè lín
suì huá chūn gèng zǎo
tiān ruì xuě yóu shēn
niǎn huí shí lìng
jīn mén jiàng yīn
hàn fēi yuān bié
cóng zhí guì wéi lín
fěn hóng 鸿
xūn běn qín
chéng róng xià
ēn chè guǐ fāng shěn
lín jué lái chēng
guān shī tuì 退 jué zhēn
dào fēng huáng jìng
xiáng jǐng yuán yīn
shòu 寿 jiǔ cháo shí xiàn
nóng shū zhí xún
guó xiāng yūn cuì
tíng liáo hóng qīn
hàn wèi wén zhāng shèng
yáo tāng chén
tóu shuǐ shí
jīng chū shā jīn
chén qīn wéi jìng
jūn héng jìn fěi qīn
qiān jùn
qīng jiǔ xiāo qín
qìng yíng xīn
唐朝窦牟
忽忝诸卿位,仍陪长者车。礼容皆若旧,名籍自凭虚。
上路花偏早,空山云甚馀。却愁新咏发,酬和不相如。

这首诗的含义是,诗人自嘲官位低微,与长者同乘一辆车,尽管表面上仍保持着应有的礼仪和容貌,但实际上名望和地位都是虚幻的。路旁的花朵开放得早,山上的云雾依然缭绕不散。诗人感到忧愁的是,自己的新词难以达到高妙境界,不能与前辈的作品相比,无法酬答前人的厚爱。

tiǎn zhū qīng wèi
réng péi zhǎng zhě chē
róng jiē ruò jiù
míng píng
shàng huā piān zǎo
kōng shān yún shèn
què chóu xīn yǒng
chóu xiàng
唐朝窦牟
千门万户迷,伫立月华西。画戟晨光动,春松宿露低。
主文亲玉扆,通籍入金闺。肯念从戎去,风沙事鼓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千门万户迷雾弥漫,诗人站在月华西边。晨光下画戟闪烁,春松低垂着宿露。主文亲玉扆和通籍入金闺,象征着诗人要离开家乡去从军。然而,诗人仍然记得自己的责任,即使是在风沙之中,他也愿意为国家的荣誉和安全而奋斗。整首诗传达出了离别之苦与决心坚定的情感。

qiān mén wàn
zhù yuè huá 西
huà chén guāng dòng
chūn sōng xiǔ 宿
zhǔ wén qīn
tōng jīn guī
kěn niàn cóng róng
fēng shā shì
唐朝窦牟
万乘西都去,千门正位虚。凿龙横碧落,提象出华胥。
望幸宫嫔老,迎春海燕初。保厘才半仗,容卫尽空庐。
要自词难拟,繇来画不如。散郎无所属,聊事穆清居。

这首诗是描述一个皇帝离开都城,留下了空荡荡的千门万户。有人凿出一条蓝色的龙来,从天而降,仿佛华胥仙境中出现的大象。望着宫廷里已经年迈的妃子们,以及春天刚到来的海燕,这个皇帝感叹他的才干只有一半,他的容颜卫士也不过是空庐。他认为自己的文笔难以表达这样的景象,即使画家尝试再现也无法做到。他没有什么特别的职责和归属,所以暂时过着清静的生活。

wàn chéng 西 dōu
qiān mén zhèng wèi
záo lóng héng luò
xiàng chū huá
wàng xìng gōng pín lǎo
yíng chūn hǎi yàn chū
bǎo cái bàn zhàng
róng wèi jìn kōng
yào nán
yáo lái huà
sàn láng suǒ shǔ
liáo shì qīng
唐朝窦牟
上陌行初尽,严城立未开。人疑早朝去,客是远方来。
伏奏徒将命,周行自引才。可怜霄汉曙,鸳鹭正徘徊。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人在清晨走在路上,城门还没有开放,有些人以为他是起早赶路去参加早朝,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远方来的客人。最后描写了天空已经开始露出曙色,鸳鸯和鹭鸟正飞翔徘徊,景象非常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了一种宁静、美好、清新的氛围,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和地位的自信,并且流露出对于远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之情。

shàng háng chū jìn
yán chéng wèi kāi
rén zǎo cháo
shì yuǎn fāng lái
zòu jiāng mìng
zhōu háng yǐn cái
lián xiāo hàn shǔ
yuān zhèng pái huái
唐朝窦牟
仙客诚难访,吾人岂易同。独游应驻景,相顾且吟风。
药畹琼枝秀,斋轩粉壁空。不题三五字,何以达壶公。

这首诗的意思是: 访问仙人难度极高,我们作为普通人,怎么可能轻易和他们一同行走。但是独自游赏山水之间,或者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吟咏风景,也能得到很多乐趣。虽然没有写出太多的文字来记录这些美好,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与其他有心人彼此分享这份感动。

xiān chéng nán fǎng 访
rén tóng
yóu yīng zhù jǐng
xiàng qiě yín fēng
yào wǎn qióng zhī xiù
zhāi xuān fěn kōng
sān
gōng
唐朝窦牟
特建青油幕,量分紫禁师。自然知召子,不用问从谁。
文武轻车少,腥膻左衽衰。北风如有寄,画取受降时。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将领接受敌方投降的情景。特别搭建了青色油幕,安排了紫禁师分列左右,表示庄严肃穆的场面。将领不需要问从哪个部下得知敌方投降,因为他自然知道这是他的儿子(指手下部下)做出的贡献。这场接降仪式上,将领身边只有少数的武士和文官,而他们都穿着朴素的衣服,没有华丽的车马,显示谦虚低调的态度。北风吹来,就像在这个历史时刻传递着某种信息,描绘了一个历史感很浓的场景。

jiàn qīng yóu
liàng fèn jìn shī
rán zhī zhào
yòng wèn cóng shuí
wén qīng chē shǎo
xīng shān zuǒ rèn shuāi
běi fēng yǒu
huà shòu jiàng shí
更多关于窦牟的古诗>>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