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朝代:唐朝 作者: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líng wàng dòng tíng qiū
jiàn fēng shuǐ shàng
wén dào shén xiān jiē
xīn suí shuǐ gòng yōu yō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十九。下面是李白研究学会理事、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严羽有一段论诗名言:“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离了具体作品,这话似玄乎其玄;一当联系实际,便觉精辟深至。且以张说这首标志七绝进入盛唐的力作来解剖一下。

这是送别之作。诗中送别之意,若不从兴象风神求之,那真是“无迹可求”的。

谪居送客,看征帆远去,该是极其凄婉的怀抱(《唐才子传》谓张说“晚谪岳阳,诗益凄婉”)。“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首句似乎正要这么说。但只说到“巴陵一望”,后三字忽然咽了下去,成了“洞庭秋”,纯乎是即目所见之景了。这写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简淡。然而它能令人联想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的情景,如见湖上秋色,从而体味到“巴陵一望”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怀。这不是景中具意么,只是“不可凑泊”,难以寻绎罢了。

气蒸云梦、波撼岳阳的洞庭湖上,有座美丽的君山,日日与它见面,感觉也许不那么新鲜。但在送人的今天看来,是异样的。说穿来就是愈觉其“孤”。否则何以不说“日见‘青山’水上浮”呢。若要说这“孤峰”就是诗人在自譬,倒未见得。其实何须用意,只要带了“有色眼镜”观物,物必著我之色彩。因此,由峰之孤足见送人者心情之孤。“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四溟诗话》),却于有意无意得之。

关于君山传说很多,一说它是湘君姊妹游息之所(“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说“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拾遗记》),这些神仙荒忽之说,使本来实在的君山变得有几分缥缈。“水上浮”的“浮”字,除了表现湖水动荡给人的实感,也微妙传达这样一种迷离扑朔之感。

诗人目睹君山,心接传说,不禁神驰。三句遂由实写转虚写,由写景转抒情。从字面上似离送别题意益远,然而,“闻道神仙——不可接”所流露的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与别情当有微妙的关系。作者同时送同一人作的《岳州别梁六入朝》云:“梦见长安陌,朝宗实盛哉!”也有同一种钦羡莫及之情。送人入朝原不免触动谪宦之感,而去九重帝居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也算“登仙”。说“梦见长安陌”是实写,说“神仙不可接”则颇涉曲幻。羡仙乎?恋阙乎?“诗以神行,使人得其意于言之外,若远若近,若无若有”(屈绍隆《粤游杂咏》),这也就是所谓盛唐兴象风神的表现。

神仙之说是那样虚无缥缈,洞庭湖水是如此广远无际,诗人不禁心事浩茫,与湖波俱远。岂止“神仙不可接”而已,眼前,友人的征帆已“随湖水”而去,变得“不可接”了,自己的心潮不禁随湖水一样悠悠不息。“心随湖水共悠悠”,这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令人联想到“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而用意更为隐然;叫人联想到“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比义却不那么明显。浓厚的别情浑融在诗境中,“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死扣不着,妙悟得出。借叶梦得的话来说,此诗之妙“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能到”(《石林诗话》)。

胡应麟认为此诗“句格成就,渐入盛唐”,他所作的评价是公允的。七绝的“初唐标格”结句“多为对偶所累,成半律诗”(《升庵诗话》),此诗则通体散行,风致天然,“惟在兴趣”,全是盛唐气象了。作者张说不仅是开元名相,也是促成文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其律诗“变沈宋典整前则,开高岑后矫清规”,亦继往而开来。而此诗则又是七绝由初入盛里程碑式的作品。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59-60页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放眼遥望巴陵地区洞庭湖一带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这孤独的君山漂浮在水中。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传说这君山上曾居住着神仙可惜未能得见,我的心潮随着那荡漾的湖水绵远悠长。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9页

巴陵(líng)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巴陵:郡名,即岳州,今湖南岳阳。孤峰:指洞庭山,即君山。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yōu)悠。
神仙:指湘君、湘夫人等传说中的神仙。”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9页
创作背景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创作背景

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遂有与诗人的相遇。当时作者被贬为岳州刺史,在为梁知微举行的送别宴会上创作此诗。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

作者介绍
张说
张说(667─730),唐文学家。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武则天永昌中(689),举贤良方正,授太子校书郎。因不肯依附张易之兄弟,忤旨,被流放钦...详情
相关作品
唐朝张说张说
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这首诗歌描述了一个欢乐的场景,夜晚的风吹着人们跳舞、唱歌,庭院里欢声笑语不断。在这个热闹的气氛中,人们忘却了过去的愁和烦恼,迎接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诗中提到桃枝可以驱邪,爆竹可以惊醒沉睡,暗示人们欢度除夕之夜,也有祛除不吉祥之事的意味。最后一句“犹言惜旧年”,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fēng chuī zuì
tíng duì hān
chóu zhú qián nián shǎo
huān yíng jīn suì duō
táo zhī kān è
bào zhú hǎo jīng mián
liú jīn
yóu yán jiù nián
唐朝张说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这首诗是在表达对过去一年的惋惜和对新年的期待。故岁今宵即是指过去一年的岁月即将结束,而新年明旦则代表着崭新的开始。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愁心随斗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忧虑和焦虑如同斗柄一样不断转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散。 最后一句“东北望春回”,可以理解为诗人望向远方,期盼春天的到来和带来的温暖与生机,也象征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suì jīn xiāo jìn
xīn nián míng dàn lái
chóu xīn suí dòu bǐng
dōng běi wàng chūn huí
唐朝张说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我客游在外,行事尽量迅速,像同时间在竞争一样,来往的行程都是预先规划好了的。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可秋风不肯等待,自个儿先到洛阳城去了。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yù)期程。
争日月:同时间竞争。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luò)阳城。
洛阳:当时的首都。武则天称帝后定都洛阳。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十九。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刘逸生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虽只寥寥二十字,却颇能看出他写诗的技巧和才华。

一个接受任务到远地办事的人,总是怀着对亲人的眷恋,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盘算着回归的日期,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但张说能把这种幽隐的心情“发而为诗”,而且压缩在两句话里,却不简单。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象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这“争”字实在写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来往预期程”,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那就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十个字把诗人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心里的筹划、掂量,都写进去了,简炼明白,手法很高明。

这十个字又是下文的伏笔。本来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紧凑的,然而诗人回归之心更急切,他要力争按时回洛阳。他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

下文忽然来个大转折:“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游子之心,当然怅惘。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秋风呵,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

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正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后期”。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先”;只因诗人归期“后”了,便显出秋风的“先”来。两首合看,于诗中的情味当有更深的体会。

xīn zhēng yuè
lái wǎng chéng
qiū fēng xiàng dài
xiān zhì luò yáng chéng
唐朝张说张说
留侯封万户,园令寿千金。本为成王业,初由赋上林。
繁荣安足恃,霜露递相寻。鸟哭楚山外,猿啼湘水阴。
梦中城阙近,天畔海云深。空对忘忧酌,离忧不去心。

这首诗是描写留侯的荣华富贵与内心离愁的。留侯是一个古代官员的名字,他被授予了封万户和园令寿千金的头衔。这些权力和财富让他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一个极其富有和有权势的人物。 然而,尽管留侯拥有如此的荣华富贵,他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他在夜晚听到鸟儿哭泣着飞出楚山,猿猴在湘水河边啼叫,这些声音让他感到孤独和悲伤。 在他的梦中,他看到了远处的城阙和天空中深邃的海云,但他无法摆脱离忧。即使他喝下了美酒以忘却忧愁,但忧伤仍旧萦绕不去他的心头。 这首诗表现出了一个富有和有权势的人物也会有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尽管他身处荣华富贵之中,却仍然不能逃离内心的痛苦。

liú hóu fēng wàn
yuán lìng shòu 寿 qiān jīn
běn wéi chéng wáng
chū yóu shàng lín
fán róng ān shì
shuāng xiàng xún
niǎo chǔ shān wài
yuán xiāng shuǐ yīn
mèng zhōng chéng què jìn
tiān pàn hǎi yún shēn
kōng duì wàng yōu zhuó
yōu xīn
唐朝张说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眺望洛阳城外的嵩山,心中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和壮美。诗人喜欢品尝黄花酒和登青岳山,但他也有心思关注国家大事,希望能为天下出一份力。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诗人来到宫廷向帝王请安,结束后离开走遍名胜古迹,体会人生乐趣,也有所悟得圣贤之道,或者做了仙人梦。

jiā luò yáng xià
jiàn sōng shān
zuò zhū jiē
qíng shēng zào huà jiān
huáng huā fàn jiǔ
qīng yuè hǎo dēng gāo
shǒu míng tíng nèi
xīn wéi tiān xià láo
jiǔ xié shān
náng tóng
suí wěi
xīn wèn hóng 鸿 méng
jiǔ zhòng yáng shù
sān qiū wàn shí chéng
shí lái xuān hòu
zuò péng yíng
wǎn jiē huān zhòng jiǔ
gāo shān shàng qiān
zuì zhōng zhī shèng
mèng jiàn xún xiān
唐朝张说张说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这是一首咏物诗。张说较少咏物诗,但这一首《咏瓢》很有趣,将初唐的文字游戏与陈子昂一类诗人的哲理意义结合了起来。

měi jiǔ zhuó xuán piáo
zhēn chún hǎo xiàng yìng
fáng juàn duò shǒu
jǐng chōu zhǎng bǐng
ér huáng
xīn qīng qiě jìn
diāo zhě
guì chéng tiān xìng
唐朝张说张说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这首诗的意思是: 春天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虽然有些习俗需要遵循,但还是有些时间可以闲适地度过。此时并不想喝其他地方的酒,只想和楚山相伴相对。 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对于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故土、家乡的眷恋之情。他不受外界的干扰,只是希望找到一个宁静的地方,与楚山为伴,好好享受这一片美好的风景。

chūn lái bàn yuè
shí xián
zhuó xiāng jiǔ
wéi kān duì chǔ shān
唐朝张说张说
秋阴士多感,雨息夜无尘。清樽宜明月,复有平生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感性敏锐,被环境所感染,他觉得秋天的阴霾让人感到悲伤和忧郁。但是,当雨停了之后,夜空变得宁静无声,没有了尘埃和杂乱,非常清净。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下,也许适合品味美酒佳肴,享受明月的光辉。同时,还可能有旧时的朋友陪伴在身边,这让诗人感到深深的舒适和满足。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怀,以及对于自然和友情的珍惜和欣赏。

qiū yīn shì duō gǎn
chén
qīng zūn míng yuè
yǒu píng shēng rén
唐朝张说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
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这首诗大致意思是:去年在荆南,梅花像雪一样盛开;今年在蓟北,雪花又像梅花一般满天飞舞。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生和事物的不可预测性,但也应该欣喜于时光流转带来的美好。边境的士兵们在夜晚唱起歌来,京城烽火燎原,意味着战争带来的苦难。但诗人仍然期望长安的日子过得平静,愿以一杯酒向南山祝寿。整首诗给人以感慨和希望,暗示了人生的变化无常,但也表达出对未来的乐观与祝福。

suì jīng nán méi xuě
jīn nián běi xuě méi
gòng zhī rén shì cháng dìng
qiě nián huá lái
biān zhèn shù lián dòng
jīng chéng liáo huǒ chè míng kāi
yáo yáo 西 xiàng zhǎng ān
yuàn shàng nán shān shòu 寿 bēi
唐朝张说张说
葱郁兴王郡,殷忧启圣图。殷成会西土,汉武幸南都。
岁卜銮舆迈,农祠雁政敷。武威棱外域,文教靡中区。
警跸干戈捧,朝宗万玉趋。旧藩人事革,新化国容殊。
壁有真龙画...
展开阅读全文V

这首诗歌描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它描绘了一幅兴旺景象,有茂密的树林和美丽的园林,在殷忧启圣图中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敬仰与信仰。在历史上,殷成会和汉武帝都是政治上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贡献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这个国家里,各种庆祝活动层出不穷,包括年度的卜舆仪式,以及举行农神节庆祝丰收。该国的边境也很安全,因为有强大的军队保护,文化教育也十分繁荣,学问涵盖了整个国家。 在这个国家里,人们的生活很幸福,享受着政府的关爱和赐福。历史变革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政治力量正在崛起。在这个国家里,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并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整首诗歌以其华丽的辞藻和绚丽多彩的图像,表达了对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的向往和赞美。

cōng xìng wáng jùn
yīn yōu shèng
yīn chéng huì 西
hàn xìng nán dōu
suì bo luán mài
nóng yàn zhèng
wēi léng wài
wén jiāo zhōng
jǐng gàn pěng
cháo zōng wàn
jiù fān rén shì
xīn huà guó róng shū
yǒu zhēn lóng huà
tíng míng fèng
cóng shāng zhù yáo shòu 寿
dǐng xiàn tāng chú
yáng hán chū biàn
chūn ēn zhé gèng
sān bān mìng
rěn tián shū
jūn fēng
rén zhàn
cóng chén guān
fāng yuàn líng
更多关于张说的古诗>>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